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什么才是正确的论文发表观——兼说“快乐”科研 精选

已有 6198 次阅读 2009-3-8 21:08 |个人分类:物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孙永昌的文章《医生要SCI干什么》有点意思。题目说得很到位。医生就要医术高明为第一要务,莫非发表论文了才能医术高明?其实,发表论文多了,怕是医术反而不高明的可能性更大些了吧?

??就只好又想到了中国科学家们众口一词的论文发表压力。其实,浙江大学兼职院士涉及到的那起剽窃案背后的真正原因也是论文发表的压力。

??我们中国很多年轻科学家的生存逻辑是——没有SCI则没有职称,没有职称则没有在科学界生存下去的可能性,连生存都做不到谈何快乐科研啊?!

??年轻人如此,可是,相当多的有了教授职称,院士称号,项目经费多多的科学家也如此,这就怪了。这些人在解决了生存压力之后,依然愁眉苦脸地继续科研下去,也许为了养活自己的下属和学生,也许是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于是,当牛做马就是应该了。

??而其实,我们只有快乐科研,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创新国家啊,重压之下的创新,您觉得可持续吗?

??但是,一个如此明显的道理,一条如此显得又光明,便捷又美好的道路,却没有人(尤其是一个大单位的领导)去走或督促属下去走,这就怪了。

??你为什么写博文?这个东西又没有什么直接收益又耗费时间?因为我喜欢表达,因为我具备这个写作能力。

??你为什么写论文发表论文?这个答案就没有这么简单啦,科学家中的牛者可以说:我的能力具备,做出来了巨大成果,而发表它又能给我带来同行的佩服目光,我为什么不写呢?!而不那么牛者说的话大概会是:我们单位要求发表,我申请到的基金要求发表,我的学生要发表才能毕业,所以只好去写作和发表。

??“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同时是为了吃饭。”这就是相当不老少的中国科学家写论文发表论文的终极原因。

??好了,您再想想,等你75岁的时候,甚或再假设一下,你死后一年,你当年发表的论文对于世界还有多大贡献?还有多少人还去带了敬仰的目光去看你的论文?想到这个场景,你怕会后悔当时怎么不多打几场羽毛球,不多去几个地方游历,而是把功夫全部放在了写上几十篇永远没有人理的论文上,想到这个,您怕从骨灰盒里出来再重活一遍的心都是有的。

??我个人相信这样的一个判断:科学进步只要有5%的东西真正用在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上,则其他95%的人的智力全部被浪费,这个世界依然会越来越好。【说成80-20也许更恰当些】

??在这个判断之下,其实很冷酷的是,你和你的研究工作处于这95%的概率要比进入在那5%概率之下的情况要多很多。当然,我们也可以模糊一下,那就是95%的科研成果和人员里,对于世界的贡献是有的,可是小到可以忽略。

??知道了如此结果的您,可以放下包袱去进行快乐科研了吗?能象在科学网上的各位朋友对于博客的态度那样去做科研吗?

??其实,如果您的态度改变成后者,对于世界的贡献反而会更大了,而不是在你收敛笑容做严肃状时更大。

??我几乎相信这一点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是,依然竟然是没有多少人去“快乐科研”,明面上的理由是别人给压力,而内在的原因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因为有些所谓被迫的选择完全是你乐意的。

??“快乐科研”是对科研的不负责任吗?我认为不是,因为快乐地去科研,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而不是自己硬着头皮去做的,自然可以从乐趣中发现规律,并兴奋于这个发现,而不至于如完成任务般的松一口气,论文打包结束课题或结束考核。

??当然,有科研人员愿意过苦行僧般的日子,那是他们的快乐,我觉得也不妨让他们去做,毕竟自古以来以苦为乐者就是有的,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您还是先以乐为乐吧。

??总结一下:快乐科研者撰写和发表论文是因为你愿意写完它,并送给合适的期刊学报刊载。

??至于发表以后的价值和影响力,您别去数引文数量好吗?别去看影响引子好吗?你应该快乐地觉得,也许5000公里外有人因为看到它受到了启示而兴奋不已,也许200年后它只能成为历史的垃圾,而你则因为当年没有为这个未来的垃圾紧锁眉头3个月,这个收获还不让你高兴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219152.html

上一篇:“现代应急”学术沙龙报告集萃【二】
下一篇:在春天的时候怀念秋色——第一次贴图
收藏 IP: .*| 热度|

16 王富 刘玉平 阎建民 向峥嵘 唐晓丹 周春雷 徐坚 陈国文 何学锋 迟菲 王云平 刘畅 孙永昌 刘玉仙 姚雅欣 黄宁燕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