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防疫隔离期间如何指导研究生 精选

已有 5560 次阅读 2020-3-14 07:58 |个人分类:教学资源|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防疫期间, 指导研究生, 远程教学

 

防疫隔离期间如何指导研究生

前些天应俺单位约稿写了篇疫情期间如何指导研究生的短文,之后《中国科学报》刊登了这篇文章(《中国科学报》 (2020-03-10 第7版 视点)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3/353827.shtm?id=353827 )。下面转发一下。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导师通过网络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等方式指导研究生。其实,这种方式在平时也同样适用,只是导师在运用这些网络工具指导研究生时,利用程度可能各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隔离时期,师生都待在家中,有较多时间关注网络信息,此时如果导师能适时利用网络,效果比平时更佳。

笔者个人就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不管做什么科研项目和科研处于什么阶段,不管研究生的选题是做物理化学实验、数字模拟仿真、工程设计等,思考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因为客观条件必须待在家中时,更加有时间并能静心专注思考一些问题,取得更好的效果。此时,作为研究生导师可以在课题思考方面给予引领,比如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中方法层面的思考、已有知识运用的思考、可能的突破口或应用领域的思考、国际发展动态的预测思考等。作为导师,对自己研究生的具体项目哪些关键点和突出问题需要思考,应该比学生更加清楚且有经验。

其次,网络通信指导研究生,也要尽量个性化和具体化。所谓个性化和具体化,就是要根据研究生的层次,如博士、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如研究生是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等,如研究生做的课题内容是理论、方法、原理、模型、实验、计算、设计等,如学生的能力特长属于动手操作、数理计算、逻辑思辨、文理兼优、英语写作等,导师要做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英语水平较好和处于完成论文基本工作阶段的研究生,此时可建议指导他们写英文文章;比如处于研究刚开始的阶段,可以要求和指导他们写综述文章;处于研究中间阶段,也可以指导他们做逻辑建模仿真等,上述内容都是可以在家里做的。

导师不能只会说大话指导和原则上的指导。能够用说大话指导的研究生毕竟极少,而这些有天赋的研究生其实不用导师教也知道这些大话了。由于需要个性化和具体化,导师与学生联系最好是一对一交流内容,而不是在群里散发信息;需要在群里共享和互相激励的信息,才在群里发送和集体研讨。

第三,网络通信指导研究生,导师要给予一些实际的非物质资源。这里指的非物质资源很宽泛。既然是导师,总有一些方面要比研究生强,比如研究经验、技术方案、预见性、国际热点把握、知道的经典著作和文献等,导师是比较有优势的。具体做法如让研究生去阅读某部专著、阅读某个学者的文章、关注某个研究机构的成果等。

导师对各个研究生的研究内容要能实质性地参与进去,要能给出一些研究生想不到的点子或建议,要有能把研究生所想所做的东西拔高提升的归纳能力,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平时导师自己积累的有价值资料和往届研究生所留下的有用经验等,都可以给予新的研究生。

第四,导师要利用教育心理学,能以身作则。例如,要求研究生坚持学习、做研究、写论文,如果导师也能亲自谈谈自己看了些什么书、得到什么新思想、写了什么新文章、有什么新收获等等,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比较信服或听从导师的指导,并以导师为榜样,否则导师就会变成老板或领导。特别是远距离网络通信指导,导师的约束力显著下降,需要研究生自主学习和工作。

对于学生在群里和发来的邮件等信息,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沟通。在群里导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来看待,要积极吸取学生的好建议,表扬学生的优秀之处。另外,研究生也有比导师优秀的地方,师生亦师亦友,关系融洽,很有益处。一个群也是一个小集体,互相激励和互相表扬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第五,有些研究方向在家里是可以做具体研究的,比如利用网络开展函询调查获取数据,利用大型网站做一些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另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涉及所有人的系统问题,数理化天地生等哪个学科专业,从不同的视角都可以找到各自的切入点,联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考甚至做一些具体研究。例如,人类公共卫生和安全素养、社会公共卫生管理和风险治理、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模型、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日常卫生习惯养成、重大突发事件对商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等。

最后,除了做课题研究内容的指导之外,由于疫情期间绝大多数研究生都是回家与父母等亲人在一起,此时,导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同他们的父母家人多交流,鼓励他们学习做家务、做饭菜等生活必需的技能。

历史上有不少伟大的科学家,其伟大发明创造都是在孤独寂静的环境下产生的。防疫隔离同样可以出成果,甚至出更好的成果。当今网络的功能很强大,从网络可以学到和找到几乎我们想要的所有东西。导师利用网络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只要用心去做,随时、随地、随心都可以指导学生,并与学生沟通交流信息与收获,从而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223408.html

上一篇:参考文献哪种标注方式更好?
下一篇:提高文章鉴赏能力,从读懂作者文章的“预设”开始
收藏 IP: 58.20.26.*| 热度|

10 郑永军 贾玉玺 杨轶杰 张红光 王秉 黄永义 信忠保 李剑超 陈峰 孙宝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