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有些疾病,是负面情绪没有化解的身体呐喊 精选

已有 8322 次阅读 2018-1-16 10:5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身体是我们最忠诚的朋友,

它帮我们贮存所有的情绪。


提醒我们要去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需求,

好好地去处理自己的情绪。


你知道吗:8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消化系统、皮肤、内脏、性器官是重灾区。身体的不适和病症只是我们内心的呼喊和求救,它只是火警钟。只可惜大部分的人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讯号。



科学地认识我们自己,了解情绪生理反应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由于情绪状态伴随着有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因此,剧烈持久的情绪活动必然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导致各种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它们的起因、发展和治疗均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一般把心身疾病分为三类,即植物性神经系统障碍、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及过敏性疾病。心身疾病的临床特点常常是有阶段性的,症状的高潮期过后接着便是症状的减轻乃至消失;并且,症状出现和消失的次数与患者所体验到的心理紧张量有对应关系。例如,经常处于精神压抑状态而患溃疡病的人,在轻松愉快的度假期间溃疡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但是,像高血压、溃疡病等,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也可能纯粹是由于器质性原因造成的,与心理因素没有多大关系。


许多心理因素如人格、认知特点都与心身疾病有关,但情绪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早在2000 年前,中外医学家就注意到了消极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内经》中曾明确指出:“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惊恐伤肾。”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过度会导致内脏功能紊乱,引起多种疾病。国外医学著作中也有许多关于情绪紧张导致神经功能失调、身体虚弱,而乐观、愉快的情绪又使人恢复健康的论述。关于消极情绪的致病机制存在着许多理论解释,这里介绍两种。

Mahl(1950)提出的心身疾病理论强调焦虑和恐惧的重要性。他认为,恐惧经常地阻止着有机体的行为表现从而引起疾病。例如,愤怒和焦虑之间的冲突引起高血压;儿童因与成人分离而产生的恐惧和哭喊会导致气喘病;依赖性和焦虑之间的冲突会产生溃疡病。Mahl的理论是用狗、猴及学生所做的研究为根据的。他把那些为准备考试而学习到深夜的学生同那些不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比较,发现“焦虑组”比“非焦虑组”有更多的盐酸分泌。Brady(1958)对“执行操作”的猴进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把两只猴绑在并排的两把椅子上,其中的一只被称为“执行猴”,训练它按动杠杆使它和另一只猴来避开电击。如果前后按动杠杆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0min,它们就永远不受电击;如果超过20min 没有按动杠杆,两者均受电击。也就是说,两只猴受电击次数相等,不同的是后一只猴把命运完全交给了“执行猴”。实验结束后发现,“执行猴”发生了溃疡,而另一只“非执行猴”却没有。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长期的慢性焦虑导致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引起胃酸的过多分泌。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其他研究的证明,即只是在延续的焦虑之后才过多地分泌胃酸。

Lader(1972)提出的心身疾病理论强调唤醒和反应特征。他的出发点是,生理心理学研究和心身医学假设了一种心物平行的关系——心理与生理在机能上同时发生而不是呈现出因果关系。按此观点,在心身问题的格局内不应说是焦虑引起心动过速,而应该说是焦虑的口头报告伴随着心动过速,两者是对同一刺激的共同反应。Lader 论证了把生理心理学与心身医学联系在一起的两个主要概念,即唤醒和反应特征。他认为,唤醒的增高是情绪体验的必要条件,而心理生理的反应特征概念是理解心身机能障碍的核心,因为它为每个生理系统的易受损性的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他借用Lacey 的观点,即心理生理的反应特征在这三种类型,来证明他的看法。这三种反应类型是:①内向紧张型——每个被试对重复的刺激都表现出相似的反应模式。②交互紧张型——有些被试对不同的刺激表现出相似的反应模式。③情景型——反应模式只与刺激有关,而与被试的特性无关。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身体过程在不同类型的行为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可以用反应特征的概念对心身疾病进行分析,在某些精神病患者的躯体疾病中包含的特殊生理机制对于由紧张引起的激活是特别敏感的。根据上述分析,Lader 提出了作为心身疾病心理生理基础的一个模式。根据这个模式,环境刺激(无条件的和有条件的)与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一般的唤醒,接着产生许多评价,然后产生一种特定的情绪体验。如果是急剧的或漫长的环境刺激,它们与个体因素的相互作用能引起高度的唤醒强烈的情绪。人体内部伴随这一过程的生理变化可能是剧烈的,当唤醒达到极高程度时,甚至会使人丧失适应性的反应能力。如果这个过程延续到足够长的程度,就会出现解剖结构上的变化,产生心身疾病。Lader 的这个见解从实验上获得了支持,并具有治疗学上的意义。


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普遍的看法是心理因素和病前生理特点都起重要作用,两者都是产生心身疾病的原因,缺一不可。例如,体内存在着高胃酸水平,没有心理(及社会)因素刺激,不会产生心理生理性的溃疡病;只有心理因素刺激,没有高胃酸水平,也不会导致溃疡病。美国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对即将参加军训的2073 名士兵进行多项检查、测验,包括心理测验、胃肠检查和X 光检查,然后把胃酸水平最高、心理素质不稳定的120名士兵与胃酸水平最低、心理素质稳定的120 名士兵对照观察——紧张军训3个月之后,分别对他们进行钡餐X 光检查,结果发现前一组有9 人得了溃疡病,后一组却无一人患此病的。

由此可以看出,患者病前的生理特点是患病的必要条件,而心理因素则起了“击发器”的作用。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形成和发展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生活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但是要时刻保持好心情!祝你心中长存碧海蓝天!


文摘编自李新旺编著的生理心理学(第三版)一书第9章部分,内容有删节。

生理心理学(第三版)

李新旺

ISBN 9787030528407

责任编辑:席 慧 文 茜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的科学,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作者凭借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的积累,在保持前几版(含《生理心理学导论》)编写特色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许多新近研究资料,系统地介绍了注意、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语言和思维、情绪、随意运动、摄食与饮水、性生理心理、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机制,以及人格生物学基础、精神药理学方面的内容。全书力求全面反映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和最新成果。


本次修订增加了有关中国生理心理学发展过程的内容,尤其是补充了许多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如大脑发育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益智药物、海马体积与空间记忆的关系和信息素效应等;每章均有生活中的生理心理学现象资料窗。


想看更多有趣内容?留言告诉我们您对什么感兴趣,我们将在近期为您推出:

为什么你会梦游?

脑袋大的人更聪明吗?

情绪为何常常战胜理智?

“头悬梁,锥刺股”真的有用吗?

安眠药越吃越多,可为什么我还是睡不着?

(本期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95106.html

上一篇:电话与近代上海城市女性角色的再塑
下一篇:软物质科学与技术专题|SCIENCE CHINA Chemistry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9 汪育才 杨金波 高峡 吕洪波 王明明 蒋继平 惠小强 李丽莉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