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想得诺奖,按这个“公式”试试 精选

已有 8479 次阅读 2018-10-14 08:38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诺奖, 成功的公式

 

每年的诺奖季,不少国人仿佛患上了“诺奖焦虑症”,有关的反思与出招儿文章连篇累牍,但鲜见有真知灼见的高论。那么,拿诺奖有章可循吗?有“谱”可依吗?介个嘛,真的可以有。

爱因斯坦以划时代的科学贡献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础——相对论和量子论。当有人问及爱因斯坦成功的秘决时,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22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向(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经常拿到诺奖,既是国家科技政策的成功标志之一,也是个人科研生涯的成功标志之一。既然爱因斯坦按照这个“公式”,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那么对其他人取得成功乃至收获诺奖,也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要想得诺奖,首先得作出有重大价值的原创性成果,这无需争议。下面,咱逐条剖析下,看看这样做能否增加拿诺奖的机会。

1、首先,勤奋几乎是通向成功的必备要素,这是每个人可以通过意志力达到的。著名的科学发明家爱迪生也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的天才,而大家所看到的天才,实际上需要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由此可见,就算再有创造力的天才,也需老老实实地勤奋努力,如今年的物理学诺奖得主Donna Strickland,没有那次的“偶然加班”,恐怕接不到来自瑞典的电话。再者,灵感通常光顾有准备的人——长期耕耘的勤奋者,而非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人——懒散者。大家晓得,因为容易摘的“苹果”被“牛顿”们摘走了,在科研上留给我们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了,在任何领域要想取得一点重要突破,谈何容易。科学是一门实证主义哲学,需要自由开放的创想和勤勤恳恳的工作,没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做铺垫,没有长期的科研积累,何来捅破那层“窗户纸”的灵感呢?解决或突破任何科技难题,需要科学家伙经历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才有可能实现,任何懈怠都可能功亏一篑。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早就强调过勤奋钻研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他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好奇心而非功利心是科学家伙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它能激发人们去探索奥秘,献身科学,享受科研乐趣,取得科学成就。

2其次,是正确的方向。对国家政策层面而言,一是制订的任何科研评价举措,得符合科学自身发展规律,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倡导以成果内涵而非论文发表的期刊档次论英雄的价值导向,不能助长急功近利的歪风邪气;二是制订的任何人才选拔举措,得有益于人才在合适“土壤”中的自然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对个人层面而言,勤奋只能说明比其他人跑的长久而已,但若科研方向不对,可能距成功的目的地越来越远。当然,“跟风”虽在某种程度上保证科研方向不会“跑偏”,但这样的研究意义不大,拿诺奖势必比登天还难。为了使科研方向基本保持在正确轨道上,得独立深度思考,不断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如此可减少走弯路的机会。

3最后,是少说废话。少说多做,勤于思考和尝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若耐不住寂寞不能静心科研,整天想着“名利”而频频“灌水”,有一点微不足道的进展就沾沾自喜,在媒体上广而告之故弄玄虚,甚至吹嘘成“诺奖级”成果,乃自欺欺人耳,在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库中留不下一点痕迹,最终悔之晚矣。

若我们按照上述“公式”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有望不断涌现一大批重要原创性成果,正所谓“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则拿诺奖的机会就会大增。至于某项成果能不能拿得到诺奖,要以平常心待之,管那么多干嘛,拿到更好,拿不到也没关系,反正“杠杠”的成果实实在在摆在那儿,只要能真正提高科技水平和促进社会进步,地球村人民绝不会吝啬赞美滴!


参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40644.html

上一篇:科研经验:让联想力帮个忙呗
下一篇:三峡水库蓄水后的近场与远场地震诱发效应
收藏 IP: 39.162.5.*| 热度|

18 郑永军 冯兆东 吴斌 杨正瓴 李毅伟 黄永义 王金良 宁利中 代恒伟 姚远 崔锦华 刘文永 吴晓娲 李培 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鲍海飞 张国宏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