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盲人摸象的故事,从该故事的寓意出发,看看“孤立型地震”的概念正确与否?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后以“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全局那样才能全面和真实了解事物的情况。故事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66978.htm
孤立型地震是这样定义的:
孤立型地震(isolated earthquake sequence)是指前震、余震都很稀少且与主震震级相差非常大的地震序列。整个序列的地震能量基本上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出来。这类地震比较少见。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607335.htm
地震学家这样定义“孤立型地震”类似于盲人摸象,TA们在地震科学研究时,经常拿单个或相邻的几个地震事件说事儿,往往不看在一个地震区几年前、数十年前、数百年前曾发生过何种地震事件。大家知道,一个大震的孕育时间往往以数百年、数千年计,不考虑孕震历史过程,不知道地震之间的联系,不知道锁固体破裂的程度,总是孤立地看问题,所以对解释不明白的地震事件冠之以“孤立地震”,就不足为奇了。
岩石破裂过程试验告诉我们,在稳定破裂阶段,有地震事件发生,到达膨胀点时,震群事件开始发生,之后地震事件不断(preshock事件,近主破裂的事件为foreshock事件),到峰值强度点时,主震事件发生,过峰值强度点后的地震事件为余震。从试验揭示的原理看,主震事件与之前的地震事件是密切相关的,怎么可能在没有预震或前震的情况下,主震突然发生?世界上只有极脆性的材料,如玻璃,其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重合,主震前可不发生任何破裂事件。而岩石介质的脆性不像玻璃,在主破裂前总有事件发生。因此,对任何地震区,预震与前震事件总是有的,只是对某些地震区,在主震前无显著性前震事件(如对一个6.0级地震区,临震前可能不发生>3.5级的地震)而已。
世界上自然现象的突变事件,总是与渐变过程密切相连的,没有量变,哪有质变?当然从量变到质变需有非线性的作用。
若您“孤立”地看问题,就会有孤立事件,若是有机地从自然对象的演化过程看,从系统角度看,从整体角度看,所谓的孤立事件并不存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