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为什么这个“安全定义”的功能如此巨大和需要用长文加以论述? 精选

已有 5599 次阅读 2018-4-7 18:10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安全定义, 安全, 内涵, 外延, 推论

 

为什么这个“安全定义”的功能如此巨大和需要用长文加以论述?

——科学层面的安全定义及其内涵、外延与推论

吴超,杨冕,王秉

 

在开始阐述正文之前,先自问自答以下几个问题:

1)安全领域最重要的概念或定义是什么?

——答案是“安全”。

2)安全科学最基本的概念或定义是什么?

——答案是“安全”。

3)安全人员应不应该知道什么是安全?

——答案是“应该”。

4)安全学者应不应该知道什么是安全?

——答案是“绝对”。

5)迄今“安全”有多少种定义?

——答案是“很多”。

6)为何“安全”有那么多定义?

——答案是“因不同人所处的时空、视角和出发点等不同而不同”。

7)为何有“问题(6)”的答案?

——答案是“安全的属性所决定的”。安全学科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大交叉综合学科。

8)什么样的安全定义能演绎出整个安全学科体系?

——答案是科学层面的“安全元定义”。

9)“安全元定义”又是什么?

——答案请看下文分解:

(本文源自:吴超,杨冕,王秉. 科学层面的安全定义及其内涵、外延与推论[J/OL].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5[2018-04-07].http://libdb.csu.edu.cn:80/rwt/CNKI/https/MSYXTLUQPJUB/10.13705/j.issn.1671-6833.2018.03.002.

1引言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学科的元定义可揭示其学科本质,彰显其学科核心,演绎其学科体系,意义十分重大。

但定义在不同学科中的重要性并非一样,定义的唯一性越高,其重要性越强

安全学科属于交叉综合学科,安全科学研究者可基于不同视角阐释同一定义,导致学科定义的唯一性不高,统一定义的难度极大。学界至今仍未明确安全的定义,且争议颇多。

鉴于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源于对“安全”一词的定义,若此元概念都不确切、不简明,即可视为安全科学无根基,安全科学理论研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探讨并统一安全定义极为重要。

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安全”下了较多定义,对其梳理,可以概括出两个层面:1社会层面的安全定义;2生活生产层面的安全定义。具体不予列举。

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生活生产安全层面提出的安全定义,它们共同的缺点是看不出安全概念的核心是人,内容缺少心理安全或心理伤害的比重,体现不出科学性和普适性,因此这些定义无法演绎出更多的外延乃至整个安全学科体系

我国安全界前辈刘潜先生给出的安全定义,我们认为比较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刘潜先生将安全定义为:“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或称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刘潜. 安全科学和学科的创立与实践[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前言和第122.)”该定义特征显著,有别于其它定义。但之后刘潜先生就没有再专门撰文对其安全定义做更详细的阐述了。我们觉得还可以对该安全定义做一些补充修改和删节,并需要对其内涵做详细的阐述,同时运用逻辑表达和推理方法对该安全定义的外延加以推论和发展,以夯实安全科学的根基。

2安全新定义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把刘潜的定义修改为:“安全是指一定时空内理性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的状态Safety is an existence condition that rational person's body and mind are not harmed by external factors in a certain time and space.)。

新定义的内涵包括:

    1新的安全定义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限定。不同时期(和平、战争、天灾、等等)、不同时间长度(瞬间、一天、一年、一世、千年万年、等等)、不同地点(家里、工地、医院、井下、高空、太空、等等)、不同人物(百姓、富翁、高官、等等)对安全状态的认同度是有很大的不同,没有时空的限定谈安全将会产生混乱。在新的安全定义中加入“一定时空”表明安全是随时空的迁移而变化的。

2新的安全定义强调安全以人为本。定义中用理性人是为了表达安全是以大多数正常人为本。由此也可以推出,个别非正常人和正常人在非理性状态时,均不属于安全定义中所指的理性人。另外,定义中没有将物质与人并列是基于物质是在人之下的东西,也就是说任何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均是在人的安全之下的。

3新的安全定义指出人受到的危害一定是来自外界,把安全与人自身的生老病死区别开来,人自身的生老病死不是安全科学的课题,而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的课题,这一点也把安全科学与医学和生命科学区别开来。若一个人完全没有受到外界危害而自认为很不安全,这类人肯定属于非正常人或是精神病人。

4新的安全定义指出人受到外界因素的危害可分为三类:一是身体受到危害,对身体的伤害一般与人的距离较近,而且是较短时间的,身体的伤害痊愈后,还可以留下心理创伤;二是心理受到危害,对心理的伤害可以是与人的距离很远,而且可能是长期连续的伤害;三是两种危害的同时作用与交互作用。由此推出,仅仅注意到人的身体危害是不科学的,心理危害有时更加突出。

5)有价值物质的损失必然是人不希望看到的现象,物质损失对人危害可归属为对人心理和生理的伤害。因此,新的安全定义间接反映了物质损失的危害情况。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损失和精神摧残等同样是对人的一种伤害,理应归属于对人心理的伤害;粮食等物质经济损失了,人没有可以吃和用的,是对人的生理造成伤害;等等。在新的安全定义中都可以表达出来。

6“外界”系指人--环、社会、制度、文化、生物、自然灾害、恐怖活动等各种有形无形的事物,因此新的安全定义可以涵盖大安全的问题;同时也表达了人的安全一定是与外界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孤立地谈安全。由此可以推出,安全实际上一定是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讨论安全需要以系统为背景,需要具有系统观。

7“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自然包括了职业健康或职业卫生问题,即新的安全定义包含了职业健康或职业卫生,不需要像其它安全定义一样对职业健康或职业卫生做专门注解。

8)由新的安全定义可看出: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保障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3安全新定义的外延

1)新的安全定义可指明“降低外界因素对人的危害程度”的3条主要途径

从免受外界因素对“身”的危害出发防控外界的不利因素,这类因素主要是物因所致,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其控制主要靠与安全有关的自然科学技术;

从免受外界因素对“心”的不利影响出发防控外界的不利因素,若仅是人的因素,则更多依靠与安全相关的社会科学来解决;

上述2类问题的复合和交互作用,这类因素更加复杂,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及2者的复合作用,需依靠与安全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作用才能解决。

上述3条防控途径又可进一步用于建立安全模型,并构建安全学科体系。

2外界对“身”的危害往往有时空限制,只要脱离特定的时空范围就可避开。从免受外界因素对“身”的危害出发,需研究构筑各类安全保障的条件,包括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防范,确保系统内人的安全;同时也需对人进行安全教育,使人自身有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等,能够辨识外界危险因素或有效应对各种伤害。

3外界对“心”的危害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可随时随地长时间影响或伤害个体或群体。若从避免外界因素对“心”的伤害出发,这需涉及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气候宜人、防灾减灾和保险机制健全、个人物质财产无损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涉及人自身安全观念、安全心理和安全文化素养等内容。

4外界对人的危害更多情况是对“身”和“心”同时造成伤害或交互造成伤害。上述(2)和(3)中所阐述的保障“身”与“心”免受伤害的所有内容应当同时进行,由此看出,安全学科无疑是涉及广泛的综合学科。

5)如果用一个数值来表达系统在某一时空的安全状态,这个数值一定是个平均值,是大多数理性人所感知的安全数值的平均值;既然是平均值,那么每一个具体的理性人认为安全的数值一定与平均值有偏差,但偏差必须限定在允许的范围内,此时系统的安全标准趋于一致。

6)理论而言,若某个体认为的安全数值与平均值有较大偏差,就可将此个体归属为非正常人,由此亦可照此原则辨识过于小心谨慎的人或过于放纵冒险的人,可对人群进行分类和界定。若系统中部分个体认为的安全数值远远超出平均安全数值,则此系统的安全标准很难趋于一致。

7)系统中存在过于小心谨慎的人或是过于放纵冒险的人,对系统的经济可靠运行都是不利的。这类人越多,系统也越不安全可靠,或者说系统越危险。为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这类偏离安全允许数值的个体(或构成的群体)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具体解决办法有:把这类人剔出系统,使系统内人群的安全标准趋于一致,这是简单可靠的方法,但由于安全人性决定了正常人在不同时空里也会变成非正常人甚至变成恐怖分子,因此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且不太可行的方法;纠正这类人的安全认知偏差,这需用到多种方式方法,实施过程比较困难。

8按照新的安全定义,借助逻辑工具,可构建安全模型,进而构建安全学科体系,形成安全学科的研究方向,促进安全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开展安全科学研究,也可指导具体系统的安全管理等工作。

4 安全新定义的推论

1)根据新定义及相关定义,可以推论出一系列安全科学的基础定义,见表1

表1 由新的安全定义推论而来的安全科学基础定义及其逻辑表达

 

【注】“危害定义”见百度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B1%E5%AE%B3/1950382?fr=aladdin危害——1.危险灾害。《荀子·荣辱》:“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韩非子·奸劫弑臣》:“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之处哉!”《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险阻危害,不可胜言。”2.使受破坏;伤害。《后汉书·孔融传》:“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怃然,中夜而起。”《南史·垣护之传》:“元徽 末,苍梧 凶狂,恒欲危害 高帝。”3.能引起人员的伤害或对人员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后果)。

 

按表1的例子类推,还可以推论出更多的安全学科新定义或新概念,由表1也看出,新的安全定义威力很大,便于用其描述安全科学中其它的定义,而且具有逻辑性,可以运用逻辑工具进行表达。

2)根据新定义,可以对安全学科中各分支学科的概念进行定义,例如,“安全教育学”是以保障一定时空内理性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为目标的教育学。通用的定义表达式为:“安全X是以保障一定时空内理性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为目标的X”,其中X的取值见式(1)。

3)根据新定义,可以推论出各行业安全术语的定义,例如,“农业安全”是指人们在从事农业活动时,其身心免受外界危害的状态。通用的定义表达式为:“Y安全是指人们在从事Y活动时,其身心免受外界危害的状态”,需补充说明的是“Y活动的工艺技术装备安全应主要归属于Y技术”,例如农业活动的工艺技术装备安全应主要归属于农业技术,商业活动的金融安全应主要归属于金融财务。其中Y的取值见式(2)。  

4)根据新定义,可以推论出各类行业安全科学术语的定义,例如,“农业安全科学”是在农业活动中保障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的基本规律及其构成的知识体系。通用的定义表达式为:“Z安全学是在Z活动中保障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的基本规律及其构成的知识体系”。其中Z的取值见式(3)。     5)根据新定义,还可以推论出安全科学原理的内涵。“原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结论,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安全科学原理”是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首先,研究“人的身心免受危害”所总结出的普遍性规律可称为“安全生命科学原理”;其次,“外界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将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分开是由于考虑到“天然”和“人工”的差异性),因此研究“避免外界因素的危害”所总结出的普遍性规律可分别称为“安全自然科学原理”、“安全技术科学原理”及“安全社会科学原理”;第三,“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的危害构成了涉及上述生命、自然、技术、社会四个因素的系统,从系统角度研究保障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所得到的普遍性规律称之为“安全系统科学原理”;综上,“安全科学原理”包括了“安全生命科学原理”、“安全自然科学原理”、“安全技术科学原理”、“安全社会科学原理”和“安全系统科学原理”。

    若将以上推论绘制成树状逻辑图的形式,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新定义的强大演绎力量,参见图1 

 图1 基于新的安全定义(元定义)演绎出来的安全科学概念群系统

 

5 结论

    1安全是一定时空内理性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的状态。物质安全是处于人的安全之下的,物质损失实际上是对人造成心理和生理的伤害。新的安全定义更加突出了人是安全概念的本质与核心,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其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可以衍生出许多重要的安全学科基本定义或概念,具有重大意义。

    2由新的安全定义与现有其它安全定义的重要区别和最大优势是:借助数理逻辑工具,可以从新的安全定义推理演绎整个安全科学的概念群,从而构建出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为开展安全学科建设提供指导,这是现有其它安全定义所不能实现的


(本文源自:吴超,杨冕,王秉. 科学层面的安全定义及其内涵、外延与推论[J/OL].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5[2018-04-07].http://libdb.csu.edu.cn:80/rwt/CNKI/https/MSYXTLUQPJUB/10.13705/j.issn.1671-6833.2018.03.00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107877.html

上一篇:BBS-3M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
下一篇:交叉科学与安全科学发展的8个学科基础问题
收藏 IP: 175.13.79.*| 热度|

5 强涛 黄永义 程少堂 杨文旺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