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解读——晒晒俺的经典性文献论文

已有 4946 次阅读 2014-5-18 01:3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一段,我在博文中自吹自擂说,所发表的论文中,不少可称为本学科领域的经典性文献。受到一些网友的嘲笑。一些中立的网友建议我晒晒自己的东西。因为太过专业,怕大家不感兴趣。今晚看所谓苏大恽教授剽窃事件的博文时间太长,看得腻歪了。扒拉出一篇简化一下,权当小凉菜,给朋友们改改口味。

     在博文《什么是经典性文献》中,我初步总结出经典性文献(指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研究对象重要。

  第二,研究结论的正确程度高。

  第三,在学术界影响大(不受本人社会地位的影响),持续时间长。

  第四,能够显示方法论方面的意义,且往往可以辐射到相邻学科,甚至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我发表在《复旦学报》上的《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文本类型与解读方法》就符合以上四个条件。那篇文章解读了《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中的三篇歌诗,其中《石留》的解读最爽。该篇歌诗原文记录在《宋书·乐志》与稍后的《乐府诗集》中。南北朝以来,无人能够读断。该篇原文如下:    

     石留涼阳涼石水流为沙锡以微河为香向始冷将风阳北逝肯无敢与于杨心邪怀兰志金安薄北方开留离兰


 用前人的话来说,这篇文献真是难似天书。

        我所整理的《石留》篇文辞如下: 

[]流凉阳凉,

(石)水流为何兮为何向?

始兮何冷,

将风扬。

北逝肯无?

敢与于扬。

心邪怀兰志,

今安薄北方。

——开留离兰


 要说明的是,最后四字“开留离兰”系乐工标记语,解读时当先剥离。这是破解要诀之一,有兴趣的朋友可参看《复旦学报》所刊拙文。除此之外,我还判明这是一篇纯粹记音的“乐府歌诗曲唱本”(这个术语及该术语所蕴含的概念是我首创的)。下文所呈现的基本研究方法皆以此为出发点而衍生。

 下面,以“石水流为沙锡以微河为香向”句为例,进行解读说明。“水流为沙”的“沙”字当为“何”字之讹。系由“何”记为“河”(汉代的文献中,“河”字与“何”字常混用,此处不举例),又由“河”字误传抄为“沙”。“锡以”系唱句中的衬字,由“兮”拖腔而分记为两字,“以”系“锡”字的曼声余韵。“微”在六朝曲唱文本中常用作衬字,这里用作“为”的复唱记音字。“河”即“何”之讹。“香”、“向”两字同为“向”的记音字。记为两字,也是由于演唱中受唱腔影响而发生语音变化所造成的。该句校为“石水流为(沙)[] 锡以[](微)[](河)[]为(香)向?”其中‘石’字涉上句而衍。全句读为“水流为何兮为何向?”

 更有趣的是“始 冷”。其中的“ ”字,各种字书都没有收录。其实它是由“奚”字与“禾”字误合写而成。“奚”在古代诗歌中通常写为“兮”,是一个表达语气的词。而“禾”是“何”的记音字。这三个字的正确释读是“始兮何冷”。

 下面结合四个条件分析。首先,研究对象超级重要。中国的诗歌历来以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汉乐府在南北朝时已为经典,《文心雕龙》专门辟有《乐府》篇,但包括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者在内的多数人,并不知道今天所存“汉乐府”只有几十篇(比较:唐诗四万多)。 而《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大家通常所读《战城南》《上邪》《将进酒》《有所思》诸篇归属于此)自《宋书·乐志》以来,即为经典,为历代所摹彷。其他三个方面论述起来太复杂,就先说这么点儿吧。




戈恽论文署名之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795378.html

上一篇:刘道玉校长谈应该取消研究生入学免试推荐制度
下一篇:两代人的文化冲突——第三只眼看所谓苏大恽教授剽窃事件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5 李伟钢 尤明庆 宁利中 马鸣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