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53:安全人性的基本规律

已有 1921 次阅读 2024-5-18 08:38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53:安全人性的基本规律

1.追求安全生存优越

追求安全生存优越,即人总是追求更好的安全环境。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当较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其上一级需求将转化为强势需要;安全人性需求也是逐级上升的,并提出了安全生存优越层次,可表述为:由上至下分别是生理安全、器物安全、人-机安全、人本型安全、本质安全5部分。

1生理安全是指维持个体生命所必须的安全需求。在该层次,个体对所处领域的安全认知程度低下,缺乏基本的安全自护知识技能及意识,对危险本能地予以抗争。该层次是安全需求的基础阶段;

2器物安全是指为实现机的安全所产生的安全需求。在该层次,人类对所处领域的安全有了初步的认识。依据在安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改善机的安全状况,实现机的相对的、暂时的安全。该层次对于安全技术的发展,减少或控制伤亡事故、财产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3-机安全是指为实现人机匹配的安全需求。在该层次,提出了改善人与机的关系,使之实现协调、匹配。该层次对避免、减少或控制伤亡事故、财产损失,提高安全效率具有指导性作用;

4人本型安全是指为实现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需求。在该层次,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着人类的安全生命观、安全科技能力以及安全行为的发展。该层次为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推动生产的积极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5本质安全是指为实现安全人性自由的安全需求。在该层次中,个体以事物自身特性、规律为基础,通过消除或减少工艺、设备中存在的危险物质或操作的数量,避免危险而非控制危险。本质安全是追求安全生存优越的最高层次,是个体不断追求的目标。

2.安全人性平衡原理

安全人性是由生理安全欲、安全责任心、安全价值取向、工作满意度、惰性、疲劳、随意性等多种要素构成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矛盾、又相互平衡的。

1)安全人性轻度失衡状态。安全人性轻度失衡是由于个体或群体中某个或某些安全人性负要素取得一定优势。例如,当惰性在安全人性中占一定优势,且其他安全人性正要素如责任心、义务感等未适度扩张,这时个体或群体就会出现安全人性轻度失衡。人类安全活动中可能经常发生安全人性轻度失衡,之所以能够从中恢复过来,一方面,依赖于安全人性诸要素之间的自动调节机制;另一方面,得益于安全制度、安全检查、以及同事之间的相互监督。

2)安全人性严重失衡状态。安全人性严重失衡是指在个体或群体安全人性中的某个或某些负要素处于完全主导地位。严重失衡分为两种情况:个体或群体在面对突发安全事件时,其安全人性诸要素发生重组,负要素迅速取得绝对优势;个体或群体由于其生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安全人性负要素在安全人性组合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安全人性严重失衡比较难恢复,所以安全人工作的首选是避免出现安全人性失衡,其次是避免轻度失衡发展为严重失衡,最后才是避免安全人性严重失衡引发事故。

3)安全人性失衡运动模式。安全人性由总体平衡进入失衡状态,包括轻度失衡与严重失衡两种情况。安全人性失衡运动模式大致为:安全工作者受到刺激未及时调节进入轻度失衡状态,刺激的强度过大也有可能直接进入严重失衡状态;在轻度失衡状态未及时调节,状态恶化,滑入严重失衡状态;进入严重失衡状态时如果调节不力就容易引发事故。一般情况下,个体或群体的安全人性易从平衡发展为失衡,而从安全人性失衡恢复到安全人性平衡则较难。

4)安全人性失衡浴盆曲线。劳动者的工作周期可简单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失衡期,偶然失衡期和晚期失衡期。在早期失衡期(刚入职的劳动人员较长),工作环境发生改变,劳动人员要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关系,适应新的安全工作环境。即在工作初期易发生安全人性失衡,其失衡率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在偶然失衡期(这段时间一般能维持较长),劳动人员建立起稳定的交际圈和对公司的归属感,能有效理解并遵守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规程等,安全人性失衡率较低。在晚期失衡期(一般在离职之前),劳动人员的责任心降低,惰性、随意性等负要素占主导从而造成安全人性失衡率增加。

3.安全人性层次原理

根据群体观,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把安全人性分为两个层次:个体性和群体性。各层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而且同时展开、缺一不可。

个体性与群体性层次的涵义如下:1)安全人性的个体性是指每一个完善的人都具有独特的安全个性。个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任何一个完善的人类个体都具有生理安全欲、安全责任心、安全价值取向等等;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因所处的安全文化背景、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安全人性诸要素的组合形式、运动形态、表现程度会有区别。2)安全人性的群体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人有目的地结合在一起所具有的安全人性。群体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群体具有安全人性的任何一个要素,而且一个群体的安全人性容易受到其他群体的安全人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群体经济政治环境、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安全培训的强度等的独特性,决定了安全人性诸要素组合形式的独特性。

4.安全人性双轨原理

有研究指出,基因决定人性,但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又受环境的影响。安全人性双轨原理即安全人性发展的双轨性和安全人员对安全人性态度的双轨性两方面。

安全人性发展的双轨性是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安全人性的发展是双轨运行的,一条是先天遗传,另一条是后天培养。即在对安全人性进行研究时,要坚持先天和后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安全人性的先天遗传是指安全人性具有遗传性。安全人性指导着人们的安全行为,所以,安全人性的先天遗传性决定了安全行为具有先天遗传性;2)安全人性的后天培养是指安全人性具有后天可塑性。安全人性的后天培养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安全技能培养、安全教育培养、安全管理培养。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后天培养不仅要实现安全人性的积极要素的发展,而且要为劳动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基于此,安全技能培养是安全工作人员的首选,其次是安全教育培养,最后才是安全管理培养。

5.安全人性回避原理

人有一种最基本的感觉:驱乐避苦。基于此,可提出了安全人性回避原理,即人们趋向安全、回避危险、避死减伤的原理。该原理兼具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

1)回避原理的积极意义在于对于危险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当人们认定某一领域存在危险时,趋向安全、回避危险的安全人性,促使人们通过各种方法积极探索、解决该领域的安全问题,这是安全科学发展甚至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2)回避原理有着更深层的含义。当发现危险不能正面应对时,安全人性会引导人们采用迂回的方式。如对洪灾的防治,基于人类的科技水平采用直接抵抗作用不大,只有采用迂回的方式,即对水道的疏通、引流。这一理论观点是实现安全的重要途径。

2)回避原理的消极意义即对于危险采取直接躲避的方式。当人们认定某一领域存在危险时,会直接放弃对该领域的探索,使得在面对该领域的危险时,无能为力。这对于安全科学发展极其不利。

3)回避原理的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之间的关系如下:1)它们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安全科技、经济水平、以及对该领域的重视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安全人性回避的积极方面将占主导,进而推动对该领域安全的探索;3)当积极方面占主导,但安全科技、经济水平又达不到一定高度时,采用迂回的方式解决安全问题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6. 安全人性的多面性和多样性原理

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性的自然属性包括占有性、竞争性、劳动性、食弱性、欺骗性、报复性、自卫性、好奇性、模仿性、从属性等等,而人性的社会属性则包括信仰性、阶级性、法控性、道德性、献身性等等。由于人性构成因素的多样性,导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形态、智利、生理、心理等均有差异,这就是人性的多样性。同时,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使得一个人会同时处于多个系统中,面对不同的社会系统时,会有不同的人性显现,这就是人性的多面性。

同理,人员的安全人性也具有多样性及多面性。不同的环境下,人对于危险的处理能力是不同的,相同的环境不同时间,面对相同的风险处置,人也会呈现不同的应激性。不同时间、空间、环境、压力、氛围、刺激等表现出来的安全人性经常变化和波动,有时可能判若两人。了解了安全人性的这一特性,在安全管理及培训中,要充分尊重安全人性的多面性并允许安全人性多样性的存在。并且,充分利用安全人性的这一特性,发挥每个人在团队中不同的角色及作用,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取得“1+1>2”的团队效果。

7. 安全人性教训强度递增原理

事故和案件每天都会发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这些惨痛的事件中得到教训和启发。这种现象可以用安全人性教训强度增强原理来解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人躲避危险,避免麻烦的惰性的表现形式之一。人从事件中得到教训的程度是不同的,由小到大为别人的事件,别人的教训,别人的惨痛教训,自己的教训,自己的惨痛教训。

8. 安全人性与利益的对立统一原理

对利益的追求是作为社会人的本性之一。出于对利益的追求,有些企业或个人,为获取更高的利益,会选择牺牲在安全措施、安全防护装置、人员安全培训等安全成本的支出,这可以理解为安全与利益的对立性。但同时,如果增加安全投入,会相应地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某种程度下,安全与利益又是统一的。

9. 安全人性淡忘原理

安全人性的淡忘原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当面临灾害时深刻的痛感及危机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而当初的那种面对危险后的醒悟和事后对于风险排除的信念也会渐渐减弱。因此,在生产及生活中,企业或相关部门应采取响应措施,不断提醒人们,可能面临的风险,增加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察觉危险的危机感,时刻保持好的状态,以面对可能的突如其来的灾难。

10. 当下为安而逸的人性

惰性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不宜改变的落后习性。当下为安而逸的人性表达的是,在多数情况下,会将安全的状态作为想当然的理想状态,在还没有遇到可见的风险时,一般很少会有主动思考有哪些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并采取措施来避免风险。归结这种安全惰性存在的原因,是人危机感过低,认为自己不会碰到危险。

11. 安全感性先于理性

人在某种可能存在危险的环境中对于风险的判断,最开始往往是依据感性的直观判断,凭表象感知危险。对某种安全现象的判断,人会更加倾向于利用肉眼观察到的分析风险,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感性先于理性原理。但在现实中,理性的安全分析比感性的表象分析更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更加客观的,图6-7为风险感知判断感性先于理性的思维模型。因此,应针对该原理,对人员进行危险认知的理性的指导,使人员能克服感性判断先于理性判断的缺陷,更加客观的评估可能面对的风险。

12. 忽视小概率事故的人性

面对小概率事件时,人会表现出侥幸心理和冒险心理,由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几率低,人在活动或工程操作时,会侥幸地认为自己不会遇到危险,从而忽略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进行心存侥幸的冒险行为。在实际工程中遇到小的事件会听到小事一桩这样的结论论断,这体现的就是忽视小概率事件的人性特征。在安全生产中,最怕的就是这种忽视小概率事件的人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操作人员没能正视看似小的安全隐患,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时,应针对这一安全人性特点,提高人员对于操作中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故的警觉性,建立人员防微杜渐的安全意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4595.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52:安全人性研究方法论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54:影响安全人性组合形态的主要因素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