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最新研究进展:卒中的诱因及预防 精选

已有 6373 次阅读 2016-7-20 08:3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近30 年我国卒中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疾病。大约每12 秒钟就有一个卒中新发病人,有1/6 的人一生中会发生或轻或重的卒中。卒中并不是少数不幸者的梦魇,而是可能危害到每个家庭的常见疾病。

脑血管病具有四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特点,给社会、家庭和病人带来沉重的负担与巨大的痛苦。例如,卒中存活病人中有2/3 的可能性留下偏瘫、失语、痴呆等残疾,卒中远超外伤、先天性疾病等,是引起残疾的首要原因,给家庭的看护造成极大的困难。如果病人住院,每个急性卒中病人的住院费均超过了1.1 万元,相当于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与卒中的巨大危害相比,我国居民对卒中的认知相当匮乏。主要表现为患病前的懈怠及患病后的焦虑。由于缺乏卒中的基本知识,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卒中的预防,导致中国成为卒中发病率很高的国家,很多老年人甚至不知道高血压可以引起卒中,许多老年人在一年之内未测量过血压,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与此同时,很多家庭在遇到脑血管后,会出现慌乱,不知如何采取急救措施,到了医院后也无法配合医生尽早开始治疗。甚至当医生要求家属签字时,会出现家属四处电话求助于自己的医生朋友的情况,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病人进入康复期后,不采取正确的康复方法,身体残疾和负面心理情绪进一步加重,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二次伤害。可以说,我国居民对卒中防治知识的匮乏,直接或间接地加重了卒中的危害。


我国居民缺乏卒中防治知识有两大重要原因。首先是存在侥幸心理,期望自己和家人远离卒中,从主观上不愿意了解卒中,但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成员发生过卒中,甚至因卒中失去生命,卒中随时可能在你的身边发生。另外,目前获取卒中知识的方式有待改善。新媒体的发展,现代人遇到问题倾向于上网找寻答案,但网络上的信息多是碎片化的,繁杂无序,同一个问题,经常搜索出截然相反的答案。同时,网络上还充斥着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广告,即使花费很长的时间也难以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老百姓需要掌握卒中防治知识来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世界卒中组织明确指出,卒中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卒中的危险因素( 包括心脏疾病、吸烟、动脉粥样硬化等),可以预防约80% 的卒中。近40 年来,在西方等发达国家中,由于社会对卒中的重视,并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卒中的发病率下降了40%。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卒中预防措施的缺乏,发病率上升了一倍,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发病率。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卒中变化趋势图说明了什么?






从下面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严重的卒中危机。同时也说明,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卒中的发病率。




卒中诱因之一——高血压


在卒中的众多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高血压。然而,高血压是真正的无声杀手,它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有时直到发生卒中等严重后果时才被发现。


大多数高血压没有明显病因,与遗传、年龄、肥胖及饮食过咸等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小部分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所以,在发现患有高血压后,建议您到医院就诊,明确是否存在相关疾病,这对年轻人尤其重要。




卒中诱因之二——高血脂


血脂是一个统称,在医院检查时,血脂包括了不同的项目: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




甘油三酯就是脂肪,食物中的肥肉主要成分就是甘油三酯。胆固醇是一种油复合体,大部分由肝脏制造,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与蛋白结合的胆固醇)。胆固醇必须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运送。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引起动脉硬化或脂肪肝等,称之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把组织多余的胆固醇运输至肝脏进行处理,起清道夫的作用,称之为“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减少,好的胆固醇增多,是我们对待血脂的基本态度。



 注:按实际情况填写评分,总分< 3 分为合格;总分3 〜5 分为轻度膳食不良;总分> 6 分为严重膳食不良。



卒中诱因之三——糖尿病



糖尿病最主要特点是血糖升高。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心、脑、肾、眼、血管、神经等的慢性损伤。脑血管长期在高血糖的环境下更易发生病变,难以承受这“甜蜜的负担”,可能引发卒中。


糖尿病与卒中的关系


(1)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患卒中的危险性增加3 倍。

(2)糖尿病病人比非糖尿病病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2 倍。

(3)约42%的卒中病人患有糖尿病。

(4)糖尿病病人也更容易肥胖和出现胆固醇增高。

总之,升高的血糖可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血管,导致卒中。



卒中诱因之四——吸烟


吸烟如何引起卒中


(1)长期吸烟能破坏动脉壁;

(2)使脑部动脉狭窄;

(3)减少血液的供氧;

(4)影响循环。



卒中诱因之五——心脏疾病


心脏的结构或跳动节律的异常可能导致卒中。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等病人,心脏内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并随血流堵塞脑血管,则可能引起卒中。另外,通常我们的心脏非常有规律地跳动,但是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也可能以一种不规律的节律跳动,这种节律称为心房颤动。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心脏内血流紊乱,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堵塞脑血管,引起卒中。因此,已知有心脏病者要定期复查,尤其是老年人应定期监测心电图以明确有无房颤等。




卒中诱因之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有斑块的病人,发生卒中的危险性高于无斑块者3 倍以上。因此,建议定期检查颈动脉是否有病变,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与欧美人群不同,欧美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以颅外动脉(如颈动脉)为最常见,而国内人群以颅内动脉(如大脑中动脉)最常见,因此对于中国人群来说,应注意筛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健康第一,看我们能做些什么吧!




预防卒中之饮食建议


(1)每天限盐总量6 克,高血压病人每天限盐3 克,但也不能完全无盐,建议用小勺称量,做到心中有数。


(2)尽量不要吃高盐食物,如果要吃,其含盐量应包括在每日总盐量中。知道下列食物的含盐量:酱油每100 毫升含15 克盐、榨菜每100 克含11 克盐,红腐乳每100 克含8 克盐。


(3)利用姜、蒜、葱、香菜、柠檬、果汁等来增加食物的口感,而不是用盐。


(4)烹调时,适当使用醋,可以增加食物酸味,减少对咸味的需求。


(5)每天吃5 种以上的蔬菜和水果,餐餐有蔬菜,日日有水果,蔬菜、水果一定要新鲜。


(6)新鲜蔬菜每日应达到300~500 克,其中一半以上应该为深色蔬菜,水果每日200~400 克,相互不可替代。


(7)少食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例如动物的内脏、肥肉、蟹黄、鱼子等。


(8)采用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调方法,如蒸、炖、烤等。


(9)每日烹调油量20~25 克(相当于2~2.5 汤匙),控制烹调温度,油温不要太高,杜绝油炸食品。


(10)不喝酒或者限量饮酒,男性不超过25 克酒精量,女性不超过15 克酒精量。25 克酒精量相当于:啤酒750 毫升,葡萄酒250 毫升,白酒50 毫升。15 克酒精量相当于:啤酒450 毫升,葡萄酒150 毫升,白酒30 毫升。


(11)新鲜白开水是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不要喝含糖饮料。


(12)胖子是一口口吃出来的,每天少吃一两口有助于减肥,不要以“扔掉可惜”为借口增加食量。




与缺乏运动的人群相比,体力活动能够降低卒中发生率约1/4,体力活动有助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卒中发生的危险。很多老年人询问应该进行多大的运动量,下面是几条建议:


预防卒中之体力活动建议


(1)成年人(部分高龄和疾病者除外)应进行每周至少5 天、每天30~45 分钟的体力活动。


(2)具体锻炼方式因个人喜好不同,通常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3)中老年人或高血压病人,可以进行心脏应激试验等,了解运动的限度。





本文由王芳摘编自秦海强主编的《“扫描”脑血管病》一书第二章,内容有删节。


ISBN 978-7-03-047585-5


《“扫描”脑血管病》以通俗、简练的语言,讲述了常见脑血管病——卒中的基本概念、卒中的诱因与预防、卒中的识别、卒中的防治和卒中后的护理,以问答和知识点的形式展现大众所关心的脑血管病热点问题。《“扫描”脑血管病》以纸质书为基本载体,采用图文、语音、动漫等多种媒体的形式呈现相关内容,适合关注脑血管病的人群阅读。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91718.html

上一篇:聚合物/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国家科学评论》
下一篇:城变:政府力作用下的深圳旧工业空间再生产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19 杨辉 刘成前 蒋永华 黄永义 孙学军 郭景涛 周志刚 蒋大和 农绍庄 陈敬朴 张骥 zjzhaokeqin xlianggg yunpeng3 shenlu nm2 haishanzhidian waiyuyuwai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