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基于马来氏网的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

已有 8082 次阅读 2014-3-29 15:4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长期监测, Malaise, 昆虫物种多样性

基于马来氏网的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

随着气候变化、人类干扰、栖息地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变化,特定地区的昆虫多样性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尽管经过分类学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很多的昆虫类群还是在我们采集到它们之前消失了。如果要研究上述因素和区系变化的相关性,记录一个特定时段的特定昆虫区系和昆虫多样性,就有必要建立一个长期的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

中国幅员辽阔、生境复杂,建立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特别是物种鉴定的难度很大。但是,DNA条形码、分子分类学、宏基因组测序等新理念、新方法不断产生和发展,再整合一些传统采样技术,就可以大大降低了该网络建设的难度。笔者自2007年以来,结合研究组或合作单位执行的一些部委项目,在农业生态区设置了一些的马来氏网、彩色盘和巢管,期望采集到较为丰富的传粉蜜蜂或寄生性小蜂,并注意了沙漠、寒旱地区、戈壁滩、热带雨林等特殊生境的实验。其中,马来氏网的优点非常明显,包括:1)适用于各个昆虫类群;2)适用于各类功能昆虫;3)简便易用,并可以持续收集;4)人力需要少;5)适用于各类环境;6)样品非常干净;7)类群一般系列性好,可以用于种内形态学变异的研究;8)样品直接酒精保存,保证了后续的分子研究必须的质量。

通过马来氏网,我们研究组每年可以获得10多万号标本。要对一个地点的区系、生物多样性有精确的了解,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脱离形态分类鉴定工作的支持。目前,已经有同事部分解决了宏基因组测序和部分数据分析工作。但是,物种界定仍然是该工作的基础和难点。我研究组罗阿蓉博士、DouglasChesters博士分别独立开展了单基因、多基因的物种界定效力评估研究。Douglas在开发出多基因物种界定分析流程的同时,也对大数据进行了尝试。初步结果表明该流程也可以有效构建多基因超级数据矩阵,实现基因组数据的解构。

基于前期的研究进展,笔者认为建立昆虫多样性监测的瓶颈,不再在于样品的获取,而在于虫口数量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分类学工作者的参与。另外,昆虫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而成功的生物类群,它们必然会实时监测周围环境、气候等因子的动态变化,并随之作出反应。

因此,我们提出,在中国不同的生态区,推动基于马来氏网昆虫多样性的监测网络。预期可以通过10-15年的昆虫变化资料,推研影响机制。如果这个网络中的监测点,能够和各地的自然保护区、监测站、生态研究网络、大样地等结合起来,该监测网络将积累丰厚的基础资料,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附:

群号:235118452。目前有成员10人。

1、       采集利器:马来氏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426501.html

2、       马来氏网安装手册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428384.html 

3、       Sampling insects: general techniques, strategies and remarks:http://www.abctaxa.be/volumes/volume-8-manual-atbi/volumes/volume-8-manual-atbi/chapter-15/Chapter_15.pdf 

4、      Flight interception traps for arthropods: http://www.abctaxa.be/volumes/volume-8-manual-atbi/volumes/volume-8-manual-atbi/chapter-17/Chapter_17.pdf

4、       The Swedish Malaise Trap Project (SMTP) - http://www.stationlinne.se/en/research/the-swedish-malaise-trap-project-smtp/

5、       Costa Rican Malaise Trap Network - http://www.phorid.net/malaise/malaise_index.html

6、       School Malaise Trap Program - http://malaiseprogram.ca/

7、      Xin Zhou et al.  2013. Ultra-deep sequencing enables high fidelity recovery of biodiversity for bulk arthropod samples without PCR amplification.  http://www.gigasciencejournal.com/content/2/1/4

8、      DW Yu et al. 2012.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01/2012; 3:613-6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780229.html

上一篇:计算基因组系统学(Computational Phylogenomics)
下一篇:分子进化模型选择(Model Selection)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