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一个匿名评审引发的历史悲剧

已有 3847 次阅读 2020-8-28 14:1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朝发生了一件因匿名评审而起的悲剧性事件。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

    “(董仲舒)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是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史记·董仲舒传》)


       上面的文字, 译为现代汉语大意是:

      汉代大儒董仲舒罢显官而仅任中大夫一职时,写一部名为《灾异之记》的书。因为还没定稿,所以也就没有上奏朝廷。当时正巧辽东的高祖庙发生了火灾。一个名为主父偃的人想整董,就窃取了他的书稿上奏给天子。武帝把书稿拿给朝廷中的儒生们评议,被认为中间有对当局讥刺性的话。董仲舒的大弟子吕步舒参与评审时,因为是匿名,不知道这是自己老师的著作,就判定这是一部愚妄的书。于是把董仲舒交付审判,定为死罪。武帝下诏赦免了他。此后,董仲舒不敢再谈灾异了。


      这件事不是一个简单的八卦。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从匿名评审的程序来看,似乎是公正的。其实不然。因为是皇帝下达的任务,评审的人就要故意挑毛病以示认真。董仲舒因为这部著作被判为“下愚”而获刑。虽然后来得到了皇帝的赦免,但对他的精神打击是极为严重的。那么,这部书为什么会被人举报?皇帝为什么又赦免了他呢?这就是前面所言历史内涵了。它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大家都知道,从政治角度来说,董仲舒可以算是汉代最大的大儒了。他的杰出贡献,就是将先秦儒学改造为适应时代需要的政治哲学。有关这个问题,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所言,最为扼要。该书第二编第二章为《国家统一巩固后对外扩展时期——西汉》,其第九节为《经学、史学、历数学、诸子》。第一款“经学”整个贯穿着董仲舒的经学思想及其历史作用。下面,结合《史记》《汉书》记载,略述如下:

       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重大的政治举措,不是汉武帝刘彻这个当时16岁少年的天才发明,而是汉朝政治的现实需要,是文、景以来长期政治斗争(或曰艰辛探索)的结果。

       从学术导向来说,首先是“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故“天下之学士靡然乡(向)风矣”。(《史记·儒林列传》)。武帝特别提倡公羊学,是因为《春秋》是孔子正名分的著作,对专制主义的政体来说,政治上特别适用。《春秋》经文简略,“便于学者在最大限度内加以穿凿和引申。”(《中国通史简编》语)董仲舒的公羊学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贯穿着《易经》的阴阳学说(这也是汉代今文经学共同特点,但董仲舒讲得特别周严),这是前述悲剧产生的历史背景。

      范文澜先生说:“董仲舒根据他的哲学观点,提出许多影响甚大的建议,这些建议,极大部分被汉武帝采纳并得到实行。”(《中国通史简编》语)董仲舒的主张,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点:

        一,“大一统”。不属于六经、不合于孔子的学说,一概废绝不用,专用儒术。

        二,“更化”,即政治上的改制。就是以仁政代替秦代的苛刑,还包括减轻赋税、节省劳役,释放奴婢,禁止擅杀奴婢,限田即不许豪强占田过限等。

        三,推阴阳灾异。因为五行家受到汉武帝的尊信,公羊学彻底阴阳五行化了。这是本文所言悲剧的学术背景。

        四,以《春秋》断狱,董仲舒以公羊断狱,”断疑狱二百三十二件,大体上从轻判决,救活了许多人命。他的判词集合成《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流传久远,至东晋时还有人引用它来辩护自己的冤狱。“《中国通史简编》语)

       现在回过头来说本文开篇所述事件。汉代儒生,特别是董仲舒讲灾异,”借天变灾异来附会经义,以此为论据,对称为天的儿子的皇帝表示异议“,使正直的儒生可以此进行谏诤。当然天子也利用天变灾异来斥逐大臣。总体上来说,推阴阳灾异对于汉王朝的统治稳定是起正面作用的。分析起来,这一学说有两面性,这既是主父偃举报董的原因,也是武帝赦免他的缘由。

      顺便说一下,举报董仲舒的主父偃,虽然能干,但心地不行,最终下场是”被族“,就是被朝廷灭了全家。而董仲舒的结局是:”年老,以寿终于家。“”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善终且荫及子孙。(《汉书·董仲舒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1248260.html

上一篇:《汉书》中的《诗经》学史料
下一篇:汉宣帝乳母的名字及其他——《汉书零札》之一
收藏 IP: 222.31.127.*| 热度|

13 杨正瓴 尤明庆 王安良 刘玉仙 郑永军 段含明 张晓良 王启云 史仍飞 武夷山 李轻舟 刘全慧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