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吴小安、黄子坚: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

已有 2806 次阅读 2019-8-1 09:2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长期以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一直是中国国家发展、现代化事业开拓与对外开放倚重的宝贵战略资源、重要管道平台、积极推手力量和密切联系的民间使者。一般而言,华侨华人研究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的主轴关怀运转:其一,原乡视角,与祖籍国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框架关联;其二,在地视角,与侨居国的国家与社会政治、族群和宗教的重要课题关联;其三,国际视角,与世界历史、殖民主义、冷战、全球化、国际移民和跨国主义的重要人类历史进程和主题关联。华侨华人研究,过去一直很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诸如受冷战和东南亚建国工程的深刻影响等等。华侨华人研究,后来则逐步成为一种学术关怀的方法和尺度,诸如成为海外中国研究的替代品,成为海外华人资本主义的突出现象,成为国际移民、裔群研究、跨国主义、华人性和华语语系研究的重要样板等等。华侨华人研究,当下则一直很热闹,与一系列新形势、新发展密切相关,诸如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外经贸文化关系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密切,中国旧移民与新移民,留学归国,吸引外资(很多是华人资本)与中国资本走出去等。


多年来,我们反复讨论如何主办一次关于马来西亚研究的国际学术工作坊。作为身处中马两国志同道合的同龄历史学人,我们原先的想法很宏伟,主要围绕马来西亚历史的主题、面向国际英文学术界展开。经过反复斟酌后,觉得还是先尝试专门从马来西亚华人研究、面向中国和马新地区华语圈学界入手,比较切实可行。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华人研究拥有长久的传统,起点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中国学界的“南洋研究”,即对东南亚华人社群,特别是对马新华人社会的高度关注。自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始,中国厦门与广州等地相关高校,以及东南亚地区马来亚大学与南洋大学,相继培养了一批学者,后来也有一批接受西方学术训练的学人陆续参与进来,逐渐开拓了南洋研究的崭新议题,譬如移民、族群、身份认同、本地化、与中国的关系,以及战后华社的发展等等。当南洋研究在不断地深化与扎根时,最被关注的领域无疑仍然是马新华人,马新地区也始终是引领东南亚华人研究的最重要动力来源。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学界对马新华人也显露出浓厚的兴趣并展现了许多崭新的喜人成果。马新华人研究学术社群日益互动,逐渐凝聚,研究方法不断翻新,研究议题亦不断扩大。有鉴于此,2016 年 12月4—5日,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与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携手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中心主办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研究:历史、文化、政治”的学术工作坊。《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一书的出版即是在这次工作坊基础上合作的结晶。

 

640 (4).webp (9).jpg


《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主要根据三个方面的主题进行编排。第一部分是研究资料与方法论问题。石之瑜与李慧易的合撰论文《从“华人性”到“后华人性” ——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札记》论述了“后华性”和东南亚华人历史里的角色重新设置问题。何启良的《方法、地方知识、书评之必要》提出了方法论与在地知识(local knowledge)对马新华人研究的重要性。何启良认为,学者如果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在题目选择上和研究途径上便可以更加全面。同时,何启良强调书评对于研究的重要性,并认为当下马新华人研究中好的书评相当不足,以致现有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对话。廖文辉的论文介绍了过去一百年里华人研究中的各种议题,包括中英文学界的书写,以及语文选择的差异如何影响研究方法和文献引用的差异,强调了民间历史文献对村镇和民俗研究的重要性。依据砂拉越田野调查经验,陈琮渊的论文试图证明婆罗洲华人研究需要引用多样化的资料来源,并提到跨学科方法和理论创新对研究婆罗洲华人的重要性。张碧君的论文《新马印社会下的“多元”概念演变及当地华人历史处境》,通过检视马、新、印尼三地多元社会文化概念的演变,探讨“华人性”的认同问题。

 

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商和华人企业课题。长期以来,东南亚华人给世人的刻板印象是,他们主宰了区域的经济,华商是东南亚华人的经典形象,因此第二部分系列论文主要是强调更好地理解华人对马新两国经济和企业发展是一份长期辛勤耕耘和重要历史贡献。更重要的是,这些华人企业的跨国活动不仅限于中国和东南亚之间,而且活跃于马新两国之间,跨国活动还包括了东南亚地区各成员国之间的跨国商业活动。庄仁杰的论文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华资公司的海外投资,个案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英属马来亚战前三十年期间的投资方法与发展模式。这篇文章视角新颖,关注华资企业的海外运作,以及它们与在地商业社群的联系。徐晓东的论文,运用丰富的荷兰文、英文和中文文献资料,建构了华商位于英属自由港新加坡、马来属邦柔佛州和荷属廖内群岛三地的经济网络,揭示了跨国网络对许多华商的至关重要性,以及将这些商业网络串联起来的发展动力。陈妙恩的论文详细描述了一个立基于中国的家族生意如何在英属马来亚成功发展、再重新返回中国投资的历程。她所研究的是李氏家族企业锦纶泰,包括其领导人如何参与当地政治并成为当地慈善家的故事。张翰璧的论文以社会学的视角处理华族企业 — 客家企业家创立事业的姿态,以及他们如何在方言群的关系里建立效果惊人的网络。通过典当业和中药业的个案,张翰璧探讨了族群产业网络的维持与创造的关系,揭示了客家族群的特殊内涵。吴益婷的论文讨论了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华人文化发展为研究,探讨了华人文化枢纽的形成因素、特点,以及它对华人文化发展的助力。她的论文专注于活跃于文化枢纽的文化人和团体,描述他们文化创业活动。她认为,新兴的文化创业者有别于传统所认知的,与会馆、商会等传统团体所关联的企业。在离散华人和中国崛起的两大脉络里,吴益婷的论文正面强调了被忽视的本土因素对当地华人文化的塑造作用。


640 (4).webp (10).jpg

 东南亚的华人街


第三部分的论文主要是关于马新社会的,尤其是国家、族群与教育发展的议题。虽然教育议题看起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题目,但它依然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此部分论文试图以新颖的视角论述这些大家关心的重要政治社会课题。李淑飞的论文通过梳理新加坡独立初期“华文官化事件”与马来西亚华社发起的“华文官化运动”的关联脉络,讨论了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建国初期对华人和华文的处理态度,进而分析新加坡语文政治与族群政治之间的关系。曹云华与曹雨的合作论文讨论了马来西亚客家社群迁徙的历史,重新检视了客家移民至马来西亚的历史、客家村的形成,以及他们与其他群体的关系。张维安的论文也讨论了马来西亚客家人这一课题,只是研究的切入点集中于本土神灵 — 仙四爷的崇拜。仙四爷是惠州人的领袖,乃第一位本土人,被封神明,其发展属于没有与祖籍地中国有联系的在地发展。吴龙云的论文详细地展示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新客华人劳工的辛苦遭遇,以及他们如何被剥削的恶劣情形。他的立论主要以 1910 年英殖民政府的劳工调查报告书为主,揭露了劳工制度在政权交叠后在“失控”与“控制”之间的境况。潘碧华与成茉莉的论文则关注于马来亚的华文教育家 — 林连玉鲜为人知的故事。她们的研究聚焦于林连玉在华文教育斗争期间所写的诗文,认为林连玉的诗文反映了马来西亚华人的知识传统。金进的论文通过对著名左派作家汉素音《餐风饮露》的深入分析,生动地再现了其在英属马来亚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经历,从而展现了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朱崇科的论文则以南洋大学的抗争为例,探讨华文教育在华文文学里如何被书写,憧憬和想象。南洋大学是马来亚华人社会备受瞩目的高等学府。所以,潘碧华、金进和朱崇科的一组文章为华文教育研究提供了相当新颖的视角。最后一篇是薛莉清以南洋艺术学院为个案的论文,追溯了英属马来亚华人的艺术发展,探讨了图像南洋与空间生产的关系。马新华人的美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薛莉清的论文因而显得十分可贵。


作者简介


吴小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


黄子坚



马来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马来亚大学人文暨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马来亚大学全球战略与规划办公室主任、中国研究所所长,现任马来亚大学人文暨社会科学院院长。 



本文摘选自吴小安、黄子坚主编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 一书前言及导论部分。内容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640 (4).webp (9).jpg

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 

吴小安,黄子坚 主编

北京:学出版社,2019.7

ISBN 978-7-03-061916-7



本书为北京大学与马来亚大学共同主办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研究:历史、文化、政治”学术工作坊的成果。全书由18篇论文组成,重点包括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马新华人商业史研究,马新国家、族群与教育发展等三个方面议题的学术探讨。本书代表了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值得借鉴。


(本期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191966.html

上一篇:地球大数据产品揭示中国省会城市蔓延特征
下一篇:七月封面文章集锦 |《中国科学》杂志社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