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北京地区的历史地震活动图像与抗震设防烈度探讨

已有 7022 次阅读 2013-5-24 12:51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北京地区, 历史地震活动, 抗震设防烈度

北京地区,历经三朝建都,许多人认为北京地区属于安全岛”,似乎北京地区未发生过大震。事实恰恰相反(见表1与图1),北京地区的历史地震还是比较活跃的,在不足1.7km2范围内Ms $\geqslant$ 6.0级地震就有7次之多其单位地震密度不亚于华北其它区域【1】。

最大的一次地震为167929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平谷、三河8.0级地震。这次地震清朝康熙实卷有详细的记述“震之所及东至辽宁沈阳、西至甘肃、南至安徽桐城,凡数千里而三河、平谷最惨。远近荡然一空了无障隔,山崩地陷、烈地漏水、土砾成丘、尸骸枕藉、官民死伤不计其数有全家覆没者。”据统计此次地震仅死亡就达2万余人。这次地震对北京城造成的损失也相当严重,其中德胜、安定、西直三门城楼倒塌皇城墙、皇宫内各宫殿均有破坏或倒塌。京城共计倒房12793间,18028间,死485人。

北京的另一次较大地震是1057330宋嘉佑二年二月十七日)北京南6.75级地震死亡人数达到2.5万。由此可见,北京地区并非为地震安全区只是近百年来未再发生强烈地震罢了。

其次,北京受其邻区强震的波及也较重,大家记忆犹新的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对北京造成的影响烈度也达到VI-VII度。

 

1 北京地区及周边Ms $\geqslant$ 5.0级的历史地震目录

年份

纬度

经度

震级Ms

地点

294

9

--

40.5

116

6.0

北京延庆东

1057

3

30

39.7

116.3

6.75

北京南

1076

12

--

39.9

116.4

5.0

北京

1484

2

7

40.5

116.1

6.75

北京居庸关一带

1536

11

1

39.8

116.8

6.0

北京通县附近

1586

5

26

39.9

116.3

5.0

北京

1632

9

4

39.7

117

5.0

北京通县东南

1665

4

16

39.9

116.6

6.5

北京通县西

1679

9

2

40

117

8.0

河北三河平谷

1730

9

30

40

116.2

6.5

北京西北郊

1746

7

29

40.2

116.2

5.0

北京昌平

1765

7

4

40.1

116

5.0

北京昌平西南

1967

7

28

40.65

115.767

5.4

河北怀来-延庆间

1 有史以来,北京地区及周边Ms $\geqslant$ 5.0级的地震活动图像

根据我们的分析,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区属于一个地震区,我们命名为京津唐地震区。1679年三河、平谷Ms8.0级和1976年唐山Ms7.8级地震间隔时间较远且震级相差不大,可认为这两次地震是发生在同一个孕震区、不同孕育周期的两次独立主震事件。在该地震区孕育一个近8.0级的地震约需300年左右的时间。

1679年以前,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地震参与了平谷、三河Ms8.0级地震的孕育过程;1730年及以后至1976728日前,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地震,参与了唐山7.8级地震的孕育过程。

目前京津唐地震区新一轮的孕育周期已经启动,但处于孕育阶段的初期。在孕育初期,地震活动性呈随机分布近两年发生在唐山、廊坊、山东东营等地区的4.0-5.0级地震表明了这一点。

与历史地震活动性类比,在新一轮的孕育周期内,未来50年北京地区仍有可能发生Ms6.5级左右的地震。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

我看对北京地区第一组采用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合适,对第二组所属的昌平、门头沟、怀柔、密云亦应上调一度到8度,因为在新一轮孕育周期内,发生在北京地区及附近的6.5级左右地震没有固定地点。只要在孕震区内,发生在任何位置(断裂带附近)都有可能。

参考

1任振起,北京地区的历史地震,国际地震动态,No.9199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93065.html

上一篇:四川自贡-遂宁地震区,本事有多大?
下一篇:关注鄂霍次克海Mw8.3级地震
收藏 IP: 59.108.89.*| 热度|

3 苏德辰 蔡庆华 刘少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