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罗晖:释放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科学通报》专访

已有 4036 次阅读 2016-5-27 17:16 |个人分类:《科学通报》|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人才, 科技创新

据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8114万人,居世界第一。拥有如此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让他们释放更大的创新活力?这是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头等大事。近日,《科学通报》对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罗晖进行了专访。



优化学术生态,体制改革先行

《科学通报》:据了解,中国科协参与制定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请您介绍一下该文件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是什么?

罗晖: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意见》明确了优化学术环境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针对目前科技界存在的学术生态滞后、科学研究自律规范不足、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活动受外部干预过多、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举措。

《意见》的主线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决制度层面深层次的障碍问题,提出优化学术环境的“创新导向、学术自主、自律为本、依法治学、宽松包容”五个基本原则。其中“创新导向”是优化学术环境的最高目标和首要原则。

《科学通报》:《意见》的重要任务有哪些? 在实施落地过程中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罗晖:在具体实施中,主要突出了科研管理、宏观政策、学术民主、学术诚信和人才成长五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科研管理环境,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消除科研机构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弊端,突出管理“扁平化”,实行有利于开放、协同、高效创新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组织模式,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决定权和支配权。给予科研机构更多自主权,采用更加开放的用人制度,自主决定聘用流动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科研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倡跨学科、多领域的合作协同,克服碎片化、孤岛现象等弊端。

二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减少对科研机构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重点是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改革科技拨款制度、科研评价制度,使科技人员能安心专心搞科研。改革科研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科研管理流程,推动科研设施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同时放宽对学术性会议规模、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为科技人员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优化学术民主环境,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打破定势思维,鼓励标新立异,倡导科学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容忍“异端学说”,宽容失败,培育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竞争共生的学术生态。

四是优化学术诚信环境,树立良好学风。完善科研机构学术道德和学风监督机制,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发挥小同行评议和第三方评价的作用,科学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引导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谨治学、诚实做人。

五是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重点要打破年龄资历限制,在课题、项目等方面多给青年人创造机会,完善青年科学家奖励制度,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原始性创新研究,为优秀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今年,中国科协还将启动对《意见》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对文件落实的成效和问题进行评估,实施动态监测,并将评估情况如实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并将相关结果向全社会公布,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地,见到实效。

改革职称制度,人才分类评价

《科学通报》:职称评定关乎每一位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和工作环境,近些年来唯SCI、唯学历甚至唯海外背景等评价机制影响广泛深远。当前应如何改革职称评价标准和体系,真正做到凭能力和贡献来评价人才?

罗晖:按照中央对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分类分级出台了一批改革措施,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办法。职称制度改革总体上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改革整体推进缓慢、用人单位自主权未得到充分落实、评价标准一刀切、职称终身制福利化等突出问题。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抽样调查显示,近六成科技工作者认为现行职称评价迫使科技人员发表无用论文,职称评价标准“一刀切”,脱离实际能力和业绩,论文导向普遍存在,特别是医生和教师队伍反映强烈。四成左右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行政权力过多干预职称评审,用人单位在人员聘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和编制管理方面自主权均未充分落实。职称实质上福利化、终身制,与薪酬待遇、评奖、申请项目、落户等多种待遇紧密结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与国际不接轨,52%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工程师资格无法与国际互认问题非常突出。

职称制度不改革,科技评价的导向难以扭转,这关系到每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必须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应全面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按照实际能力和业绩而不是按照资历来评价、使用人才。比如,给予科研院所或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这种充分自主权并不意味着标准的降低或程序的随意,像美国的“Tenure Track”制度那样,各用人单位对待“只聘不评”的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程序更加谨慎和严格。要改革评价导向,实现分类评价,确定科学合理、与岗位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在职业水平的评价中,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政府部门要不越位、不缺位,重在进行宏观的管理和监督。把评价和使用权放给用人单位,把精力放在对职业准入的监管上,强化对涉及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关键职业或岗位人员的准入控制。

《科学通报》: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学术评价,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理解。您认为应如何纠正过度依赖SCI论文的评价导向,正确认识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

罗晖:国际上较为普遍的期刊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于遴选机制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检索数据库,二是基于计量方法的期刊评级。具有代表性的是汤森路透所属的科学情报研究所开发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和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简称JCR)。依托这些数据库衍生出的期刊计量指标,例如影响因子、SJR指数、特征因子、H5指数等,也成为国际出版机构和网络公司大力推行的期刊评价准则。总体来看,国外学术期刊评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期刊源是期刊评价体系的根本。学术期刊检索数据库根据建库目的和相应遴选标准,将部分期刊收入库中,可看作是一种基本的期刊评价方式。无论是国际权威期刊引文索引评价体系、各国本土引文索引系统、还是知名专业类期刊数据库,期刊数据源都是评价的根本,其特质决定了该系统发展的特质。

第二,引文计量是期刊评级的主流方法。基于计量方法的期刊评级,通常以权威期刊检索数据库为期刊源,通过定量指标的计算形成期刊评级。基于学术界对引文分析的广泛认可,目前,国际上已发展出多种有影响力的期刊计量指标,定量方式是主流,同时为实现这种定量化的科学性,评级指标设计上也日益多样化。

第三,除引文计量以外,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注重多样性指标。虽然引文计量指标是国际期刊评价的主流,但它仅仅是为期刊评价提供了一种量化的视角,各大期刊数据库的遴选原则并不单单考虑引文计量一个因素,而更倾向于选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利用SCI论文引用次数来衡量学者的学术水平是否合理? 科学界也有很多不同观点。有的认为,引用并不仅仅表示赞同,还包括对前人成果的批评或一般性综述。另外,引用带有很大主观性,某些情形下论文被频繁引用只是因为作者是知名学者,与论文学术水平无关。有的认为,虽然一些学者有着可观的论文引用数量,但引用发生在早前的年代,实际情形是他们当前的学术创造力已经枯竭。普遍反对的意见是论文引用与奖励、基金申请、职位申请等直接挂钩,因为这会导致配合引用等作假手段。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评价标准中只计算论文第一作者引用次数,这种做法不合理,特别是不利于科研团队的集体成果发表,不利于协同创新。

第四,商业机构是国外期刊评价的主要主体。期刊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商业机构、专业学会/协会、科研机构三大类。与我国主要由政府学术机构牵头采集、整理和公布科技期刊数据不同,国外的商业机构开创了学术情报的商业化经营模式,其中商业机构是国外期刊评价的主要主体。目前国际上汤森路透、爱思唯尔和威利集团共同占据全球学术情报市场90%的份额。

我认为,要客观认识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期刊评价对于学术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应客观对待。首先,期刊评价本身并不是为了学术评价,比如大学的图书馆开展期刊评价的原始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采购和收藏有价值的期刊,但是目前逐步衍化成为了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其次,期刊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商业机构,其主要目的是盈利。再次,期刊评价对于某些处于科技发展上升期的国家有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我们通过对欧美、日本、印度、韩国和中国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比较可以发现,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十分倚重,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处于科技发展上升期,急于得到国际的学术认可。

考虑到科研活动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应该提倡评价标准多元化。一方面,不宜以期刊评价作为学术评价的单一指标。改变论文至上和过度依赖SCI的导向,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针对不同类型主体构建多元化评价标准,形成科学分类、差别评价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期刊的评价指标要进一步完善,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合理地反映期刊的真实水平。

改进同行评议,保障科技创新

《科学通报》: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内部评价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科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方法。您认为同行评议在未来构建更为客观、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和前景如何?

罗晖:同行评议(Peer Review),也称为价值评议(Merit Review),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或人才,由同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正式的评审和评价,内容包含价值评价、审稿鉴定、质量控制、判断、建议以及评估等内容。

同行评议常常被科技界用来判断工作程序的正确性,确认结果的可靠性以及有限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如学术期刊发表、研究经费资助、科研成果评价和科研荣誉授予等。因此,同行评议被运用于出版物和科研项目的评审、科研成果的鉴定、科技奖励的评价、学位与职称评定、科研机构评估等方面。这种从科学共同体内部确立科学优先权以及控制科学质量的机制,逐步发展成为优化国家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又进一步被运用于国家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定过程中。

同行评议存在一些被普遍认可的原则,主要包括:一是专业性,评议人均应具备相应水平的专业知识来评议项目,评议人的遴选应依据明确的标准。二是透明性,项目资助的决议必须基于事先公布的明确的规则、程序和评价准则,申请者应得到对其项目申请评议意见的恰当反馈。三是无偏见性,项目申请的评议必须是对其价值的公正评价,必须依据明确公开的程序。四是适应性,评议程序应与申请通告的特点和所列研究领域相一致,应与资助经费和研究工作的复杂性相适应。五是保密性,参与评议过程的评议人和相关组织必须对所有申请材料保密。六是诚信和伦理原则,在评议过程中,伦理和诚信至关重要。

相比其他评审方式,同行评议是一种相对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普遍认为,同行评议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学术界名气越大的学者便越有资格参与同行评议,越有资格推荐他人参与同行评议。二是对交叉学科支持不足,由于创新思想多诞生于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新领域,因学科分类的原因,以及学术观点、理论观点上的派别差异,评议人不易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三是评价保密性易受质疑,部分被评议人担心其未公开发表的学术思想难以保密,从而影响了同行评议专家对该项目的了解,影响评议结果的准确性。

为使同行评议在推动形成良好学术环境方面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规范同行评议的操作,对评议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公正性和有效性。采取开放评议模式,建立意见反馈机制,提倡评审专家与被评审者的沟通交流。将事前评价与事后奖励相结合,待出成果后再提供奖励。


本文摘编自《科学通报》2016年第17期科学访谈栏目“对话罗晖:释放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一文,如需阅读全文请见网址:

http://219.238.6.215/publisher/scp/journal/CSB/news/journalNews/FCYNzbMDiMJdH2RS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80659.html

上一篇:技术的进化与展望
下一篇:可以吃、穿、用的墨水:你所不知道的3D世界
收藏 IP: 219.238.6.*| 热度|

3 姚伯元 黄仁勇 何学锋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