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90后”博士生,可有趣啦,经常问些无厘头的问题。前些日子,有位“90后”博士生碰到咱,说“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写的差不多了,按单位要求的固定格式排完版,有100多页,是不是太少了?”
咱回应道“把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部分扩展一下,可以增加几十页;如果采用较大号字体、较大的行间距,还可以再增加页码。你若觉得这样做不好,还可以在数值模拟章节,多贴些不同工况下的应力云图、位移矢量图、塑性破坏区分布图等,这样可轻而易举扩展到250多页。但是,你自己觉得这样做有意义吗?反过来说,如果你发现了支配岩体稳定性的某项本质原理,且有一定的证据支撑,写50多页也是高质量的论文啊。”
听完这些,这位小女生脸红了。
咱门清,知道本领域的某些博士生是怎么想滴。嗯,论文页数多了,在别人看来起码觉得工作量大,正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嘛。想以此拿下博士学位,简直是糊涂到自欺欺人啊,这也很难蒙蔽不讲情面的评审专家。
咱除了参加过多次本室博士生的答辩,还参加过不少知名高校地质工程领域的博士生答辩,印象中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较厚,一般在150多页以上,有的甚至达300多页。然而,大部头的学位论文几乎像生产报告,把常规的地质背景、工程概况、岩土力学参数测试、分析评价等罗列下凑数。确实,写这样论文的作者很累,还让评阅人费劲,答辩委员也往往给出差评,干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莫非脑袋撞到冻豆腐了?记得去年参加北京某高校某博士生的答辩,会上答辩委员会主席问了该博士生一个问题:“虽然你的论文工作量很大,但不知道论文的创新点在哪里?你能不能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说清楚?”结果呢,该博士生启动了“东扯葫芦西扯瓢”模式,评委们一边听一边连连摇头。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创新点在哪里,能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吗?以后能有创新能力吗?
一篇学位论文是否合格,不取决于“量”,而取决于“质”,即看其是否有一定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或者说能否增长新的知识或认知维度。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导师应把好第一道关口,不能允许这样的论文“丢人显眼”。
如果一篇较短的学位论文能通过答辩,一般说明这样的论文是以“质”取胜滴,虽然目前这样的情况鲜见。纵观科学发展史,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或期刊论文,往往不是长篇大论,而是言简意赅、见解独特。科研人员在某一点上有了新的发现或发明,用较短的篇幅能够阐述清楚。例如,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1977年发表在《科学通报》的文章“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只有短短一页,但该项研究成果挽救了多少疟疾病人的生命啊,屠呦呦先生凭此还拿到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简言之,论文的真正价值在于内涵——看其提出、突破或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除此无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