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调查报告:不能因雾霾抹杀宜居北京建设成效

已有 3115 次阅读 2016-6-16 08: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日,中国科学院宜居城市研究团队正式发布其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该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结果显示:宜居北京客观建设成效稳步提升,由2005年的基准值100分增加到2014年的155.7分,平均每年增长比例大约6.3%。在分要素评价方面,与2005年相比,2014年城市安全性增幅最大,增加了1.557倍;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和交通便捷性增速也较快,增长比例分别达到63.3%、61.6%;自然环境宜人性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增幅却相对较少,增加比例分别为31.13%、20.2%;环境健康性却出现下降趋势,评价得分降低了1%。

该报告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的宜居指数评价发现,北京城市宜居指数得分位于倒数,主要受制于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的瓶颈制约,尤其是频繁的雾霾污染对居民身心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但是瑕不掩瑜,不能因为雾霾等个别宜居要素的短板限制,就否认近十年宜居北京建设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利用统计数据从客观评价视角对宜居北京建设的实践成效进行分析表明,2005-2014年期间,北京城市宜居性客观成效稳步提升,2014年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分值是2005年的1.557倍。其中:

1.城市安全增幅最大

2005-2014年期间,北京城市安全改善最为明显,得分由19增加到48.73分。其中,交通安全、火宅安全和生产安全事故率显著下降,2014年,全市道路交通每万车死亡人数仅为1.65人,十万人火灾事故死亡人数为0.237人,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降低到0.051人。随着北京城市常住人口增速较快,人均避难场所面积在中间年份略有下降,2014年达到人均0.764平方米,比2005年大有改善,但仍然低于北京市应急避难设施规划标准的人均至少1.5平方米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市刑事安全发生率比2005年略有上升,2014年十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达到712.7件。


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完善


近年来,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的关键在于,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与2005年对比,2014年北京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均占有量整体增势明显,有所例外的是,小学师生比和千人医院数两项评价指标有所变差。其中,小学每位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由2005年的10.3人增加为2014年的14.4人,千人医院数则由2005年3.37降低为2014年的3.12个,降幅相对较小。两项评价指标的有所降低,主要由于全市常住人口增速过快导致的服务设施供需差异,应重点加强小学师资力量建设。


3.自然环境宜人性升中有降


2005-2014年期间,北京市自然环境建设整体改善明显,评价得分由2005年的15分提高至2014年的19.67分,提高了31.1%,但与2010-2013年四个年份相比,自然环境要素评价得分却略有降低,主要受到近年来北京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有所降低的负面影响。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3年四个年份的北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超过51%,而2014年却降低为49.1%。整体来看,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具有相对优势,但仍需要加强城市绿色空间的公正建设,减少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不均,使城市常住居民能够共享美丽的公园绿地空间。


4.社会人文环境成效显著


社会人文环境要素得分由2005年的12分增加至2014年的19.60分,增长比例达到63.3%。社会人文环境建设能够取得积极成效得益于良好的社会保障,2005年以来的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失业保险参保率等指标均在稳步增长。截止到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和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392.6、1431.3和1057.1万人。北京城市社会包容性也在逐渐增强,常住人口比例也从2005年的23.2%提高到2014年的38.1%。但是,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有所扩大,由2005年的2.40增加到2014年的2.46,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会影响到社会和谐建设,应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5.交通环境有所改善


2005~2014年期间,北京市交通环境建设持续改善,评价得分从2005年的基准值16增加至2014年的25.85,净提高了61.6%。其中,万人公共汽车标台数和万人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增势明显,分别由2005年的17.64台、0.074公里增加至24.84台、0.245公里,表明北京宜居城市建设在公共交通领域大有改善。但是,城市道路面积和出租车的人均占有量却有所下降,将对北京城市交通便捷性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2014年,北京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和万人出租车拥有量分别降低到4.65平方米、31.40人。随着滴滴、快的、优步等网络约车软件推广,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出租车的人均占有率降低带来的出行不便,未来应重点加强城市道路建设,优先采取增加道路长度方式去完善路网结构,应避免单纯的通过加宽马路等形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6.环境健康略有下降


环境健康性是宜居北京建设唯一出现负增长的维度,评价得分由2005年基准值18变为2014年的17.82,降低了1%,表明近十年北京环境健康问题更加凸显。这与居民的实际感受也比较相符,主要受到空气质量下降和城市噪音增加的影响。其中,空气质量优良率2005年的64.1%降低到2014年的47.1%;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则由2005年的53.2分贝增加至53.6分贝。2005-2014年期间,虽然北京环境健康性整体评价略有下降,但在北京城市环境健康性的其他内容方面却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从2005年的62.4%、96%提高至2014年的85%、99.6%。分析可见,北京环境健康建设的重点是改善空气和噪声污染,其中空气质量方面的下降幅度最大,应予以重点治理。





本文由湛东升摘自张文忠 余建辉 湛东升 马仁锋  等《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16.6),有删节。



ISBN 978-7-03-048539-2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是首部中国宜居城市评价综合研究报告,立足以人为本的视角,构建了城市宜居指数,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城市的宜居发展水平和特征,从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交通便捷性、自然环境宜人性和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六大维度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在对居民关心的幸福感和宜居北京建设等热点议题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84963.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杂志社期刊SCI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下一篇:《中国科学》杂志社招聘物理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编辑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1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