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hao045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ihao0454

博文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已有 2107 次阅读 2018-10-11 13:14 |个人分类:珠宝百科|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珍珠, 选购

今天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款非常漂亮的珍珠吊坠,应朋友的要求,分享一下选购珍珠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去评价一颗珍珠的好坏。

首先我们想象一下,当我们拿到一颗珍珠的时候,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是什么呢?

一定是这颗珍珠的颜色、大小、形状这三方面,所以这三方面是评价珍珠的首要两个印象。

1、颜色:

珍珠的颜色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包括常见的白色、黑色、金色、还包括非常多颜色,比如说紫色、粉色等等,这时候肯定会有人问,哪种颜色最好呢?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如何来理解,只是将问题中的"好",理解为"贵"。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目前市场上比较贵重的颜色主要为黑珍珠、金珍珠还有海螺珠,让我们先简单的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除此之外,akoya珍珠中的天女珍珠的价格也往往较贵,在市场上一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额。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2、晕彩:

刚刚描述的颜色,指的珍珠的体色,也就是珍珠本身的颜色,除了颜色以外,影响珍珠品质的另外一个颜色因素就是珍珠的晕彩。晕彩并不是珍珠真正的颜色,而是由于珍珠具有层状结构,这种结构会导致光在珍珠表明形成一系列的干涉色,当这种颜色达到一定级别的时候,会影响到珍珠的美观。以下图为例,下图中的珍珠全部为黑珍珠,但表面具有不同颜色的晕彩,而孔雀绿则是黑珍珠中的极品。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3、大小

大小同样是能够给人最为直观的感受,大家想必也都清楚,对于任何一种宝石来讲,越大就会越稀少,同样会影响都宝石的美观,珍珠也是一样,其颗粒越大,也越为稀有,下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颗粒最大的珍珠,重达34公斤价值1亿美元。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在珍珠中有一句话叫做"七分为珠,八分为宝",也就是说,当珍珠达到八分重(按大小计算约为直径9毫米的圆形珠)的时候,就可以称之为"宝",所以珍珠的大小与价值关系极为密切,越大越贵重。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4、形状

很多人的印象中,珍珠应该就是圆形的,不会存在其他的形状。这种认识是比较片面的,珍珠以圆形为多,所以评价的时候也往往围绕着珍珠的圆度来进行评价,根据长短径之间的差值,将珍珠分为正圆、圆、近圆、椭圆等,海水珍珠的具体的分级如下(注: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有不同的分级标准)。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除了圆形以外,珍珠还会存在其他形状,我们称之为异形珍珠。也正是由于这些珍珠的造型奇特,引起了一些珠宝设计师的注意,这也更能够发挥他们创作的现象力,具有更大的设计空间。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第五,瑕疵,也称光洁度

上面几个方面是给我们最为直观的感受,但是细细观察的时候,一定是关注到珍珠的细节,那就是珍珠的瑕疵。俗话说,无暇不成珠,也说明了瑕疵在珍珠上是非常常见的。根据瑕疵在珍珠表面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级。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第六,光泽

光泽常常是人们所忽略的评价因素,实际上影响珍珠表面的光泽的因素与晕彩相同,主要与珍珠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良好的珍珠往往具有较强的"珍珠光泽",反光较为明亮、锐利而且均匀。光泽较差,同样会影响到珍珠美观程度。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第七,珍珠层的厚度

这一点是普通的消费者很难做到,因为珍珠层的厚度是需要特定一起来进行测试的,但是珍珠层厚度会直接体现在珍珠的外观上的,比如说珍珠的晕彩、光泽等等,所以如果晕彩完美、具有良好的珍珠光泽,就已经说明珍珠具有较好的珍珠层厚度了,所以这一点不必太过担心。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这篇文章也仅仅是让大家对珍珠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珍珠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扩展成为一篇丰富的文章,如果对珍珠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会及时回复。

珠宝知识103:如何选购珍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0958-1140246.html


下一篇:珠宝知识146:考研考证篇(九)晶体常数及晶体特点
收藏 IP: 36.40.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