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本真,领悟人生真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jiangwen 格局决定人生的深度,眼界决定人生的广度,心胸决定人生的气度,人品决定人生的高度,知识决定人生的厚度。思想有多远,你才能够走多远。

博文

多项研究称H7N9病毒有大流行可能

已有 2545 次阅读 2013-9-13 16:49 |个人分类:新发传染病|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禽流感, 流行

 新研究称H7N9病毒有流行潜在可能
 发表时间:2013年9月11日10点35分  来源:新华网 

   《美国病理学杂志》10日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同时有效感染上下呼吸道,这种感染模式在禽流感病毒中尚属首次发现。这说明H7N9病毒具有在人际间有效传播并导致严重肺炎从而引起大流行的潜在可能。

   通常情况下,诸如H1N1等流感病毒较易感染人的鼻子、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这些患者的唾液与鼻涕等含有大量病毒,这导致病毒的传播性较强;而H5N1等一些禽流感病毒则容易感染较为深入的细支气管及肺泡等下呼吸道,引起严重肺炎,因而这些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强。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研究人员利用被最早报道的两个H7N9病毒株进行分析,并与流感病毒H3N2与H1N1,以及禽流感病毒H5N1与H7N7对比。结果发现,与其他禽流感病毒相似的是,H7N9病毒感染下呼吸道比感染上呼吸道更容易,不过不同之处在于,H7N9病毒在下呼吸道中黏附上皮细胞的数量要多得多,这一特点与H7N9病毒表现出的高致病性相一致。

   另一方面,H7N9病毒能比其他病毒更集中地黏附在鼻甲、气管与支气管的纤毛细胞上,表明它也具有有效人传人的潜力。

   研究负责人、伊拉斯谟大学的泰斯·凯肯说,H7N9病毒的黏附模式在此前的禽流感病毒中从未观察到过,表明它“既有引起严重肺部疾病也有在人际间有效传播的可能”。但他也强调,病毒黏附只是其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第一步,要把病毒复制的其他步骤以及宿主反应等考虑在内,才能充分了解H7N9病毒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潜力。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11/c_117320397.htm

 

香港大学发现H7N9病毒容易感染人类呼吸道
2013年07月25日 19:54:1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0

中新社香港7月25日电香港大学25日公布,研究人员此前利用体外培植的人类呼吸道组织进行研究,发现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能高效及广泛感染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情况与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猪流感)相似。跟H5N1甲型禽流感病毒相比,H7N9病毒也更易引发人类流感大流行。

此项研究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谭华正基金教授(医疗科学)、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裴伟士及病理学系临床教授黎国思领导,揭示H7N9病毒在短时间内感染至今超过130个人类个案的原因。

研究发现,H7N9病毒专门感染人类肺部的“二型肺泡上皮细胞”。由于“二型肺泡上皮细胞”是肺组织再生和修复损害的关键细胞,若然被破坏的话,则会阻碍患者肺部修复及感染后的恢复过程。

由于H7N9病毒能高度适应在人类呼吸道感染和复制,研究人员相信,H7N9病毒对人类构成流感大流行的威胁,也许比H5N1病毒更严重。

裴伟士说,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呼吸道(包括气管和支气管)的能力,决定病毒能否有效由禽鸟传染至人类,并对评估该病毒在人体的适应力,甚至该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也甚有帮助。因此,这次结果对日后的研究十分重要。(完)

http://news.xinhuanet.com/gangao/2013-07/25/c_116690339.htm?prolongation=1

 

新研究确认H7N9禽流感病毒源自家鸡
 
2013年08月22日 11:55:4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伦敦8月21日电(记者刘石磊)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引起广泛关注。中外研究人员最新发现,H7N9病毒很可能是由不同的病毒在家鸡体内通过基因重组而生成,同时产生的“副产品”是此前未了解的H7N7病毒。

  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与英美两国同行在21日的新一期《自然》杂志网络版上报告了这项发现。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鸡、鸭、鹅等家禽及野鸟的口咽、消化道等部位的样本,对从中分离的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此确认H7N9病毒中各基因成分的来源,以及病毒在各种禽鸟体内进化的路径。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之一、香港大学研究人员朱华晨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分析结果显示,家鸭首先从野鸟那里传染类似病毒,病毒在家鸭体内初步重组后再传染给家鸡,与鸡群中原有的H9N2病毒像“洗牌”一样进行基因重组,最终在家鸡体内产生了H7N9病毒。

  研究显示,H7N9病毒主要存在于家鸡的口咽和呼吸道等部位,很可能是从这些部位传播给了人群。研究人员说,上述发现揭示了H7N9病毒的源头和传播方式,有助于切断传播链和防控H7N9疫情。

  研究还发现,在生成H7N9病毒的基因重组过程中,还产生了前所未知的H7N7病毒。动物实验显示,H7N7病毒对雪貂有感染和致病能力。雪貂在感染呼吸道病毒方面的机制与人类相似,常作为测试病毒的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因此认为,H7N7也很可能具有感染人的能力,应警惕其威胁。

  研究人员强调,从H7N9病毒和H7N7病毒的进化途径来看,家鸭和家鸡会在病毒产生、传播的过程中相互作用,这说明,不同物种在饲养、繁殖、运输、销售过程中最好要分隔开,避免病毒跨物种传播及重组生成新型病毒。

  据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截至7月31日,中国内地共报告13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44人。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8/22/c_117050386.htm

 

科学家称H7N9禽流感或可通过飞沫“高效传播”

  •   新华网华盛顿7月18日电(记者林小春)中国科学家18日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的迄今最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发现,它有可能通过飞沫“高效传播”。研究人员说,这意味着全球需加强相关防控准备。

  今年3月底到5月初,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从上海、安徽、浙江等地的家禽市场、家禽养殖场、野生鸟类栖息地和屠宰场采集了1万多样本,经培养确认了50多个H7N9病毒株。为了解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人员对其中具代表性的37个H7N9病毒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与5个从人类身上分离出的H7N9病毒株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这些H7N9病毒株特别相似,只有数十个氨基酸的差别,而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却比较大。不过,所有人类和禽类病毒株均可与人类呼吸道受体相结合,一些病毒株还保持着与禽类呼吸道受体结合的能力。

  研究人员利用与人类传播情况相近的雪貂,做了5个H7N9病毒株的传播能力实验,其中两个病毒株来自鸡与鸽子,另三个病毒株来自上海与安徽发生的最早3例人感染病例。他们发现,除了来自鸡的病毒株外,其余4个病毒株都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来自安徽人的病毒传播效率最高。

  结合基因组测序成果,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说明H7N9病毒株可能只需要几个氨基酸的突变,就会变得跟来自安徽患者的H7N9病毒株一样,在哺乳动物间高效传播。”

  研究人员还利用小鼠等测试了H7N9的致病能力。他们发现,从禽类中分离的H7N9病毒株容易在鸡和小鼠中复制且不会引起任何疾病,而人类病毒株则会让小鼠体重减轻多达30%,甚至死亡。

  研究人员指出,H7N9对家禽不致病,可能会在家禽中“沉默地复制”而不引人注意,这增加了它传染给人并获得更多变异成为致病、传播能力更强病毒的机会。

  中国采取的关闭活禽市场等措施已有效防止更多人感染,但陈化兰说,H7N9传播的风险依然很大。“对H7N9必须要有人类疫苗的储备,并在政策与措施上有所准备,要不然可能会措手不及”。

http://health.sohu.com/20130719/n382089142.shtml

 

科学家:H7N9禽流感病毒秋季可能引发新一轮疫情
18:59
| 2013-07-09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7月9日电 美国mBio杂志发表文章称,中国今年春天爆发的H7N9禽流感疫情正在减弱,但科学家认为,H7N9或于秋天引发新一轮疫情。

2013年春中国南方爆发由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上半年有130余人感染,约三分之一死于身体虚弱或并发症。今年5月中国专家发现,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使得医务人员对其密切关注。

目前患病人数不断减少,但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戴维·莫伦斯、杰弗里·陶本伯格和安东尼·福西认为,不能低估H7N9,它可能会在秋天引发新一轮流行疫情,因为相似的毒株具有危险特性。

带有促使病毒吸附细胞并向内渗透的第七亚型血凝素蛋白(H7)的病毒已经不止一次引发禽流感疫情,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传染人。

许多此类病毒在进化的同时获得了传染哺乳动物的能力,包括马和猪。病毒在猪之间经常变异成新毒株,例如引发2009年猪流感疫情的H1N1。此类病毒通过变异变得更加危险,更易引发疫情。通过眼粘膜引起感染可能也会促使H7型病毒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H7N9会引起一些人眼睛瘙痒、肿胀和流泪。

H7N9还与引发2003年东南亚禽流感疫情的另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病毒H5N1有着共同特征,二者症状相似。目前两种病毒只会感染那些对其拥有易感基因的人。

http://rusnews.cn/guojiyaowen/guoji_jiankang/20130709/43810358-print.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724660.html

上一篇:科学界需要对新发流感大流行保持足够的警惕
下一篇:发酵中的乙肝疫苗事件:接种乙肝疫苗利远大于弊
收藏 IP: 218.69.89.*| 热度|

1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