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参考文献引用的百态及其批判 精选

已有 7217 次阅读 2016-1-15 21:30 |个人分类:科研杂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参考文献引用的百态及其批判

   我国“文革”期间写文章一般都不需要参考文献,除了毛主席语录之外,但引用也是直接标注名字的。一是当时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二是不能突出个人,三是为了节约版面。改革开放以后,文章撰写的模式逐渐与国际接轨,引用和标注参考文献也成为必须的。现在写论文和专著,参考文献的引用及标注不仅是科学界的要求、期刊杂志的要求,也是作者的要求。

   其实,我觉得真正的创新研究是允许和可以没有参考文献的,什么时候能够做出一项不需要参考别人的文献,那才是值得追求的。但我们也不能是无知者无畏,一些研究者包括个别学霸基本不读别人的文献,就自吹自擂自己处于国际领先,这也是常有的笑话。

   中国现在写文章最多的是研究生,其次是高校的青年教师。素我直言,其中大多数都是在做重复或一般的研究,或是说为了应付毕业取得学位而做的研究,他们写的论文基本是功利行为,参考文献引用也是很功利。

   参考文献被引用得最多是由公式化替代就能出新文章的文章,如果有一篇介绍某种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应用或替代些自己领域的案例,就能出一篇文章的,这类文章引用率最高。就我所知的领域,比如一篇“层次分析法”的介绍性文章,可能就得到很多引用,因为只要将其用于某个例子分析一下,就能得出一篇新文章,而这种文章的创新性几乎为零。其次被引用较多的文章是综述性文章,有的甚至直接拷贝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综述。通过简单梳理一下,现在引用文章的百态大致有以下几类:

   1)真正引用或正面引用。这种引用是由于前人的文章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启发或借鉴作用,使后人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或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可惜这种引用方式的文章较少。

   2)无关引用或引而不用。这种引用主要是由于文章引言写作要求等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有关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现状,而胡乱引用几篇参考文献。

   3)间接引用。这些引用其实不属于引用,研究者没有条件或偷懒,没有去找原创作者的文献,而间接引用一些专著甚至教材编入的内容作为参考文献,或是综述、专著、教材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作为自己的参考文献,后者有点偷梁换柱的嫌疑了。

   4)衬托引用。为了突出自己研究内容的价值和有利于发表,有意引用一些名人、名刊、名文、名果等,由此来提升自己文章的水平。

  5)凑数引用。现在许多中文核心刊物都要求作者参考文献要达到一定的条数,一般是十多条,有些刊物还要求引用所投稿刊物上的文献。这种情况属于被迫引用。

   6)负面引用。一些作者为了突出文章的创新性或先进性,有意找一些不怎么样的文章或有待继续研究的文章,然后专门指出这些文章的毛病,进而突出自己文章的质量。

   7)自我引用。这个其实也没有不妥。一项研究可以不断深入和拓宽,这个项目才比较有意义,在原有自己的研究基础上不断发展,这是很自然的事。但通过参考文献来显摆自己的成果也是不合适的。

   8)语种引用。不同语种引用是需要的,可以显示出研究内容和文章质量具有国际水准。但有些作者把引用外文作为摆设,甚至有意不引用中文文章,这些都不不正常的。

   除了上述情况外,可能还有更多的目的引用参考文献。

   诚然,文章能够被更多引用还与文章的内涵、所属的学科领域、刊登刊物的国际化程度、刊登刊物被收录的数据库等因素有关。有的文章适合于上述多种引用的机制,文章的被引用率就会飙升。而相反再好的文章可能就会变成“睡美人”。

   由上也可以推出,不管是某一类刊物的文章,如果运用文章被引用率,即所谓影响因子来评价文章的质量是很成问题的。现在应用文献引用链、树、网等方式得出来的结果也不能真正反映学术上的关联情况。

   以个人的经验,还有一类文章是给人灵感的,比如跨行业的文献、没挨边的著作等,有时它们的标题或是里面的一两句话,却对自己的科研有很大的启发,而这种启发作用按照现在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在论文中却不方便把它引用进来;当然还有的情况是作者本人都忘记或忽略了其受到的启蒙作用。

   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大数据时代,我总觉得人们做研究能受到的帮助不仅仅是传统的文献资源,其实一篇博文、一条微信、某人的一句话、等等,有时反而可以起到很大的触动作用和给人以灵感,所以传统参考文献的范畴是到了应该改革或批判的时候了!

 但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微信让文献图片视频资源传播很快,但其最要命之处是让版权废了!有价值的原创文章等经过多次编辑和转发,已经变成无主之物了。还有现在参考网页虽有规定参考格式,但其中没有明显的时间标注,也导致原创网页权利消失。

   现在科技工作者在做科研查阅信息主要是来自母语和英语文献,其实世界上还有很多种语言,我们参考的信息都不能说是很完整的;国外学者发表文章几乎不参考中文文献,有些领域中文资源还是占主导地位的,但大家都没有提出异议。还有许多科研成果是由于保密而没有公布于世,民间也暗藏着很多高手,仅仅靠有限的公众数据库和有限的语种在很多情况下不代表着世界的研究现状。

   在我自己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文章和专著反而没有被太多的引用,而有些文章自己觉得很一般却被多次引用。

   另外,近十年来自己主要做安全科学的上游研究,上游研究从来就是极少数人的事,能够被同行引用的自然不多;上游研究的论文不够接地气,引用的人自然是少数。

   如何将上游的文章推广转化为“生产力”,我觉得首先要靠自己的课题组推广;其次是将其编写入教科书间接应用推广,因此我更乐意写书编教材,专著教材就是一种产品,而且能有出版社助力普及。上游的研究成果虽然不适合直接解决实际问题,但却能够适合作为普适性理论或方法纳入教科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50650.html

上一篇:学习鉴赏科学模型之美
下一篇:吴超的五则安全心得
收藏 IP: 222.247.93.*| 热度|

15 史晓雷 檀成龙 黄永义 蒋永华 武夷山 喻海良 刘继顺 李凤廷 王刘鹏 彭真明 谢平 姬扬 黄艳波 xiyouxiyou xuqingz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