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cyzm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cyzm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博文

博士应该读几年? 精选

已有 27346 次阅读 2021-5-17 10:38 |个人分类:学术圈|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生Z下面要申请我的博士了,可以算一个准博士生。前两天和Z吃饭,偶然聊到读博士的年限。Z同学倒是很坦率,说希望能够三年博士毕业。我听了心理多少有点不快。三年时间读博士其实不太够。另外,掐着时间读博,总想着毕业,科研恐怕很难做的好。
*******

博士应该读几年?这是一个问题。

  • 前两天来访的朋友Z,本科毕业后7年拿到博士,后面又做了一年博后。攒了N篇顶刊,但言谈之间,对七年读博稍有怨言。

  • 一位朋友L,本科毕业后8年拿到博士。毕业后入职海外助理教授。

  • 我自己的博士生C,本科毕业后3年博士毕业,入职某高校。

  • 我的博士生T,本科毕业后2年发了多篇论文,然后就跑去公司实习了,预计3年博士毕业(其中有一年时间在公司实习做与科研完全无关的项目,其实相当于两年就博士毕业了)。后面应该会进公司。

  • 我另外两个博士W1和W2都是4年毕业,但其中一个读博前已经拿了一个硕士学位。

  • 记忆中有好几个北美的学术大牛都是本科毕业后4年博士毕业。对天才少年来说,“本科直博超级牛校4年博士”毕业可能是黄金标准。

  • 我自己本科毕业后5年拿到博士。对普通人来说应该也算标准。

  • 之前认识一个传教士,本来在乌干达圣经大学(Uganda Bible University)教书(传教);后来乌干达出了新政策,没有博士学位的不许教书,于是这家伙花了三个月时间通过函授弄了一个博士学位。(不知道是什么学校,但应该和唐骏老板的西太平洋大学有一拼。)

所以,读博士的年限可以短至三个月长到8年。

而且,很重要的,据我观察,博士毕业后达到的水准和其读博时长的关联性极低。优秀者不读博士不发论文也有90分的科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少平庸之辈读再多的年限、水再多的论文也依然是头脑不清楚。
*******

所以,回到这个现实的问题,博士应该读几年?

读博士的年限与不少因素相关:

  • 你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是否需要大规模的补充专业知识?如果你读博士转了方向,肯定要多花不少时间。反过来,如果你是科班出来的,就会快很多。

  • 你科研项目的研究周期长短。如果是研究大动物和农作物,可能一个试验周期就要1年。如果是做计算的,也许一周就可以在电脑上跑完整个项目。这两种研究需要的时间肯定不一样。

  • 学校的预期是什么?如果博士培养的目标是产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有些人不读博士也达到了;另外一些人,读八年的博士也达不到。如果读博士的目标是具体的论文数量,可操作性更强一些。我了解的情况是,有些高校要求4篇第一作者SCI论文,有些要求2篇。一般来说,国内在数量上的要求高于国外,不少海外高校博士可以在不发表一作论文的情况下毕业。

  • 学生的预期是什么?如果学生毕业后想进公司,学术要求可以放低一点。目前公司的普遍情况是“面试造火箭 上班拧螺丝”,学术上水的博士进公司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生存问题;如果学生毕业后要进高校拿教职,最好对学术能力要求高一点,否则拿到教职以后的日子会很难混。

从上面的讨论也可以看出来。每个人、每个课题、每个高校对博士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统一的博士年限显然并不合理。
*******

回到现实的问题,我对自己博士的毕业要求是什么呢?认真考虑以后,我觉得我的博士生能发表两篇第一作者SCI论文并且主观上有毕业的愿望就可以毕业了(2篇SCI的要求应该已经低到底了。圈子里有不少open access的杂志,随便做点什么就可以发表,几乎没有拒稿。)。

之所以决定放低要求,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 人各有志,不必强求;如果学生无意于学术,导师不应该干涉。

  • 只有主观上有追求才可能优秀,客观上的强迫没有意义。

  • 学校目前的体制还允许很水的博士毕业。

  • 我目前的状态也无须压榨学生多出论文。(其实两篇文章我自己也完全可以不要;有数量要求是因为如果论文再少就有点太难看了。主要还是面子上的考虑:总不能说博士毕业就一篇水文吧?还比上人家硕士。)

以这个毕业标准来看,本文开头Z同学三年博士毕业的期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这位同学不用有任何担心。(前面提到我心有“不快”,主要是更希望学生能发自内心的愿意做自己的项目,而不是只为一纸文凭。当然了,这个对心理状态的要求其实也很不容易达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469-1286921.html

上一篇:获得小区里带娃大妈们的认可
下一篇:从来就没有什么 tenure
收藏 IP: 180.208.58.*| 热度|

19 李宏翰 郑永军 黄永义 李毅伟 李东风 郁志勇 胡泽春 彭振华 郑强 雷宏江 杜占池 赵凤光 刘继为 蔡宁 唐凌峰 王飞 黄河宁 焦阳 刘永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