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论文引用之奇谈怪论 精选

已有 11338 次阅读 2016-7-25 14:15 |个人分类:科研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引用之奇谈怪论

论文引用之奇谈怪论

迄今论文引用的统计方式主要是依据“论文引论文”,而且仅仅是以数数来量化,无视具体引用的情况。其优点是简单可操作,弊端很多不便列举。下面从具体问题谈一些论文引用的个人观点。

“引用”是包括“引”与“用”两个方面的,显然“引”比“用”弱多了!而奇怪的是,更重要的“用”却被大众忽略了,反而让“引”大行其道。这世道真的不公平!

个人外行认为,论文被引用的类型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直接被采纳入教科书的核心知识内容的;第二类:直接被应用到技术规范和标准等,被应用于启发某项研究或帮助实现一些重要成果的;第三类:被其它论文引用的。

第一类引用实际是最高层次的引用,因为教科书是能够流传下去,并为广大学子学习和传承与光大下去的。但现在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论文极少,以至于最珍贵的东西反而被大家忽略了。可能有些人觉得这种情况到了21世纪不太可能有了,只有过去几个世纪前才有,如牛顿时代。但对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研究成果直接编入教科书的事在现在和未来都是可能的!哈哈,个人近十年一直把这种引用作为追求目标,但却屡遭“不公”,因此才想写下此博文。

第二类引用的论文现在也很少,一是论文很难成熟到作为标准,二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有用东西是不作为论文发表的,甚至不申请专利的,除了个别没有经济头脑的科学家除外。因此,目前这类引用也常常被人无视,也很少人给予关注

第三类引用是数据库公司、文献计量研究者和广大论文作者最关注的,而且也是机构组织经常拿来说事的。其实,第三类引用如果细致一点分析,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引用层次,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细述。

论文引论文其实还可以分为很多子类。如,1)“正面引用”、“中性引用”、“负面引用”;2)“上游引用”、“中游引用”、“下游引用”;3)“直接引用”、“间接引用”;4)“有意引用”、“无意引用”、“恶意引用”;5)“内容引用”、“充数引用”;6)“一次引用”、“二次引用”、“多次引用”;7)“引而不用”、“用而不引”、“用引兼具”;等等。

上面的大多数词汇我想你懂的。有些稍加说明一下,“上游引用”“中游引用”、“下游引用”是指科学领域的上中下游,比如哲学,我的微信关注了“科学技术哲学在线”,里面许多很好的文章,一篇一两天的点击数就是不到一百次;而关注的“安全生产技术”,里面的科普文章一篇一两天的点击数就上万次。即使是同一个学科,上中下游的研究论文及其引用是不能同时做比较的。做上游的人一定是极少数人做的,有共鸣的人也是少数。近十年我做安全学科的上游,就需要面对这种现实。为什么综述文章通常被引用较多,因为现在有很多懒人做科研,特别是研究生,参考几篇综述文章来写自己的学位论文综述多容易啊!而且综述“质量”高!要是都去引用一次文献,花上二十倍的时间也难写好

上述对论文引论文的分类还没有从时间维度来分析,如果按时间维度谈引用,也可分为很多类,比如“零引——睡美人——零平行线”、“由高引到零引——下降引——下滑线”、“由低引到高引——上升引——上行线”、“稳态引——平行线”、“由低引到高引到低引——抛物线线”、等等,如果能够运用一个含有时间参数的数学函数来表达引用数,则更加科学和可以有无穷多种形式。各种引用规律都有话说,就目前来说,五年内引用率高、应用总数高是最吃香的。

现在大数据厉害得很,论文引用还可以关联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东东,例如与个人或集体的德性、财富、前途、智商、年龄、等等等的关系。

论文引用让很多人发财,论文引用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论文引用让很多人欢喜和获得实惠,论文引用让很多机构有说事理由和评价依据,论文引用让很多机构和人有了权利,等等。。。。。。但论文引用也伤了很多人的心,论文引用也让很多垃圾埋没了稀缺的真金白银,论文引用也让社会一部分人的心灵走向歪曲,论文引用也浪费了我们社会的很多宝贵资源。。。。。。

尽管不少文献计量学者和科技工作者认为论文引用对大多数人来看,总体规律是正常的和合理的,但人类科学进步往往不是靠大多数人,而是少之又少的极个别人

一谈起论文引用,伤心啊!论文引用规则必须研究和改进!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92668.html

上一篇:安全文化不宜简单化
下一篇:综合交叉学科,创新路在何方?
收藏 IP: 222.244.176.*| 热度|

26 周健 曹俊兴 孟凡 刘立 姚伯元 喻海良 杨洪强 杨正瓴 刘钢 朱鸿源 马军 何学锋 章雨旭 蔡小宁 王林平 张磊 吕洪波 黄永义 常顺利 林志远 王府民 季丹 xchen zjzhaokeqin xlianggg xiyouxi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