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一个人的力量与独立思考精神的养成 精选

已有 8931 次阅读 2015-12-29 08:04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出版社, 独立思考, 刘金平, 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与“一个人的力量”



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与行为科学家阿希(Asch)研究了从众行为。


阿希的基本假设是,美国社会是一个以个体主义为导向的社会,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精神,亦即不轻易受他人影响, 而坚持自己的主张和个性的精神。因此, 如果让一个普通人与一群陌生人坐在一起, 共同面对一个简单的任务,这些人彼此应该会给出独立的、正确的答案。为了检验这个假设, 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线条长度判断的任务。他先让被试看一张图,上面画了一条线段,然后再展示一张图,上面画了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段。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第二张图中的哪一条线段与第一张图中的那条线具有相同的长度。经过反复的实验,阿希发现了一个令他吃惊的结果, 那就是,虽然有四分之一的被试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但是居然有四分之三的被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起码会随波逐流一次,给出错误的答案。


但是有意思的是,阿希在进一步对从众现象的边界条件, 特别是“众口一词”的效应进行探索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相当出人意料的结果。


所谓“众口一词”效应,指的是在你发言之前有多少人表述了彼此相似,但与你的观点相左的意见。如果在你发言之前所有的人都作了如此表述,那么你改变初衷的可能性就会相当的大,也即“众口一词”效应。阿希在后来的实验中系统地改变了这些给出错误答案的成员人数,从一个、两个、三个一直到十四个。


结果发现,在所有这些成员之中,只要有一个人表达不同的意见,其他人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这甚至发生在有十三个成员都众口一词,而只有一个成员没有附和的情况之下。更有意思的是,这一个成员即使不发表反对意见,而是保持沉默、一言不发,其效果也同样显著。阿希之后的研究者也重复发现了同样的实验结果。


与此同时,他们发现,“持不同意见者”的表态能够冲击甚至毁掉大多数人所建立的共识,而对后来的人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起到极大的鼓励作用。由此显示了与从众正好相对立的效应,即“一个人的力量”。


研究表明,从众者并不是真正从内心接受众人的观点。在多数情况下,从众者只是为了“合群”,为了不被别人排斥。因此,一旦这种社会压力去除或者不存在,人们就会重新回到自己原有的立场。


而在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过程中,情形则恰恰相反。少数人本来“势单力薄”, 即使多数人中有人同意他们的观点,迫于“压力”,也常常不敢表达,以便划清自己与他们的界限。


但是,少数人的观点却常常会挑战多数人的想法,使他们在头脑中激起思考的涟漪,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思考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但一旦思考的结果使他们看到“少数意见”的合理性,他们反而更可能从内心深处接受你的“异端邪说”,而产生内心的认同。


因此,认识少数人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坚定保持独立思考精神的信念。



科学研究中的独立精神



科学研究是发现新知识,追求真理和发现事物发展之客观规律的过程, 为了保证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研究者必须保持理性的、客观的研究态度;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精神才可能使研究过程不受或者少受主观因素和其他偏差的影响,才可能使研究结论客观公正。


保持理性、中性、客观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研究科学问题是具备独立思考精神的前提。


理性、中立、客观的态度是指研究者事先没有对某种结果或导向的偏好, 在研究过程中充分搜集证据和事实,运用客观分析的手段,得出结论。如果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会去思考是假设出了问题还是结果有问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是否严谨,然后做出基于事实的判断, 或肯定或修改假设。而独立思考精神,就是能够从多重角度或者独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阐释现象,坚持用一贯的科学研究标准来对事物进行判断。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


独立思考是一种做学问的态度,也是学者的基本素养。


我们的思维活动受制于许多内外因素,比如思维的习惯、已有的经验,我们的希望和动机以及外在的干扰等等,要做到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十分不易。我们的头脑被灌输了许多“既定”的知识和框架,必须摆脱这些既有的事物对思维的影响和控制。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我们或多或少被“洗脑”, 无意识地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常常只看到我们想看的东西(选择性偏差),有时甚至无视事实,或者把相反的事实看成是对自己假设支持的证据。


在研究领域里,“追逐热门”就是违反独立思考精神的。


比如追逐时髦的课题,认为时髦的才是先进的,并认为统计方法也有先进落后之分,因而追逐时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而忘记方法是为研究的目的服务的,不能为方法而方法。


追逐热门和将“某概念进行到底”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表现突出的重要原因可以用美国社会心理与行为科学家艾森和费希班(Ajzon & Fishbein)的合理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加以解释。该理论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在采取某一行动(如追逐热门)之前会作充分的权衡考虑。而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无非两个,其一是个体对该行为的态度或内心认同程度;其二是个体所知觉到的社会规范,即对“如果我做或不做此事别人会怎么看我”的知觉。当这两个因素一致时,个体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而当二者不一致时,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行事还是按大众的规范行事就变得不明确。许多跨文化心理与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强调个体主义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多数人会以个人的态度决定行为;而在强调集体主义(个人与他人联系)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多数人则会以社会规范来决定行为。因此,在强调集体和人际关系的文化中,在相当程度上,一个人的行为更多反映的是社会的表面价值取向,而非个体内心深处认同的观念。


一个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生活成长的学者要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所要做的挣扎和努力就比在个体主义文化中生活的学者要大得多。


追逐热门有可能导致短期的成功,因为你研究了热门的课题,使用了热门的方法,赢得了论文评阅人的好感,研究成果得到了发表。但从长远来看,因为热门的话题不断演进,不断变化,如果你不能够紧紧跟住潮流,一直都把关于那个热门课题的最前沿知识有所把握的话,要持续发表关于“热门课题”的论文就会相当困难。因此从长远来看,追逐热门会使研究者失去自己的身份特征(personal identity),研究了几十年,到后来自己也搞不清自己的研究专题是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没有系统性。


因此,不能保持独立思考态度的学者, 很可能产生随波逐流的研究倾向,而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就难以成就大学者。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刘金平编著心理与行为研究入门指南一书“第一章  科学方法和心理与行为研究”。略有调整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号:978-7-03-045587-1


心理与行为研究入门指南》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概述,研究选题,研究假设,研究取样,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实验法、准实验法、心理测验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包括t检验、F检验、卡方检验、相关检验),研究报告的写作。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46552.html

上一篇:关于陨石鉴定的那些事
下一篇: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一瞥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28 姚伯元 罗祥存 代恒伟 黄永义 张能立 罗教明 李先彬 陈楷翰 刘四旦 丁大勇 甄一松 晏成和 李兆良 李毅伟 李健 谢平 韦玉程 李维纲 李维音 赵凤光 唐常杰 张华容 朱林 shenlu loyalSciencefan ybybyb3929 wqhwqh333 decipher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