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蒂芙尼的早餐——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温暖 精选

已有 14520 次阅读 2012-7-17 10:3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电影, 一个人, 魂牵梦绕, 七年之痒

     蒂芙尼的早餐——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温暖
曾泳春
 
      我竟然差点错过了这部电影,直到昨天才去看它,《蒂芙尼的早餐》。影片一开始,就看到了我很痴迷的纽约公寓的场景,与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七年之痒》的场景如此相似:干净的大街两旁,每个三层公寓的门口,是有着铁制扶手的精致的小台阶,小台阶的两旁,如果不是面对着大街,就应该是小花园了。阳光透过妩媚的树,洒在公寓的台阶上,这也是我魂牵梦绕的一种场景。
      我喜欢一部电影,有时只是喜欢电影的场景,电影情节倒在其次。其实很多故事,一个短短的故事梗概、甚至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了,但一部电影,因为有场景,有演员的表演,有音乐,把情节烘托出来,才如此吸引我们。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纽约的公寓,就是我很痴迷的一个场景。这样的公寓通常有三层,从一个底门进去后。每一层公寓是个套房,一个客厅、一个卧室、一个厨房,那种往上提就能打开探出头去的白色干净的窗户,还有窗外的防火楼梯。我喜欢那些位于墙外的铁梯,很浪漫很怀旧,给人很多遐想。与《七年之痒》相比,《蒂芙尼的早餐》里公寓内的陈设,现代了很多,而我不太喜欢这样冷色调的屋子,我更喜欢《七年之痒》里那间有着华美家具的暖色调的屋子,更像是一个家。《七年之痒》里一楼的公寓还有一个院子,男主人公正坐在院子里天马行空地YY,一盆西红柿从二楼的阳台上掉了下来,随即,梦露美丽的脸从阳台往下俯视,同时把tomato念得如此令人销魂。而奥黛丽赫本,却出现在《蒂芙尼的早餐》里。
      奥黛丽赫本出演《罗马假日》时是23岁,那种无与伦比的少女的清丽,加上赫本与生俱来的高贵,那个形象在几代人的心中,不曾褪色,也无法颠覆。于是赫本以后出演任何角色,人们都不自觉地要跟《罗马假日》里的她比较一下,然后不禁叹息,这些形象都无法超越人们心中的那个《罗马假日》里的奥黛丽赫本。赫本似乎更适合少女形象,因为她的清瘦。她出演《蒂芙尼的早餐》时,已经30岁,眉宇间流露出来的一丝沧桑逃不过人们的眼睛。与《罗马假日》里的少女形象相比,赫本此时更显棱角分明,充满骨感。而我此时也更加怀念赫本最经典的少女形象,以及玛丽莲梦露丰满的女人形象。我一直觉得,梦露的容貌,就是女人的典范,虽然她并不显得高贵。从形象来说,梦露太完美了,柔和小巧的脸庞,极尽凹凸有致的身材,与赫本的棱角分明和骨感相比,梦露的女人形象,有一种从视觉到触觉的美感,她的娇憨和迷蒙的眼神,散发出一种神秘美丽的气息,她似乎就在你眼前,但你却不知道下一秒,她的眼神又飘去了哪里,你永远在追随她的眼神,直到心力交瘁。
      但奥黛丽赫本,就要坚毅多了。她有着坚定明亮的眼神,她适合站在某个地方,纹丝不动,而不像梦露那样,始终像只猫一样慵懒地卧着。所以,我觉得梦露比赫本更适合出演《蒂芙尼的早餐》,而事实上,这部电影本来也是邀请了梦露来出演的。然而最终是赫本出演了。人们在克服了一开场对这个形象与想象中不符的不适直到适应过程后,逐渐喜欢上了赫本的这个形象。如果说,在《罗马假日》里,与成熟的派克在一起,赫本小鸟依人的可人形象可以发挥到淋漓尽致,那么在《蒂芙尼的早餐》中,赫本在形象上显得比男主角成熟,她无法再继续那种柔弱无辜纯洁的小鸟依人形象,而这正好切中了这部电影的主题。两个以与有钱异性交往而生存的可怜虫,他们谁也依靠不了谁。在很多幻想破灭了以后,他们逐渐相爱,而这种相爱,来自惺惺相惜——这是我认为最靠不住的一种相爱模式,因为惺惺相惜的背后,是一种无奈,在所有的路都行不通了以后,发现彼此都处于这样的困境,那么,让我们相爱,免得你越来越像无赖。
      惺惺相惜的爱情,是一种经过了思考的爱情。我今天再谈这个话题,似乎从来没变过我的想法——爱情应该是不假思索的。我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展开,因为我知道理性之人会对不假思索产生爱情的源项(source)产生怀疑。假设爱情的产生是一个动力学的过程,那么位于方程右边的源项,应该是直觉,由对方的味道产生的直觉。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里有一句台词,“When love comes, you can't just sit here and analyse.”体现了感性之人对理性之人爱情观的一种迷惘。在感性之人看来,爱情就是一见钟情飞奔入怀紧紧拥抱永不分离,而对理性之人来说,爱情是需要仔细分析的,以免出错。这世上有太多的不对称,我们相信,不对称也是一种美,当你深思熟虑后的爱情,与我凭味道和直觉一眼就确认的爱情终于走到同一轨道时,这是理性的平均值与感性的脉动值的叠加,这就是真实的爱情。
      回到《蒂芙尼的早餐》,奥黛丽赫本与年轻的男主人公的爱情,与其说是一种爱情,不如说是一种相互拥有的需要。在喧闹而冰冷的纽约都市里,两个并不坚强的人,经过种种波折和磨难,在倾盆大雨里紧紧相拥——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温暖,不管我们是否相爱。
 
蒂芙尼的早餐主题曲,《moon river》。
 
马Spain Steps,《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坐在这里,格里高利派克装模作样地走过来说:这么巧,又遇见你?
 
没有拍到蒂芙尼,这是苏黎世Bahnhof大街的卡地亚
 
纽约,外墙有着防火梯的楼房,很怀旧
 
NC State,与纽约公寓相似的二层公寓,门外有铁质扶手的小台阶,我喜欢这些洒满阳光的小台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950-592920.html

上一篇:看韩剧
下一篇:画皮——当妖有了一颗仁慈的心
收藏 IP: 58.37.163.*| 热度|

38 李学宽 武夷山 刘旭霞 谢经武 赵斌 刘钢 王春艳 曾新林 韦玉程 贾伟 王善勇 刘凡丰 郑晨 杨远帆 孙庆丰 张玉秀 覃开蓉 陆俊茜 曹聪 雷栗 肖振亚 褚昭明 徐索文 罗帆 左宋林 赵凤光 王枫 金小伟 曲津华 anran123 wwxxmm luxiaobing12 zzjtcm loseedeng minnongda htli silentyf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