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秋游云台山1】那水,那水帘,那瀑布

已有 4595 次阅读 2013-11-7 14:13 |个人分类:论游—走遍中国|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云台山


  我的朋友李洪去云台山之后发了很多照片,我好像评论过,说这地方不错嘛。

  然后就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当我去过云台山后回来感慨时,李洪说:你已经在我的照片后感慨过一次了。

  嗯,好吧。我是个记忆力很差的人,所以才能屡次捧起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看个不休,因为,两年前看过之后,我已经忘却了。

  对于景色的记忆大致也是这样,所以,当我8年后再度登临云台山时,我再度为云台山的景色而讶异了。

  让我们先来说说云台山的水。

  据说,在潭瀑峡的尽头就是山的尽头,原来有一个颇有些规模的深潭,但是,随着近年来山石不断滚落,将潭差不多填实后,就变成了以横七竖八的山石为主体的景点,山的那一面是山西地界。

  从山尽头的U形山谷往上看,是很容易产生敬畏的,壁立万仞、如切如削,人不论在哪个位置都能产生危险的感觉,乃至这里也没有给游客设停留的地方,大家惊叹过后也就匆匆忙忙地逃离险境了,连过去水的痕迹都不去做过多的追寻。

  但是,我们知道,这里是有过深潭的,而且,从已经被山石堵塞住的洞口,可以从山里移到山外,出去后眼前就是三晋大地的模样,和河南的景色相比肯定有很大差异的。

  尽管山谷尽出的水少见,但是我们却是一路沿着叮叮咚咚的山间小溪过来的,回去的路就在小溪的另外一侧,声音依然是叮叮咚咚,自始自终水都清澈见底,里面的小鱼们在水里畅快的游泳,或者一个不小心就被冲入下一段小溪里了,永远无法再次返回它们的故乡。

  当然,鱼对于故乡也不见得是一定要返回的,正如今天四处漂流的中国人,故乡的概念已经很淡薄了,时代变迁使得故乡本应牵绊着的亲情和过去都不再留存,而那些小鱼也一样吧,不过它们幸运的是上游的水是干净的,下游也是,所以,欢快的游泳总还可以做到。

  “水至清则无鱼”,从云台山深处的小溪里我却怎么也得不到这个概念。在这里,水至清而有鱼,难道说云台山的魅力使得鱼们改变了浑水中才存在的生活习性?

  从焦作到修武,从修武的县城再到二十几公里外的云台山,一路上我的心并没有风尘仆仆,但是周边的植物和道路却显得仆仆风尘,北方的冬天本就显得粗陋些,由于各类企业不断地从各个途径排污,而把北方装点得更加粗糙。所以,我一直担心大家看着周围的不堪入目,会对于目的地云台山的景色产生厌倦感。说实在的,对于自己是否会到了云台山内心已经极其疲倦,我都很不放心。

  好在山里的空气比起沿途来要强得多得多,进入云台山的山门,深吸一口气,那潮湿而浸润的感觉扑面而来,一下子深入到肺部的最底处,一切关于美、关于隐居、乃至关于炊烟等的概念就从内心升腾,脑海里要想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啊,如果我能长期在这里居住.......

  这样,经过位于云台山景区里的小村,尤其是一个叫做五家台的地方,据说之前只有五户彼此不同姓的人居住,就总在假设如果有亲戚居于此地,或者竟然是自己未来能隐居此地,将如何如何,至少160元的门票钱也许是可以省下的。

  山边的树是干净的,我们初入山的时候还没有看到水的痕迹,待到来到红石峡,从距离山谷50多米的桥上可以看见底下水的影子了,但是由于几十米的距离不断被突出的山石挡住,也就只能是一个印象的痕迹,而没有真切的感受。

  所以,我们拾级而下,去近处和水接近,根据我的残存的印象,那水必然会在眼前突然变得显著而内容丰富起来。

  果然,待到下到底部,赭红色的岩石在眼前撞来撞去,而水的潺潺声就近在耳鼓,稍一下腰,就能看到水的模样了。

  山谷的小溪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沿途总有各色的小瀑布挂在山石上,因为水经过的地方还有大量的苔藓,所以,那水就缓缓流下,经过苔藓后形成一个一个小小的水帘,样子乖巧而伶俐、在阳光下光亮亮的,都让人想掬来做头上的帽饰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739804.html

上一篇:【陈氏微博】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将越来越近!!!
下一篇:前一夜,我去听相声。大栅栏广德楼,郭德纲的弟子们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13 杨正瓴 赵美娣 刘全慧 张忆文 罗帆 吕乃基 周素勤 蒋新正 刘旭霞 谢力 biofans ljxm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