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日本阪神大地震21周年祭——地震震出来的灾害与应急文化 精选

已有 6434 次阅读 2016-3-17 20:48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为日本带来了自然界丰富的馈赠——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

  然而,日本其它重要的自然资源却极为匮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矿产有极少产量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需要从海外进口。加之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这使得岛国人民在缥缈无际的大海上像是地球母亲的“弃儿”一般“孤苦无依”。同时,上天还给予它更艰苦的考验,日本的地震、海啸、火山、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不胜枚举。

  

  2016年是日本阪神大地震21周年,日本各地发起了阪神大地震21周年纪念活动。在神户市,人们聚集到东游园地公园燃起竹灯,为遇难者默哀。阪神大地震究竟对日本的灾害防灾体系造成了哪些重大的影响呢?

  就日本典型的重大地震灾害来说,阪神大地震对日本灾害防灾体系的影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阪神大地震发生于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震源在日本关西兵库县南部淡路岛区域,为里氏7.3级地震。地震对阪神经济区的主要城市神户市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约国内生产总值2%的资产瞬间消失。地震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次生灾害,神户市因瓦斯外泄引燃木造房屋,产生了连锁性的火灾,所有木造房屋被付之一炬。大地震共造成6437人死亡(其中80%为木造房屋与家具倒塌压死或窒息死亡),43792人受伤,316678人避难,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它是日本战后50年遭遇的最严重的城市灾害。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当时日本的地震专家认为关西地区不可能有大地震发生从而疏于防范和应急。因此,关西阪神大地震的发生在日本地震史上十分具有标志性和纪念意义,它对日本当时现有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引起了日本对于保障震后城市建筑、交通的重视。

  日本在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地震中涅磐重生,那么,日本地震的发生到底有多频繁呢?就让我们探讨日本的灾害防灾体系是怎样培养起来的。

  让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安逸的暑假午后,你躺在沙发上边刷微博边看着丰富有趣的电视节目,突然感觉到一阵晃动,差点从沙发上摔下来。起身抬头,周围一切都在不停的晃,电视画面上突然滚出一行触目惊心的字幕:X时X分,XX地发生X级地震,震中在XXX,最后还会告诉你有没有伴生海啸和火山喷发……这就是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让我们把时间再向前推一推,看看近百年来对日本造成惨重损失的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造成至少15891人死亡,2579人失踪,6152人受伤。

·2007年7月16日,新潟海岸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至少9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2004年10月23日,新潟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67人死亡。

·2003年9月26日,北海道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591人受伤。

·2003年5月26日,本州岛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造成145人受伤。

·1995年1月17日,西部神户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

·1946年12月21日,西部大面积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1443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中部名古屋附近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1944年12月7日,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43年9月10日,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1933年3月3日,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

·1927年3月7日,西部京都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23年9月1日,东京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142807人死亡。

  那么,仅相当于云南省面积大小的日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灾难呢?首先,日本是漂浮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可是偏偏这个岛国的“风水”还不太好,恰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不停受到地球深处板块的积压冲击。

  地震经常发生的地方,总是少不了火山的身影。日本素称“火山之国”,全境主要有5个火山弧,包括1274次有纪录的喷发与94座有喷发纪录的火山。

  虽然日本整体纬度较高,四岛位于31°N-46°N之间,但由于位于太平洋西侧,夏季经常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的影响,台风顺着副高边缘移动的时候总是能撩到日本的边界。

  灾害频发使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具有非常强烈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带动忧患意识进而渗透到日本人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远古时代起,日本人就饱受大自然带来的灾厄之苦,他们对这种能引发山崩地裂、排江倒海的力量充满了敬畏与崇拜之心,因此将大自然中一切具有灵性或力量的事物都奉为神祗,从太阳、山海,到鸟兽、草木,甚至传说中的凶神恶煞,都是他们崇拜与敬奉的对象。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日本都道府县的徽标中一窥这种自然崇拜的影子。

  13世纪起,禅宗佛教在日本逐渐流行。当时日本战乱频繁,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禅宗佛教主张苦行自律、向往极乐净土的理念,对于受灾害折磨的日本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禅宗美学表达的“枯与寂”、“朝花夕落”、“物哀”美——对生命早逝的悲哀,恰恰反映了日本民众对灾害频发的感受,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枯山水、茶道、寿司、赏樱,这些为日本民间津津乐道的生活形式,不仅反映了禅宗佛教的宗教信仰,也表达了日本人民的灾害观。

  对永恒寂灭的禅学参悟也反过来刺激了日本人对于转瞬即逝、灿烂旖旎的瞬间美的眷恋。樱花开放时绚丽多彩,仿佛一片片云霞,但花期极短,仅有4-10天的寿命。匆匆开放、又匆匆凋落,宛如灾害面前的生命一般脆弱的樱花,成为了日本人民的最爱、日本国家的象征。

  然而,苦行与忍耐并不是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全部。在与灾害的不断抗争中,逐渐认识灾害的特征与生命的真谛,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勇敢坚强、积极乐观的活下去,也不失为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恰如“寒门出贵子”一般的道理,日本在家用电器、汽车、美食等方面的造诣总是让人欲罢不能,日本的动漫和游戏更是风靡世界。日本科技发达,其产品以精细闻名于世。自然,在地震防灾预警预报方面,日本也投入了大量精力用于科技研发。那么,为了应对地震这个大难题,日本到底开发了什么科技呢?这就不得不提日本的地震速报系统了。

  日本地震速报是通过地震源产生两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差异实现的。地震震源主要会产生两种地震波:一种为P波,破坏性较弱但传播速度较快,每秒约为4至7公里;另一种为S波,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但传播速度较慢,每秒约为2至5公里。二者速率之比为1.7,这种差异使地震预警成为可能。

  日本政府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在日本全国各地都设有地震检测仪。地震检测仪监测到P波后,信息会立即传输到日本气象厅。经过后台的数据整合、运算和加工,可以迅速估算出地震震源位置、强度、范围和到达时间等重要信息,并利用电磁波向公众预报地震信息。日本手机通讯业务服务商提供手机无线接收紧急地震速报服务的业务。由于电磁波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远远大于P波的传输速度,因此日本公众可以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几秒到几十秒内做出反应,从而实现地震速报。

  仅仅有地震速报是不够的,日本的地震防灾体系还包括详细系统的灾害应对法律、简明具体的地震预警方案、经验丰富的紧急救援队伍,以及深入社区的防灾宣传教育。日本十分注重防灾宣传和演习,重视程度甚至不亚于国防。日本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大规模的防灾科普活动。自从1960年日本确定每年9月1日为全国防灾日起,日本参加防灾演习的人数已累计达3亿人次,参加演习成为了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在日本很多大城市都建有防灾中心和科技馆,其中设有地震体验室供市民感受,可以培养市民遇震不惊的心理素质,提高防灾求生能力。为了吸取阪神大地震的经验教训,传递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日本政府于2002年在废墟遗址上建立了“人与防灾未来中心”,分为“防灾未来馆”和“人未来馆”两个建筑。其中防灾未来馆回顾和还原了阪神大地震发生时的很多细节,人未来馆体现了尊重生命的主题。除了专门的防灾科技馆以外,日本街头也经常会有流动地震体验车,将防震教育送到最贴近普通生活的角落。

  在日本,防灾教育不仅深入基层,更是从娃娃抓起,上图为日本小学生统一穿戴特制防灾头套参加演习。为了从中小学开始就培养孩子的防灾意识,日本各中小学一般都有一名专职教师负责学校的防灾教育。从幼儿园开始直到高中,每个教育阶段都编有适合各时期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的防灾教材,并且通过常规化的应急演练,不断培养孩子的防灾意识,提高孩子的防灾技能,从而实现了全年龄段的防灾教育。

  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使日本总是需要面对大量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为了生存,日本人民既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又逐渐养成了十分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甚至发展到可以从动作、语气的微小变化中传神达意。“さようなら”(sayonara)是日本人用在长久分离时的告别用语,意为“珍重”或者“永别”,婉转的尾音更是流露着对离人的依依不舍。或许,在日本人心里,每一次告别都可能是后会无期。在接受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同时,生命也在经受着它带来的严峻考验,让我们向在灾难中失去的生命道一声,珍重。

【本文首发于科普中国,作者:周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963258.html

上一篇:道别谢力:一个想过嘴瘾而不得的可怜人
下一篇:试着解读俄罗斯“罗斯托夫”空难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13 蔡小宁 姬扬 李学宽 李建国 陆俊茜 王秉 郑永军 赵美娣 魏焱明 杨正瓴 李本先 康建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