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斌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广斌 异国他乡一名小小教书匠 人生和生命迷宫里的默默寻路人

博文

内观修记 4:大千世界人最奇

已有 5240 次阅读 2010-10-5 10:22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类除了具有接受,分析和反应信息的被动感觉-肉体感觉,还有主动感觉的功能(我称之为意念感觉)。肉体感觉是动物大脑共有的功能, 是较浅表,较低级的感觉;而意念感觉则位于肉体和心灵的契合点上,处高临深,为人类大脑所独有!它使人能主动感知,认识和觉悟本体的生命活动,并将这种理解和认识直接地,下意识地与我们的肉体和心智上的种种正常和异常,舒服与不适,快乐与忧伤联系起来。这种对于本体生命活动的认知,应当就是人们所说的对于自身本相的觉悟。当它和我们的精神活动,思维欲念自动联系起来后,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对于生命本相的感知而理解,感悟更高级的精神活动 – 觉悟生命的深层意义。
智者曾经忠告:我们必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不能仅限于知识、概念和理论的范畴!外来的知识和理论并不能使我们认识自己的身心本相。认识自己亦不仅靠个人意愿,再纯洁美好的愿望也无法使人深入理解肉体和心灵的联系。认识自己应该从实际层面去了解真相:那就是直接体验身心现象的原本面貌 我们生命的本相。借着有系统的平静的观察自身,觉悟不断变化的身心现象所显示出来的感受,并透过自我观察以达到自我净化。
然而,意念感觉在绝大多数的人生中并未明确发挥作用,它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惟有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被充分调动激活。由于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种种尘念复杂而强烈,我们对本体生命意识的敏感已经被大大蚀损。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尘心俗念,名缰利锁,深深的遮盖了我们大脑的意念感觉能力 – 那是连通人类肉体与精神的枢纽。人们每天孜孜汲汲,唯名利是求,却浑然不知这是舍本求末;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反复强化我们浅薄的肉体感觉,却不知这是在将高贵的人生降格。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忘本,人类神经系统里这个与生俱来的基本结构完好无损,只要条件具备,方法的当,它就能够应召醒来。于是,在平心静气中,在排除各种世俗干扰的情况下,调顺我们与生俱来的固有生命通路,使它应有的功能得以表达,从而恢复我们对于生命本相的深层觉悟能力。这,就是内观打坐的原理!
长期修习者通过体验并认识生命实相 — 身与心的联系,遇事自然而然产生的反应就不再是盲目地烦恼和痛苦,从而肉体的痛苦与精神的烦恼会逐渐减弱甚至根除。长期修习者会从粗重、外在和浅显的感觉体验(表面实相),逐渐贯穿深透到身与心的融合交汇(究竟实相)。再进一步,超越这一切,进而体验超越身心(苦乐无扰,宠辱不惊),超越时空(脱开境遇和因果的缠累),最终从所有的不净、杂染、痛苦中彻底解脱。这个层次的成就,不论冠以任何名称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每个肉体的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内观修习真有那麽神奇吗?上面所述仅是一厢情愿吧? 不!虽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修习成果,但自释迦牟尼传播内观修习以来,历世历代无数人的经历证明它是行之有效,有益的修习。当代内观大师葛印卡在世界各地传讲内观,在世界上建立了约150多个内观中心,数百万人的身心从中获益。在印度,美国,法国监狱里的犯人经过系统修习,生理,心理, 个性等方面都翻然更新:吸毒的,戒了毒瘾;凶残的,追悔向善。对长期实践内观修习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指出,他们的诱发脑电图显示出比常人更高更稳定的反应。核磁共振图谱显示,他们大脑前额叶与情感等精神活动有关的区域皮层明显增厚。内观修习者的记忆力得以提高,老年痴呆减少或者不出现。内观既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死亡的艺术」。长期规律的修习者到达人生终点时,意识并不丧失,也不会满怀恐惧地等死。相反,他们能平静地观察体验肉体人生的终结过程:那是何等奇妙的人生经历!
科学曾经和正在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打开知识的大门,然而在人类的精神领域,在探索人类心灵的道路上, 科学研究却常常显得那麽渺小,有限,肤浅!如果我们把内观修习比作一座美不胜收的园林,相关科学研究所能揭示的就只能算作园中的数朵小花, 给这巍巍大观稍添色彩而已。
内观修习, 一曲和谐完美的生命交响乐!
 

 

 


电影:Doing Time Doing Vipassana 中监狱犯人正在修习内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6-369823.html

上一篇:内观修记 3:艰难困苦修君好
下一篇:可恶,可怕的毒品!
收藏 IP: .*| 热度|

3 鲍得海 王号 蔣勁松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