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闲谈做学术时间 精选

已有 8093 次阅读 2020-6-21 07:49 |个人分类:科研杂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时间, 大块连续时间, 亲力亲为科研

闲谈做学术时间

这学期非常特殊,从元月到四月份,由于国内的疫情风声很紧,因此俺遵守规定自觉呆在家里;另外,恰好这学期只有一门本科生的网络课,一门研究生课选课学生不够不用开了,其它教学工作就是远程指导几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做论文,总的教学工作不多。

因此,元月到四月俺有大块连续的时间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那段时间不算写博文和杂谈类短文,自己执笔写成了6篇在期刊上投稿的中文理论文章,也完成了一部书稿的编撰工作,自己感觉那时的写作效率特别高,且能够静心干成自己想做的事。

可到了五六月份这段时间,由于国内疫情缓和了,单位的事务和外面的事务增多了,特别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与答辩以及期末各种事情多了起来,尽管在家里呆的时间总和也还算比较长,但能够给自己连续做事的大块时间没了。相比之下,此时感觉自己比前几个月的状态大不同了,心里惦念着有两篇理论文章要写,但总静不下心来写。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年纪大了毅力和压力不够,而更主要的是要完成一篇理论文章的撰写,的确需要很安静的心境和有大块连续的时间,才能喷发出智慧的想象力和一气呵成把文章写出来。

其实,这种体会多年来一直都有(也写过相关的博文,如科学网—“配套时间” - 吴超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22628.html 科学网—学科建设能增加一栏“时间投入的经费预算”吗? - 吴超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133103.html ,只是这学期体会更加深刻。

科研人员缺乏大块连续的时间,除了教学和指导学生及日常事务等会中断科技工作者的大块连续时间之外,开会、申请项目、谈合同、人际关系等,都是主要的影响原因;特别是搞项目弄大笔经费,更是会剥夺科技工作者拥有大块连续时间亲自做研究和写作。

俺这几年为了争取能有比较多的时间亲自做研究和写作,俺放弃了不少拿项目搞钱的机会。尽管五年前申请获批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但两三百万元分解成五年,还有合作单位,每年的科研进账在一个工科学科里显然是不及格的水平。怎办?俺还是选择了以放弃拿项目换时间的方式,这也是兑现俺申请那项重点基金项目时的承诺,俺一定要用十足的时间投身到该项目的研究之中。

说到这,俺非常佩服现在一些能人,他们既当领导,每年又不断拿下大项目和大笔科研经费、还带领一大批人马、还出一大批成果、还有各种帽子和兼职于一身。不过,俺也完全想象得到,他们的时间放在具体做研究和写文章恐怕就难了,当然他们更不可能像我一样偶尔还写篇博文什么的。

如今科研团队的一些分工方式也无可非议,有的负责拿项目搞经费、有的负责写标书和写文章、有的负责做具体事、有的负责公关、有的负责报奖等,这种分工方式显然比较接近于建设工程或企业生产方式,对出产品是比较高效的。但从上述分工也可以看出,团队成果的创新及其实现和水平到底取决于谁?领军人物?还是做具体事的?还是写标书的?还是写文章的?还是写成果申报书的?还是?这就要看情况了,大家都可以猜猜。另方面,这种团队获得的成果一般都是团队共享,只是排名顺序不同而已;一般的成果这种共享方式还是挺不错的。但当某人做出有价值的成果,拿来团队共享,就可能会影响发明人的积极性;反过来说,上述这种大团队分工组织方式,在某种程度会影响个人的创新积极性,也会埋没或浪费某些人的创新能力。

个人体会,要做出自己认可的学术还是需要亲力亲为的,因为很多创新和有用的结果是在研究过程中萌发和获得的,只有亲力亲为,才能有此灵感。如果是实验研究,到底数据是否可靠、结论是否可靠、推论是否正确,只有具体做事的人才最清楚;负责人对此如果一概不清楚,说起话来也会底气不足甚至心虚。

以前在博文说过的几句老话又说一下。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范式影响下,许多刚刚崭露头角的优秀人才马上就被当了各级领导,他们做的行政工作占用了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有现象是:越是优秀的人,拿的项目越多,帐上经费的数字越大,可他们亲自投入研究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为了完成任务和出成果,往往需要拉人组大团队,或是将项目分解和转包给下面的人,实际上这些负责许多大项目的人是充当一个“领导”的角色。

现在科研管理部门不是不知道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员时间投入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在申请国家项目时总有一个选项,你一年承诺投入多少的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投入是做不出成果的,包括看似无事的思维时间。

最后小结一下,让科研人员有大块连续时间做科研是出好成果的重要基础,写成好论文更需要大块连续的时间。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验研究,很多好的新点子是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团队的灵魂人物亲力亲为做科研才能很好把握住上述难得的机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238707.html

上一篇:大学本科按大类招生还是按专业招生为好?
下一篇:俺指导的2020届三位硕士生毕业小结
收藏 IP: 110.52.211.*| 热度|

34 郑永军 贾玉玺 贾丙辉 石磊 王崇臣 帅凌鹰 吴嗣泽 张叔勇 王安良 曾杰 杨顺华 卜令泽 谭平连 孔超 姚伟 刘忠波 孙学军 朱志敏 曹峰 焦飞 罗娜 曾荣昌 武夷山 蒋敏强 王庆浩 王德华 周忠浩 王立新 刘立 何政树 刘钢 孙颉 吕泰省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