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论英语学习-3

已有 2456 次阅读 2014-3-26 11: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英语, 学习

技术是单调的,精确的。语言不是。英语,和汉语相比,尤其不精确,结构复杂,多变。


有人觉得汉语博大精深,但毕竟,汉语是一种很原始的语言,文字偏向图形,结构简单,语法也简单,词汇相对准确。虽说所有的语言都是符号化的,和汉语相比,英语符号化程度更高。一个单词,一个短语,通过类比、象征、隐喻、引申等等,可以有若干意思,甚至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或相反的意思。这个,靠技术训练是搞不好的。技术中的试错,只是技术性的,跟语言习惯化的试错完全不同。


对于习惯了图形化汉字的学生,习惯英语环境本身就存在障碍,如果只局限于技术训练,不注重习惯训练,学不好就情理之中了。


那么,对于普通人,是不是就根本没有一点环境?说,如果说的不好,就不如不说。写,如果写的别人看不懂或根本句法不同,就不要写。译?有人竟说是学英语的一个科目:阅读不甚解,写的不同,还能翻译什么?


给圈养的猴子提供一组高低杠,几根绳索,训练不出野生的本能,至少,也能让它锻炼身体。学习和适应英语,有两个环境,完全可以自己创造。


听。可以找一些浅显易懂的,慢速的音频视频材料。听不懂?也听。婴儿适应语言,从娘胎里出来,什么也听不懂,一直被动或主动地听。逐渐,能明白一些。逐渐,即使有的话听不懂,但能知道句子的结构,总之,至少,在习惯上适应所处的语言。不用听力课本的材料,不用“xx英语”的磁带光盘,就听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材料。


如果听不懂就不听了,就像婴儿听不懂父母说什么就堵上耳朵,必然既聋又哑。十聋九哑,听是基础。有人说不能学哑巴英语,要开口说,大胆地说,但如果说的谁也听不懂,就不如先听听再说,多看看再说。


如果说听困难很多,阅读是最容易实现了。没有时间限制,看不懂可以慢点。找一本自己能看懂一半的书就行,另一半靠猜。有人说,孩子只学了基本语法,单词认得不多,怎么能阅读。其实,早期阅读的孩子,第一本书没几个只靠自己看的。如果能帮助孩子看第一本书,他就能自己看第二本。


没有别的途径,前面说的“技术”又不可靠,只有阅读,才能熟悉环境,才能知道词应该怎么用,才能知道句子应该怎么写。同时,阅读也可以为其他方面打好基础:一篇文章,如果看都看不懂,能听懂?能说出意思?肯定不能。


读什么?不要看什么阅读理解的书,都是“技术派”的。如果是孩子,找一本简单的童话小说,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只要有意思,即使困难一点,也容易坚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4394-779315.html

上一篇:论英语学习-2
下一篇:论英语学习-4
收藏 IP: 27.223.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