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学术哲学的邀请(6)——学术中的批评性思维

已有 1797 次阅读 2020-9-29 09:47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批评, 倾听, 学术哲学, 无知感, 饥渴感

学术哲学的邀请(6)——学术中的批评性思维

学术哲学始于我们在观察我们身处学术世界时,突然意识到我们不知道的事物何其多,对其不了解何其深,结果便会形成一种“令人敬畏的无知感和饥渴感”,我们被驱动着去寻求答案,去需要发现答案的方法论,去发现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去观察世界,仔细思考并提出正确的问题。因应问题,我们需要采用与开发新的方法论,这背后又影射着对新的学术哲学的探究。当然,这种观察既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又不能教条主义,循规蹈矩,需要“随机应变,顺其自然”。

我们需要给学术哲学插上翅膀,在内心深处可以萌生出学术的惊奇感。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学术思想比我们的身体更高,比我们的星空更高,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学术思想比我们的脚步行得更远,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学术思想比我们的眼睛看得更远更宽阔。学术的世界是无限多元的,对于学术世界的万事万物需要发自内心的好奇,好奇心便会萌生学术哲学,无论是对生活、所处社会、所处世界的好奇和不解。

学术的无知感和饥渴感会使得我们即使知道很多东西,仍然会意识到他仍具有认知的局限性,他仍不知道很多很多事物。我们如何消除无知感,获得关于事物的认知,可以尝试着认真观察并提出问题。真正想弄明白学术世界是怎么回事的思维,即学术哲学,提问题的思维。当我们提问题时,我们正在做的当然是执行那种我们童年时就拥有的敏锐的好奇感,但是经过世事磨砺,或许这种新奇感会被压制或荡然无存,会使我们内心对于这个世界和万事万物的潜在兴趣陷入沉寂,或得不到发展。但是,我们可以学着对事物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会让我们的好奇心苏醒过来,养成之前不具备的观察事物的视角,并提出此前从未提出的问题。

对于一个深思熟虑的头脑来说,不是任何答案都会预设或发挥价值,答案必须是诚实的,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去领悟我们身处之中的现实世界。答案应该是批判性的产物。我们可以多视角、多维度、立体性甚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审视我们身处的世界,旨在帮助我们获得真相,更好地了解世界。我们可以彼此碰撞,化解争议,对自己和他人在学术上诚实以待。

“批判”一词或许会让人产生误解,“批判主义”或许有负面内涵,例如“不要对我指手画脚”,“不要好为人师”,或者动不动就爱指责别人,有一种负面角度去评价他人的习惯。但这并不是“批判”一词的原意,也不是学术哲学中使用它的方式。我们所说的“批判”来自于古希腊语“krino”,意思是“我判断”,“批判”的意思是“把某种事物置于判断之下”,这在学术哲学的意义中,看到一个想法或观念,需要从正反两面思考并判断它的有效性和价值,然后决定如何处理它。批判思维是一个辨别过程,决定哪些想法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变得有批判性,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对于我们信赖的学术想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起责任。在进行批评之前,我们尽量去倾听,倾听别人说些什么。我们不仅会倾听别人说些什么,更会听到别人话语背后隐藏的思维过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1012-1252547.html

上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5)——学术汪洋里的一只船
下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7)——雨夜彷徨
收藏 IP: 101.46.131.*| 热度|

1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