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我应邀参加了在河北地质大学举办的一次国际地学会议,目睹了参会人员的的会场表现,觉得有必要写出来以利于改变以后的会风。
“漏斗”们基本上全程参加了大会,聚精会神听报告,不时做点笔记和拍照,这些人主要是想从报告中得到启发,开拓自己的视野。
“泰斗”们在开幕和照相环节露面,而在其他时段,大都是轮到自己做报告时踩点过来,讲完了立马走人。尤其是下午大会进行时,我一看受邀“泰斗”们几乎已不见踪迹。
“泰斗”们是学术界的大牛,是“漏斗”们仰慕的对象,前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后者,为啥前者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引领良好的会风呢?
如果没啥特别的理由,“泰斗”们和“漏斗”们都应全程参会,这既是丰富自己知识、了解学科前沿的机会,也是尊重别人的体现,咱中国可是“礼仪之邦”呐。
某学者是“真牛”还是“假牛”,不是“装牛”装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对某些疑难问题的独到深刻见解展现出来的。“装牛”的学者长此以往,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形象,而且恶化了大家对某一群体的看法。任何一个智商和情商都正常的学者,决不能做这样的的傻事儿。
当然,并非所有的“泰斗”都如此。这次大会上,李廷栋院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已是一位近90岁的老人了,他全程认真听完了大会的学术报告,还不时做笔记,这样的“泰斗”值得尊重。他为何在学界德高望重呢?由此可见一斑。
改变不良会风,参会的每个人都要为之努力,特别是功成名就的“泰斗”们,应以身作则,以起到“正能量”的引领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