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gua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eguangcheng

博文

全球24小时适时地震分时段分区迁移图及其解读尝试

已有 1677 次阅读 2020-2-19 21:49 |个人分类:地壳波浪运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全球24小时适时地震分时段分区迁移图及其解读尝试

 

20191229736USGS latest earthquakes全球地震分布图出现了5连震,本博习惯性地从大到小标出了这5次地震的顺序(图1)。这个排序的形态,和近几天来,从北美洲到南美洲太平洋西岸,连续发生46级、16.3级地震分布的态势吻合(图2)。

        150-1.jpg

1   20191229736分,全球适时地震5连震发震次序图

150-2.jpg

2   20191223-25日,46级地震、16.3级地震分布简图

继续排序到第34号地震,形成以加勒比斐济,穿过澳大利亚,到南非与南极洲之间的洋中脊为支点带的球面三角形地震分布(图3)。

150-3.jpg

50—34号地震排序所显示的球面三角形分布

随后,本博把剩余的排序全部标齐。其中,第1号地震是201912289时(北京时间)发生在中国青海--新疆交界处的4.1级地震(图4)。

150-4.jpg

4  20191229736分全球24小时地震发震次序图

2020年元月2日,本博发现USGS20191228日的地震记录进行了少量的增删。本博用负的红色点号标出删掉的震点;用红色++++++点号代表增加的震点(图5)。其中,第20号(-20)删除后没有新增;第4142号地震之后,该地区紧接着又发生一次地震,用+42标记;第46号(-46)删除后新增4次地震。在被删除的46号地震发震时间之前有3次,分别用+45++45+++45标记;之后有1次,用+46标记。新增的4次地震,填补了第45号地震与其后地震的发震时间空挡,使原来的5连震变成了9连震(图6),其中,夏威夷的45号与希腊的+45号,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仅相差2秒。

150-5.jpg

标注了增删震点的20191229736分全球24小时地震发震次序图

150-6.jpg

46号地震删除前5连震,与删除后9连震资料对比简表截图

以下在制作分区、分时段迁移图时,凡是不涉及增删震点的图件,不再体现修改。本博采用分区分时段,用箭头标注发震顺序(可以理解为迁移)的方法,解读地震分布、发震次序与地质构造背景的关系,也许是通往计算模拟、预测预报地震发生与分布的途径之一。

15号地震发震次序和分布区域(图7)局限在北太平洋壳块以西,体现了环北太平洋波系和地中(海)波系的联合作用。第1号地震发震前,于2019122618时(北京时间),先后发生在湖北孝感市应城4.9级(USGS发布5.0级)和四川宜宾市珙县3.2级地震(图8),都是这两大波系共同作用引起的。

 

150-7_.jpg

7 1—5号地震发震次序

150-8.jpg

8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湖北孝感与四川宜宾两次地震基础资料截图

5号到第17号地震发震次序图中(图9),第5号地震(M5.1)和第6号地震(M5.0)相距甚远,发震时间相差较大---1小时40分,但是它们震级相近且相对较大,因此,既可以认为是太平洋联合地块翘倾运动(图9中的绿实线)引起,也可以理解为沿着大圆带(图9中的绿虚线)波动力传递引起。

6号到11号地震,受南美洲地块的翘倾运动和地中波系双重控制。12号到17号地震明显受控于北太平洋壳块的翘倾运动。

150-9.jpg

5-17号地震发震次序

 

17号到18号的迁移,显然是向西跨过由北太平洋壳块、菲律宾、印尼联合地块,落在印度洋的地中波系带上(图10)。18号地震向19号地震的迁移,可以由非洲壳块翘倾运动引发。非洲壳块回翘, 19号地震向东迁移,引发21号地震(20号地震已删除)。2122号地震之间的迁移,既可以看作是北太平洋壳块与欧亚壳块联合地块翘倾运动的结果,也可以看作是非洲-北美联合壳块翘倾运动的结果。

150-10_.jpg

10  17-22号地震发震次序

22号到26号地震的往返迁移(图11),是北美壳块南端翘倾运动的结果。

150-11.jpg

11 22-26号地震发震次序

本博这次记录的24小时地震有两个主要集中地,一个是26号地震所在的美国西海岸,共发生10次地震;另一个是27号地震所在的加勒比地块,共发生15次地震。第26号到第31号地震的迁移主要受北太平洋壳块控制(图12),但是,最后回归点还是加勒比地块。

150-12.jpg

12 26-31号地震发震次序

3136号地震的迁移和回归(图13),几乎都是跨联合地块的迁移。从这几次地震的发震时间和震级分析看(图14),从第33号地震到34号,再回归到35号地震,均要跨过北太平洋壳块、印尼复杂地块和澳大利亚壳块组成的联合地块。第33号地震震级不算高,可是震源深度较深;第34号地震是5.5级。这两次地震的能量是匹配的,发震时差5分钟。值得注意的是,第34号地震向第35号地震的回归,时差只有3秒钟。因此,第33号地震向34地震迁移,再向35号地震的回归,堪称一次标准的联合地块翘倾运动引发地震的案例。

150-13.jpg

13  31-36号地震发震次序

50-14.jpg

14 31-36地震震级、发震时间、震源深度简表截图

从发生在加勒比地块的第36号地震,向位于加里福尼亚海岸的37号地震迁移,是由北美壳块南端翘倾运动引起(图15)。北太平洋壳块的翘倾运动使37号向38号迁移。从38号到3940,再到4142+42号的连续增强式迁移,可以理解为北太平洋壳块“吊筛式”波浪运动的生动体现。

150-15.jpg

1536-42+42)号地震发震次序图

从第36-+42号地震震级、发震时间、震源深度简表截图(图16)可以看出,第38-42号地震发震时间间隔都很紧凑。42号到+42号之间相隔近一小时(52分)。接下来的迁移从+42号地震开始转向是合理的(图17)。从+42号到43号的迁移是由北美壳块南端翘倾运动引起的。北太平洋壳块的翘倾运动使43号向44号迁移。44号地震震级虽然只有4.2级,但是震源深度达到405.6km,发震需要的能量比较大,从而撬动了北太平洋壳块的震动中心夏威夷的第45号地震。

50-16.jpg

1636-+42号地震震级、发震时间、震源深度简表截图

150-17.jpg

17  42+42-45号地震发震次序图

45号地震到第50号九连震地震的迁移传递(图18)可谓“波澜壮阔”。首先是第45号和+45号之间的传递,二者发震时差只有2秒,几乎穿透整个地球,这样的地震连发是不是可以用来证明地球是一个具有拓扑性质的拓扑体。本博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45++45号是沿着地中波系传递的。北美壳块的翘倾运动驱使++45号向+++45号迁移。+++45号向+46号的迁移,可以认为是白令-阿拉斯加地块和欧亚壳块联合地块翘倾运动的结果。第+46号地震本身就位于泛地中波系带上,沿着地中波系传递到47号地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此,又一次全球地震大迁移完成。

474849号地震的往返迁移,是南美壳块翘倾运动的结果。第49号向50号的迁移,是全球沿着地中波系分布的最活跃的,两个地震带点的互动。

150-18.jpg

18  45-50号间增添(+45++45+++45+46)地震,形成九连震发震次序图

编后记:本博在USGS latest earthquakes上观察记录地震的过程中,经常通过标注发震次序的办法,试图找到先后地震之间的构造关系。但是,不可能要求读者按顺序数点。本博也多次用箭头标注“迁移”方向,但是,地震稍微密集,箭头线乱作一团。本博文首次尝试将24小时适时地震图,按时段分成数张“迁移图”,分图描述地震的成生关系,也许是解读地震全球一体奥秘的有力工具。关于地震连震的含义,本博是这样定义的,除了6级及6级以上较强地震主震期发生的连续地震以外,凡是两次地震发震时差在20分钟以内(如果数个连续的地震之间有一次时差大于20而小于25分钟,也算连震)就算连震。按照这个定义,本博文所讨论的53次地震中共有32连震、13连震、24连震、25连震、19连震。是连震密集发生的一天。

本博文有些琐碎,却表达了本博的一些思考。如果有兴趣的博友能耐心阅读并批评指正,本博将十分感谢。

本博文地震图件和资料来自USGA Latest Earthquakes 和中国地震台网,在此表示感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521-1219364.html

上一篇:一震一议(1)---USGS Latest earthquakes闪电般的资料修改速度
收藏 IP: 1.85.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