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学交流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c70 武大

博文

人类感知对出版工作流程的影响

已有 1801 次阅读 2018-10-16 12:32 |个人分类:科学交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出版流程, 排版, 印刷出版物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作者:Donald Samulack;译者:宁莎莎;校译:陈铭

来源: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8/08/17/guest-post-reflections-text-language-perception-ramifications-publishing-workflows/

虽然我并不自称是专家,但我经常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思考字体和文档布局在阅读速度和内容理解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大卫克罗蒂最近发表的文章促使我开始思考出版基础的人为因素,以及一些我认为有趣但并不为人关注的出版机制。此外,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想起来肯特安德森的一篇文章,老实说,那是一篇非常值得反复阅读的关于“字体权威”的文章。虽然字体设计和个性的研究令人着迷,但我也发现一些涉及易于阅读和理解的字体排版的研究同样令人着迷。作为一名经过学术培训的神经科学家,我一直对大脑如何处理与语言相关的外部信息感兴趣。这篇博文主要讲述人们对文本和语言的感知会如何影响出版工作流程。 

经历过铅字体和湿墨印刷机时代的人大致都会很欣赏印刷科学的各个方面。不幸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变更和发展,关于字体和排版的可用性和相关理论已经迷失在电子编辑框中。我们现在在出版和日常生活中把许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很少去探寻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是否合适。正如大卫最近发表的文章以及肯特的老帖子的正文和评论中所描述的那样,字体不仅会体现感觉,还可以创造感觉甚至是某种权威性,字体设计和布局会影响阅读速度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此外,字体字符字距的调整,角度、厚度、大小、衬线、上升、下降、前导、线对齐以及各种其他文本属性都会对一个人阅读和理解内容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还有很多英语的怪癖。例如这句话:“did you konw taht you can jlmbue the ltretes of a wrod and siltl usendrntad tiehr minaneg in a sncnetee, as lnog as the frsit and lsat lteerts of the wrod are in the rhgit pcale”。虽然第一遍阅读可能是个挑战,但是当你浏览句子或重读句子时,它可能会变得容易些。即使没有应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规则,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但你可能需要提前知道语境,并且长单词会更难一些)。很多例子也在不停地证明上下文语境确实很重要!

简而言之,人类大脑不会孤立地阅读每个字母或单词,但它通过评估字体属性、字母模式、单词关联、句子结构、标点符号,字体颜色、背景以及其他视觉参数来不断解释文本的含义。随着句子变得更长或更复杂,大脑更难做出解释。甚至空格和边距也很重要。虽然平面设计师可以在功能上理解所有这些事情,但他们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背后所蕴含的人类神经生理学原理。因此,我们依靠拼写检查应用程序来帮助我们找到拼写错误就不足为奇了。我们的大脑可能会看到它们,但不会去注意它们(特别是如果我们一次性地反复阅读一篇文本),因为字母模式足以允许在单词关联和句子结构的上下文中提供解释。

现在,想象一下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作者所面临的挑战,他们撰写并提交了一份手稿投给英语期刊,他们不仅可能看不到拼写错误,甚至不会意识到语法错误的存在。当我们应该专注于内容时,这些因素可能会让我们对他们手稿中的拼写和语法错误产生过分关注,还会影响到阅读注意力和同行评审)。

将任何长段复制并粘贴到空白的WordPowerPoint文档中,并调整字体类型,大小,颜色,行长,行对齐,背景或其他此类应用设置,并自行判断每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可读性和理解力的。请注意,这些能有效帮助您查找您在编写过于熟悉的文本中犯下的错误。

各式各样的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标准,例如Times RomanArial字体,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在低分辨率显示器的早期,使用serif字体是无用的,因此造成了无衬线字体的增加。然而,今天,随着几乎无处不在的高分辨率屏幕,所有这一切都在改变,例如,The Scholarly Kitchen就在使用衬线字体。

在早期文字处理软件出现时,大约7680个字符的线长和12磅字体的学术手稿和授权书写成为标准。在个人计算的早期,这些工具不允许轻松创建“列”,并且在默认情况下,文本都是两端对齐。学术界和法律界也是将两端对齐的整页行长作为文件规范,天真地认为有优势。然而,当人们意识到这样做的你其实正在挑战理解的基本神经生理学时,通过使用两端对齐的整页线的任何优点都会被抛弃

大脑利用模式构造来解释世界。阅读书面语言时,首先需要学习一些规则。对于英语,人们学会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阅读。从童年开始就以这种方式训练大脑,但它需要暗示。我们使用的提示是句子锚点(字体属性,字母模式,单词关联,标点符号等),段落锚点(行对齐,行数,行间距等)和页面锚点(空格,图像,柱状结构,页边距等)。看看婴儿故事书,你会立即发现我们一直在强调这些书面英语规则来作为培养早期阅读技巧的策略。这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作者(特别是亚洲作者)提出了另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使用不同的语言模式,于是在写作中很容易出现英语模式错误。

通过编写两端对齐的整页行,你不仅降低了读者能够快速阅读,而且降低了理解内容的能力。根据我的理解,眼睛从页面右侧的锚点到左侧扫视所需的时间,找到下一个线锚,解释,并继续阅读,同时应对任何相关的混淆,极大地影响了神经元输入的质量、短期记忆处理、巩固以及语言理解的效率。简而言之,匹配和适应文本锚模式所需的不必要的努力都会分散大脑处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随着行长度的增加,线间空间的减小(或增加),左右对齐方式(或任何其他显示因子)被改变,这种不必要的努力也会明显增加。 

你可以尝试闭上一只眼睛阅读,你将消除某些视野提示。因为这本是立体视觉的优势,并通过消除整个视网膜输入的一半来中断大脑视觉皮层的处理。在剩下的输入中,大脑的大约一半的视野由大脑的每一半独立处理,然后拼接在一起(大脑的视觉通路以惊人的方式设计,与其他大脑完全不同的感觉系统)。因此,神经元输入的时间和空间(神经元上的信号)对于与视觉相关的神经元处理很重要,因此,对于文本的理解在所有神经元处理中都很重要,并且在理解本身。此外,整页文本行(无论是1.15还是1.5行间距)是难以阅读和解释的,如果它是两端对齐的文本,页面上没有插入图像,则更难阅读。如果我们通过优化提供给他们新的内容格式,让同行评审员更容易阅读和理解所呈现的内容,我们是否会获得更好、更直观的评论?也许这是一个值得在下一次同行评审大会上进行测试和报道的假设。 

报纸或期刊文章可以不使用两端对齐的文本,因为行长度相对较短。理想情况下,您可以通过提供锯齿状的右边缘和统一的左边缘来让眼睛管理段落图案。尝试阅读整页的中心对齐的文本,或者在图像周围具有左曲率的文本, 你会感到非常困难,在阅读理解和享受方面都大打折扣。(对于喜欢在图像周围放置文字的图形设计师,请注意,它对你的老板看起来很酷,但你没有帮助读者!)

希瑟·皮尔斯在最近的国际管理和技术编辑协会会议上介绍的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麦格克响应(McGurk。下面是一个简短的视频的链接。第一次播放视频时闭上眼睛,仔细听你听到的。然后睁着眼睛再看一遍。无论你多少次体验到这种效果,大脑都会解释同样的事情。与好朋友一起测试吧!

视频网址:https://youtu.be/aFPtc8BVdJk 

首先,让他们在没有看到视频的情况下收听视频。他们通常会说他们听到“ba baba baba ba 

其次,说你现在要播放另一个视频(但播放的还是先前那个),并要求他们仔细观看,并告诉你他们所听到的。在看的过程中,他们通常会说自己听到了“da da,da da,da da”尽管演员实际上是说的是“ga ga,ga ga,ga ga”,而音频画外音却是“ba ba,ba ba,ba ba”。可以肯定的是,当你告诉他们你只是将同一个视频播放了两遍,他们肯定满脸疑惑。 

在这个版本的McGurk效应中,人类大脑在处理听到的和由训练所看到的信息时遇到了困惑,所以就会认为嘴型所展现的就是他们所听到的,因此有了da da, da da, da da这一答案。 

实际原理是,大脑总是在解释它所看到和听到的内容。除了它在整个生命中学到的规则之外,它还在不断评估外部线索,模式。在文本的情况下,我称之为锚点。你可以稍微调整这些锚点,大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偿。然而,如果调整开始分散注意力或挑战感知,使得在神经元活动的时间或空间处理中存在冲突,或者在神经元水平上的解释需要额外的努力,则会发生奇怪的事情,并且最终影响理解。 

对于排版和印刷出版,有经过时间测试的规范。这些规范是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发展而来的,只不过总体来说促使选择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罢了。如果我们希望出版工作流程能得到优化,我们需要仔细思考这些东西,并持续关注,以便在流程的每个阶段都做出努力。要知道,在印刷出版物,通信和语言处理中遇到的参数从不乏味。但我担心我们忘记了他们真正的迷人和复杂之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1339-1141096.html

上一篇:2018同行评议周提问:如何保证同行评议中的多元性?
下一篇: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征服科学文献?
收藏 IP: 218.197.1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