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母亲的名字

已有 3503 次阅读 2012-5-14 01:40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母亲, 青少年, 离休干部

    母亲名为李佩侠,这不是她的本名,她原名“秀”,“佩侠”这个名字是她自己改的。我知道母亲改名的原因,是很晚近的事。

    前几年,母亲说要来北京住几天,找一个旧时的熟人,要我陪着。母亲来了以后,我才知道是要找的人是北京大学原工会主席、离休干部张侠女士。母亲的改名与她相关。

    母亲说,抗战前,因为重男轻女,姥爷对我母亲上学持消极态度。抗战军兴,学校裁撤,青少年上学更困难了,所以母亲在抗战前只上到小学。三姨生前曾对我开玩笑地说,抗战起来的时候,你妈可烧包了,到处跑着宣传抗战,还在集镇站在桌子上讲演。母亲听到,笑着承认有这事儿。母亲告诉我,大约在1939年,有抗日宣传队到母亲家乡宣传,宣传队有女兵,其中就有这位张侠女士。可能是年龄相近的关系,母亲对张侠女士很是钦敬,想随她一起到军队里参加抗战。可张侠说,你年纪还小,有机会还是上学吧。正好有回乡的北京大学毕业生李吉元先生竭力办起了“七区联中”,母亲上了中学,(关于李先生办学的事,可参见博文《母亲的英语》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7edda0100lt7g.html)参军的事儿就撂下了。

    没有当成女兵,是母亲终生的遗憾。母亲后来改名“佩侠”,就是这一心态的结果。

    有关张侠女士的情况,多年来母亲一直记挂着。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各地组织人员编写中共党史。母亲的一个堂弟(我叫三舅的)在商水县师范学校当教师,也被抽调。他在工作中了解到张侠的下落,忙告诉了我母亲,又经过一些周折,两个人才联系上。

    那天,我陪母亲到蓝旗营北京大学家属宿舍张侠女士家中。母亲和张女士的谈话时,我到住同一个楼的傅刚教授家聊学术去了。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当之举,许多谈话没有听到,今天写博客缺了素材。

   张女士有领导干部的气度和知识女性的修养,离休以后学画国画,她送了几张用铜版纸印刷的自己的作品给我们,很有模样。两人谈话中,张女士说,她比比我母亲还小一岁,这让我和母亲都有点吃惊。

    母后来和张侠女士联系过几次,母亲还委托我电话问候过她几次,但因故始终未再没能见上面。就我观察,母亲千方百计找到张女士,不过是想回味一下少年时期的理想。对于向往外部世界的母亲来说,革命军中的女兵自然难以忘怀,可对于张女士来说,这个乡下女孩儿,不过是她长期革命工作中的一个工作对象罢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570601.html

上一篇:父亲名字的来历
下一篇:到美国去
收藏 IP: 60.247.43.*| 热度|

5 李伟钢 王春艳 陈筝 刘旭霞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