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yrmecia 偶尔随便扯两句!!

博文

评:赵帅飞博文《不需要答辩的博士》

已有 7937 次阅读 2012-6-26 11:5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澳洲, 答辩, 博士学位, 论文评审, 攻读

刚看了赵帅飞博主的博文《不需要答辩的博士》,介绍了他自己在澳洲攻读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整个过程和感受。在恭喜博主之余,觉得博主说辞有些许出入,有必要就自己的经历谈一下看法。当然,我不能排除高校间的差异,仅供参考。

我也是刚从澳洲一所高校拿到博士学位。的确,那边貌似没有如国内这般看起来正式的答辩,但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名称差异,实质上都是有的。

就拿我那所学校来说。入学半年,你要做个Confirmation Seminar,学院提前群发邮件通知,有听众有评委有互动有打分,理论上通过了才能让你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我理解应该对应于国内的开题答辩环节。

临近毕业,你要准备给一个Pre-completion Seminar,以前也叫Exit Seminar,这个也是群发邮件邮件通知大家,然后也有评委打分,在场参加人员可自由提问。因为我们学校有好几个校区,每次都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连线两地。这个Pre-Completion Seminar从作用上来说,我觉得应该相当于国内的毕业答辩,但的确也有很大不同,比如:(1)它并不要求答辩人此时已经完成毕业论文,而只需要证明已经完成了论文主体部分;(2)这个答辩的一个功能在于,给大家介绍你工作的同时,也让你接受评委和听众的反馈意见,最后这些意见融入你最终的学位论文写作中;(3)答辩与论文递交分离,两者可以相差一两年都没问题(我自己的情况),我想这点可能是让博主认为没有答辩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来,一些程序上的差异,与地广人稀关系不大,从国内找个把同行还是没问题的。能否毕业与否,与是否已经发表几篇啥档次的SCI期刊文章无关,那只是整个过程的副产物。论文评审上,我当时是送的是两个领域内著名学者,一个北欧,另一个澳洲境内。从论文递交到学校,到拿到外审意见,大概两三个月时间。与赵博主情况类似的是,我论文6个主体章节,4个已经正式发表见刊,所以提的意见比较少。但从反馈那些意见来看,老外还是很专业的,虚的东西比较少,问题都问在点子上。

总体而言,澳洲读博还是挺惬意的一件事情。一个感触是,可以安心搞东西,没有国内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在那待了四年多,印象中没过过一次‘空洞的组织生活’。一入学就给个Internal Research Allocation (IRA)帐号,每年给千把澳币经费,学生可以自己自由支配,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即可。有问题找院办或研究生院,工作人员永远都是微笑着。一到下班时间或者周末,整个学院大楼走廊,都是漆黑的;工作、生活分得比较清。

我没去过美国,也无从准确了解那边相关情况。不过,听说过好几个那边中国学生半途放弃学业的事情,可能是比较压力大。猜想一个可能原因是,据说那边导师都是要养学生的;全世界资本家都一个样,给你钱自然要使劲从你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题外话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3557-585994.html

上一篇:钓鱼引发的感想
下一篇:【原创分享】EndNote X8简明视频教程
收藏 IP: 137.219.12.*| 热度|

8 尚占环 武京治 梁建华 曾庆平 林中祥 牛丕业 强涛 neilcha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