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发展路线图

已有 5905 次阅读 2017-2-28 09:02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不断凸显,发达国家开始日益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而气候变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已在多个领域呈现,并且某些影响具有不可逆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适应措施,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损失将进一步加大,并可能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求我们把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适应气候变化任务十分繁重,但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还普遍薄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特点决定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协同、公平、成本效益等原则。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弥补发展欠账,调整发展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适应气候变化包含三个层面,由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适应技术体系、 适应技术实施组成,最终目标是构建有序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战略。基于趋利避害原则,以有序适应理念为根本,开展气候变化适应。


此过程中包含三个主要步骤: 第一,明晰适应起点,即气候变化对不同领域的影响,并开展脆弱性与风险评估,明确不同区域、不同领域面临的气候变化关键问题,为有针对性地确定适应技术奠定基础。第二,进行技术研发,结合脆弱性与风险评估结果,梳理农业、水资源、 生态系统、 海岸带等不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清单,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对未来需求开展评估,构建不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综合技术体系。第三,技术应用示范,综合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开展适应技术应用示范。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提出具体而明确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应用示范方案,建立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基地,提出可供选择的适应对策与技术。通过上述适应行动的三个步骤,最终目标服务于构建中国有序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战略,为我国推动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影响受体涵盖范围广泛,涉及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系统的多个方面,如农业、陆地生态系统、水资源、冰川、海岸带、以及人体健康、不同产业、工程建设和区域发展等。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发展路线图是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方案,是在认识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分析目前可用与适用技术的基础上,构筑适用不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体系、实施过程与技术突破,并预期有限时段的实现目标。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发展路线图的构建遵循系统分析方法,具体步骤有: ①限定问题,诊断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②确定目标,面向问题,提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制度的阶段性目标;③调查研究,通过资料搜集、访谈调查,以梳理结论,厘清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④可行方案,根据主要问题及阶段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出推进适应技术发展的备选方案,并从技术和社会经济等角度,集成各方意见,评估方案的综合效益,最终提出最可行方案。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 年) 》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为指导,针对不同阶段的问题导向与研发目标,提出 “技术先导-综合集成-整体有序”的总体思路,全链条设计我国气候变化适应技术发展路线图及其一体化实施方案(图1),遴选部分领域,剖析其近期气候变化适应技术发展的具体内容。


图1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发展路线图


当前,气候变化适应机理研究薄弱、领域和区域间适应技术差异较大,近期应以“技术先导”为核心,立足领域和区域适应技术挖掘、研发和应用示范,厘清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清单,增强适应技术研发及其领域可用性、区域适用性,同时推进保障适应技术研发与示范的制度建设,重点包括: 提高中国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演变的预估能力及早期预警信号辨识水平;构建重点领域、行业、区域国家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标准与可操作性风险评估技术体系 (图2);突破一批适应气候变化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减灾关键技术,研发重点行业风险规避与防御技术,集成适应气候变化的实用技术与决策支持系统;推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西南喀斯特等生态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应用示范及保障能力建设。


图2 部分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发展途径


持续推进适应技术研发与应用,针对单一领域或区域无法解决整体对气候变化适应的问题,近中期应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综合集成,增强领域间的协同和区域间的联动,重点融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研发农业与生态灾害链风险防控技术;发展水资源统一调度技术与高效利用技术;推动实现水-粮食-生态集成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在健康领域重点发展虫媒和水媒疾病控制技术;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等经济一体化区域进行示范,并增强适应气候变化制度建设。


中远期,推动实施整体有序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在制度、政策、市场等机制的保障下,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制度安排、战略规划完善、法律法规构建、适应政策优化以及实施流程常规化。



本文摘编自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责编:王倩)前言及第6章,内容有删减。


(本期编辑:安静)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01

ISBN 978-7-03-048448-2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前提下,提出推进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体系。并且以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路线图为核心,以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为保障,以适应气候变化的数据、方法与理论为基础,开展了适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最后在对战略研究成果凝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综合布局建议。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可以为国家“十三五” 期间以及中长期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规划和部署提供战略建议和支撑,也有助于推动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对增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36533.html

上一篇:我们招聘实习生——近距离接触国内知名科技期刊的机会来了!
下一篇:认识色彩丨给生活添一点儿“料”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1 罗祥存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