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祭那逝去的科研 精选

已有 11933 次阅读 2017-4-3 10:06 |个人分类:科研杂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祭那逝去的科研

祭那逝去的科研

清明祭故人太伤感啦!还是祭点那逝去的小事,也可以当做个笑料传送。

那年我被从事了一个最接地气的专业——采矿工程。

我的科研生涯可以说是从1981年做本科毕业论文开始的,那时做的是采场作业面粉尘的分布规律和测试技术标准,到了今天可能谈起来还是不俗的内容,因为还有人在重复做这类研究。那时我们自己加工模型,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和开展实验,并写成报告。几个月时间,我们不论白天晚上和周末,都自觉认真用心去这件事。研究结果还由指导老师写成了职称论文发表。虽然没有我的名字,但现在一提还是可以的。

比较系统进入科研训练是1983年开始做硕士论文阶段,那时我一个人跑了三个省的6座矿山做现场调查。由于那时很多企业还不知道研究生为何物,所到之处很受礼待,有时连矿长都亲自陪我下井调研,当了个硕士生感觉还是蛮自豪的。

之后,硕士论文选的题目是高温采场排热风量的计算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关键是确定采场矿石爆堆的热能与风量的热湿交换系数。我采用的方法是实体模型试验研究的方法,自己到学校材料科领木板、水泥、石料、电热元件等,然后自己在实验室花了几个月时间构筑起一个长十多米的模拟高温采场热交换模型出来,也是当时国内的第一个这类模型。那年做的实验和获得的结果,以后也被编入了相关设计手册。要是现在肯定可以申请专利,报个成果什么的。不过该模型在实验室留了很多年成为本科生的实验项目。

留校以后,年轻人经常被老教师派出去做现场实验,这也是惯例。

那时出差可没有现在这么神速和风光。出差都是做硬座慢车,我们的科研项目大都在安徽铜陵,晚上从长沙出发坐9个小时的慢车早上到了武汉,在武汉流浪了半天多,再转坐上汉口开往铜陵的轮船,通常是第二下午才能到达。现在不到5小时的高铁以前走了三天。那时年轻老师没有资格坐卧铺,其实我知道许多有资格坐卧铺的老教师也经常愿意坐硬座撑着,宁可一个晚上在车上吸一包劣质香烟不睡觉来换取多获几块钱的出差补助。

旅差在路上那么长时间是比较难熬的,我的几个老师经常在出发之前带上一盒熟饭和一包榨菜,上了火车就用开水泡饭吃,北方出身的老师经常是自带着冷馒头充饥。

我们出差路上都不可能住宾馆,只能住很便宜的招待所,有时遇到招待所床位紧张的时候,两个人睡一张床也是有的事。

到了科研所在地的矿山,住的更是简单。那年矿里的招待所一般都是一张光板床,需要自己先搞搞卫生,再找工作人员借被窝铺上,吃饭是与工人一起到食堂吃。上面所做的一切,目的是制度不允许多开支经费,另外是每天可以获得十多元的床位补贴。

老师们出差在外坚持个把月,就能得到比一个月工资还高的补贴。就是这点小钱也让理科和文科的老师羡慕不已,觉得搞工程的人有机会出差,比他们有钱。而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那孤独的矿山呆上一个月,简直坐牢一般,要与家人通个话还得到邮局排上一个小时的队。不过也能静心写写书信。

那时我们在现场做试验也不是为了什么写论文和搞成果,就是一心一意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每天认真跟班下井测试数据,那时与工人和技术人员打成一片的润滑剂就是一根烟,我的老师们都抽烟,需要矿工和技术员帮助解决什么问题,先递上一根烟好像就能疏通了。当需要工人出大力气时,一包烟也就解决问题。我们这些年轻人也学会了递烟。

记得有几位老师身上经常放着两包烟,一般是劣质烟,自己抽的,一包是稍微贵一点的,做润滑剂用的。

老教师都是这么做的,而我们年轻教师也只能学着这么做了。

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没有上千万元的电镜,没有上千万元的科研费。但我们所做的科研现在看起来其实也不算太差,只是没有去过度分析和美化包装而已。我1988年做的一些硫化矿现场爆堆自热实验数据,现在有研究生还在引用并写成SCI的文章,甚至是国际刊物的文章。

到了1991年的时候,矿业处于最低谷的时候,科研更是艰难。记得当时流行这么一个段子:

——远看是逃难的,

——近看是要饭的,

——走到面前才知道是搞勘探的。

采矿与勘探是联系在一起,也好不到那里去。

矿业突然转好的年代是等到2000年以后,在那之后的不到十年期间,矿业诞生的一大批亿万富翁。

其实我上面所说的事,也不外是三十多年前的事。

今天的世界变化真的大,科研项目大的几千万,引进一个人才几百到上千万,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有了钱,出差坐飞机住宾馆是很正常的事。为了发表一篇论文,可以花上数万经费。

回忆一下过去,比较一下现在,我们应该感到幸福了,不能有太多的抱怨了,应该出点有价值的东西了。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但过去的有些精神还是有价值的。现在高校60岁左右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把它写出来而已。

近十多年自己从一个最接地气的专业——采矿工程,转到一个最接人气的专业——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也使得自己多了一点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科学层面的思考。

多时没有写情感博文了。又是一个清明节来临,写这篇博文以表对过世的亲人和过世的老师的一点怀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043342.html

上一篇:Leveson对系统安全的7种新认识
下一篇:近十年来课题组构建的安全科学新分支
收藏 IP: 175.13.97.*| 热度|

55 侯沉 晏成和 季丹 陈南晖 王涛 徐耀 陈楷翰 董焱章 武夷山 刘继顺 李本先 王启云 李贤伟 刁承泰 周必成 梁洪泽 程帅 徐晓 褚昭明 李维音 常虎成 李兴康 姚伯元 杨正瓴 陆同兴 王宁 张云 梅钢 王凯 石磊 郑永军 周健 张能立 王秉 刘通 汪晓军 王从彦 陈理 李东风 邹烨 武永军 鲁云霞 杨文旺 解学才 xlsd yancy95 willchan xiyouxiyou shenlu neilchau houzhenyu qzw wangqinling aliala doctor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