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那城
在巴塞罗那的时候,我问陈热闹:你觉得波尔图和巴塞罗那这两个城市一样吗?
她断然回答到:不一样!
再问:哪里不一样呢?
6岁的娃娃就有点回答不上来了。我提示并引导:你看,西班牙的居民楼建筑和葡萄牙的哪里不同呢?
慢慢地,就总结出来几条差异,其中包括西班牙建筑中的小阳台,葡萄牙是基本没有的。当然,差异还有天气、斑马线,以及人物的表情等等。
先说西班牙各个城市都会有的小阳台。
一个城市难得能有几乎整齐划一的标志,但是,西班牙的小阳台怕是能够体现出一些特色的,就如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把洗澡的浴室都安排成朝着大街的做法,就大大地加大了巴黎的暧昧味道,而当我们看到去年拍的那部小成本电影《蒙特卡洛》一般,几个美国女孩去巴黎,住到了一家宾馆,打开窗户一看,对面竟然是一个肥胖的男人在浴缸里,对巴黎的印象大打折扣,或者竟至是负面的了。
而西班牙的小阳台则是可以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志,而如果你看过《庇隆夫人》,应该对这样一个细节有印象:庇隆夫人从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小阳台里露出身来,对着下面狂呼的支持者表示感谢并发表即席讲演。阿根廷的城市里也充斥了这类小阳台,而这些都是从西班牙舶来的。
其实,小阳台的用途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每当国家有什么重大庆祝活动的时候,比如中国人熟悉的“跨马游街”,大家就会纷纷从自家小阳台里露出头来,欢呼并目睹被拥戴者的带来和离开。而如果对居住于某屋的某人有景仰爱戴之情绪要表达,则聚集于房子的周围,此时的被拥戴者就可以从小阳台里出来,对着下面欢呼的人群表达自己的谢意。
由于西班牙人的热情是一贯的,这类活动在以前举行的非常之多,每条街每户人家就都需要这样的阳台来表达自己的奔放情怀。这也许是地中海式气候给居住于当地的人带来的地中海式的热情,意大利人难道不也是因为热情奔放和艺术创造能力而著称吗?同在地中海的希腊人也不差呀。
而恰恰葡萄牙是整个国家冲了大西洋的,这类感情表达就不会显得如此炽烈和迸发。
如果一定要以某种颜色来代表国家,对于西班牙当然是红色,而葡萄牙则是蓝色,如果你再看两家的国旗颜色,也许能认可我的这个看法呢。
而当我们到达安道尔时,发现那里到处充满了小阳台,我们居住的二星级小宾馆也是有小阳台的,我特意让陈热闹照了多张相,以铭记这一切。从小阳台就可以知道西班牙和法国对这个小国的影响是如此的深厚(西班牙的影响应该更大,大约占7成),也难怪安道尔的国家元首定义为来自这两个国家的人,无非法国总统和西班牙某教区领袖而已,都算得某种意义上的老大。
我们看到过很多讨论地域与民族性的文章,包括梁启超先生都会认为炎热的气候会有助于产生佛教这样的慵懒的宗教形式,所以,印度就成了佛教的发源地。这个看法只能说有一点道理,印度其实也产生了印度教、锡克教等多个宗教形式呢,其教义与佛教还是颇有差异的。也有分析认为藏传佛教所以在藏族地区流行,也因其高寒的缘故。如此比较,福建的佛教和河南的佛教也不同,都是地域差异造成的结果。
城市亦然。西班牙的城市里即便是偏向内陆的首都马德里,也是满城充斥了小阳台的,想象瓦伦西亚、乃至马洛卡岛,也都应该如此吧。而葡萄牙即便是南部的法鲁,也一样有这大西洋的冷峻和严肃。中国的各个城市也有不同,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有一本《读城记》,就是在刻画不同城市的这类差异,我虽然没有看过,但是一看名字就大致知道他想说什么了,想到这里,我还特别和科学网的博主杨晓虹讨论过。刚巧她也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聪明的她也是立刻知道我想说什么以及这本书想说什么。
也许正是气候的影响以及地域的荫及,巴塞罗那才会有高迪以及和高迪同时代的几位著名艺术家,而波尔图也有若干地方模仿了古埃尔公园的设计思想,至少我在波尔图北部和加亚新城都见过模仿高迪的房子,但是总是会和周边的环境有不协调的地方——充分诠释了某些艺术形式的不可移植性。而其他城市连复制都不敢或者不愿意复制高迪的天才思想,也可见其适用性有极大的局限,我们就难以想象一个离开巴塞罗那的高迪会是什么样子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609836.html
上一篇:
那山,那海;那城,那人【二】下一篇:
《六岁童携父横扫伊比利亚半岛》目录【重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