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

已有 8839 次阅读 2009-3-18 19:48 |个人分类:中医研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读书

         今天,给国际学院的留学生上完了课,正好有时间,就去了旁边的杏林书店。

         因忙碌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来这里了,近日买书都是从当当网上购得。今天,到这里一看,又有很多新出版的中医书呢。我常对学生们讲,明代的出版业如何发达,出书速度和数量如何快和多。然而,对比今天的出版业,明代的祖先们可要吃惊的瞠目结舌了吧!

        给学生买了王洪图老师主编的《素问》、《灵枢》、《难经》的白话解,给爽买了《四百味歌诀》。

        还发现了最新出版的《问中医几度秋凉》,这可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啊!以前,在网上读过网络版的,但是没有看全面,总等着出书呢。

       回到家,边吃饭边打开书浏览目录,吃完饭就拿起书,一气读下去,……感觉真是不错!也许是因为与作者有着一种相同的出身经历(母亲是中医)的缘故吧,读起来有天然的亲切感。同时,也被作者的情怀和真诚深深的打动!

       作者艾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从回忆母亲从事中医治病开始,一路写来,有中医的神奇、有中医的道理、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有人生的智慧、有豁达的胸襟、有现代人常常忽略的东西、有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书中的观点公正客观,思想深刻,文字清新流畅,堪称当今对中医思考难得的佳作。

       书中写到: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理解母亲为什么不允许我在学医上走捷径。我曾认为,中医首先是经验的积累,后又借用阴阳五行做框架来安放经验材料,阴阳五行与中医不是骨肉关系,而是中医没有找到更好的理论框架前寄居的贝壳。我想,如果我学会诊脉、把握病症,能相应用药,就应算是合格的医生,阴阳五行可以不用,也不用费太大的精力去读经,可母亲说我要是如此行医就不是救人而是害人。今天,如我当年所想的从病症找相应的药的医生多了起来,可中医的医术下降了,中医的疗效趋于一般,神奇不再,好多西医都能开中药,还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这些医生所走的不正是当初我要走而被母亲阻断的路吗?

        这段文字说出了作者与许多想学中医的人一样,都是想走捷径而不想在经典著作、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功夫,正因为这样,作者的母亲没有让她学中医,她年轻时幼稚的想法使她失去了向母亲学习医术的良机,成为她终身遗憾。

        因此,她在此书的扉页上说:“从我母亲到我女儿,中医在我家走了一段弯路又转了回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愧对先人。为了弥补我的过错,我只能把我对中医的少许记忆尽可能原样地描述出来,以供女儿参考。如果还能给其他人以启示的话,我的负罪感是不是更能减轻一些?——艾宁

       今天,我在课堂上对留学研究生说:一定要重视中医的经典著作的学习,重视其中的中医理论,要多看书、背经文,因为理论是用来指导临床的。在临床上,当你遇到从未见过的病症时,可以运用中医理论做指导进行分析辨证,就像SARS来临时,若是等到现代医学研究出来究竟是什么病原体导致的什么病时才开始治疗,那可能会死亡无数,也许招来灭顶之灾了。当中医药以神奇的疗效和惊人的事实治愈这种新生传染病时,全世界为之赞叹!当我校的任继学教授获白求恩金像奖殊荣的时候,我们大家心里都清楚:在广州的邓铁涛老师也应享此殊荣。因为医界都知道“南有邓铁涛,北有任继学”,他们是战胜这场温疫的金刚!

        中医疗效的下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中医的人自身没有从根本上了解中医理论体系,没有掌握中医理论的精华,甚至于连最基本的理论都没有弄清楚。只把经验、药方等当成了治病的根本。其实,哪个病人也不会照着什么方子去长病,所以,拿别人的或古人的经验方,治不了现代得的这些病症,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我在临床治病时,最多给病人开五剂汤药,以后都要根据情况换方子的,没有两周吃同一方子的情况,因为经过调治,病情已经有了变化,随之用的药方也要相应变化的。我对学生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不出方子的变化,就看不出门道,中医就还没有入门。呵呵,学中医的确很难的,需要人的头脑清醒聪慧,还要勤奋刻苦,还得有爱心良心。清代医家徐大椿说: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医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学成中医的!就像曲黎敏讲的《黄帝内经》,随心所欲的发挥,狂征博引,一派胡言乱话,气得中医业内人士怒不可遏。终于有一个署名“马王堆”的人写出《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感叹这个时代,什么人都可以出书,什么人都可以办讲座,什么人竟然都可以出来讲中医养生,还用自己的臆想乱讲《黄帝内经》!呵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221160.html

上一篇:昨天给女同胞做了个养生讲座
下一篇:春分时节话养生
收藏 IP: .*| 热度|

6 武夷山 杨学祥 廖永岩 杨秀海 蔣勁松 njy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