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光焊接纳米粒子: 从金属溶胶到自支撑、导电性金属薄膜

已有 4508 次阅读 2017-1-13 14:36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纳米

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科学的研究重点已从基础的“材料与结构的合成、表征”到面向应用的“系统集成与器件功能化”方向发展。以独立、无序的低维纳米材料为建筑“单元”,自下而上构筑功能性二维或三维结构薄膜或器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高导电特性、柔性可弯曲的金属纳米薄膜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功能材料,它在透明导电电极、化学传感器、催化和光电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目前,导电金属薄膜通常采用真空气相沉积(如溅射、电子束蒸发、分子束外延等)方法加工,也可采用溶液加工的方法 (如自组装、旋涂、滴涂、LB膜沉积等)由化学合成的金属纳米粒子制备而成。真空沉积的方法需要昂贵的大型仪器,加工成本较高。尽管采用溶液加工方法成本较低,但薄膜中的金属粒子往往是无序堆积状态、存在大量的粒子间隔,从而影响金属薄膜传递电子的能力。发展可溶液加工的金属纳米薄膜材料、并能灵活地调控其包括导电性在内的多种性能,将既能降低金属薄膜的制备成本又能促进其在多方面的应用。

近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胡家文教授、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胡伟助理教授与段镶锋教授领衔的微纳系统与器件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种光焊接制备自支撑、高导电性网状金属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先利用油-水界面快速组装出大面积(> 10 cm2)的金或银纳米粒子薄膜,再用普通氙灯光照移除油相后遗留在水-气界面上的金属粒子薄膜。研究发现光照可以加速粒子表面原子的溶解,形成局部过饱和溶液。溶解的原子再沉积填充在相邻粒子的纳米间隔内,实现焊接,从而消除了粒子间隔的电阻。以银纳米粒子薄膜为例,自组装薄膜的面电阻约为55 Ω/sq,光照5min后面电阻迅速减小到15 Ω/sq。当光照时间延长到1h时,金属薄膜的面电阻进一步减少到2 Ω/sq。焊接后银纳米粒子薄膜的面电阻减小了约30倍,具有和同样厚度的体相金属薄膜相当的导电性,可以作为柔性电极用于光电功能器件。例如,利用该金属粒子薄膜作为叉指电极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这种液相金属薄膜加工方法不仅可以促进自组装金属粒子薄膜自身的应用而且可以促进全液相加工的电子和光电器件的发展。


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发表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7年第1,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湖南大学“双一流”先导建设经费的资助。

文献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007/s40843-016-5136-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27342.html

上一篇:感受科学魅力,启迪创新灵感——欢迎订阅《国家科学评论》
下一篇:喜欢喝酸奶吗?带你走进乳制品背后的食品链
收藏 IP: 219.238.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