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wufp 真实,自由,诚挚,平等 (个人天地,纯属消遣)

博文

刹车最费油,科研也一样 精选

已有 12157 次阅读 2011-10-12 09:3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 流行, 刹车, 换方向

    在路上行车,什么最毁车,最费油?那就是刹车。不断的刹车就得不断的加速,不仅毁车,费油,还劳神。尤其是急刹车,有可能会引发事故。开车的根本是对路况的判断,及时的掌握车流的动态,用油门开车,既省油,也让车子平稳舒适。本人第一辆车子开到八年时,行程125000公里才换第一次刹车片,而且只是因为时间太长,怕有腐蚀等原因造成不安全才换了它。虽然是一辆大排量的V6红旗车,在别人看来是油老虎,可在我的手里,它的油耗一直在10L/百公里左右,在北京市内比很多开捷达的人还低(显摆一下)。

    在科研中也一样,最费神劳累的就是不断的换课题、换方向。就像在马路上行车不断的踩刹车变道,貌似技艺高超,实际上费油费神费力,还容易出问题。没有不成材的学问,只有不成材的人。作为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学什么其实不重要。研究生做研究的目的不是出什么文章,更不是出成果,而是系统的学习、掌握科研方法,形成有效的积累。在三四年时间内,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学会科研的思路,并做出有创新意义的工作,很有效的方式就是坚持在博览的基础上,对一个小领域的发展进行翔实细致调研,认真的思考,寻找批判的视角,并开展行之有效的科研工作,获得突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意义的创新结果不是不断的换课题和方向能够获得的,而是在一个地方长期的耕耘、培育和修炼的结果,此所谓的“十年磨一剑”培养出来的“专家”,随波逐流的竞逐顶多是昙花一现。博士毕业时,是否发表了SCI文章是一个是否合格的标准;而是否达到了可以教育自己的指导教授,那就是是否优秀的标准。导师们追求的就是有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够做出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工作,并从中也学到了一点在别人那里学不到的东西。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决不会因为学生发表什么点数的文章高兴,也不会因为达不到点数而垂头丧气。

    继承和延续是科研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方法论,是产生创新结果所必须经历的孕育过程。最近李大侠、蒋叔等哲学家经常提到的所谓文化割裂对在大陆的中华民族社会造成的问题,是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们讨论的热点问题。在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华文化继承得相对完整,精华部分保留得比较好,因此,不仅体现出和谐、安详、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没有出现社会阶层割裂并产生各种仇恨的状况,同时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在技术进步和科技发展上令世人瞩目。反观我们的情况,问题多多。在哲学家们看来,我们需要反思,而重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割裂。一个没有继承的科研,尤其是过度强调创新的情况下,我们失去了根,就像决堤的浮萍被推入了汹涌的江河,只能随波逐流。我们做了太多次的急刹车。

    科研领域也像娱乐圈,流行犹如波涛,经常有明星闪耀,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但是,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是经典。关注人类认识水平的基础研究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技术研究就是永恒的课题,只需要看看手中正在研究的题目,是否与这两个主题相关,或者相关度多少。

    为自己寻找一个能够做一辈子的方向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刹车甚至壮士断臂。但是,人的一生有限,这样的刹车和变道次数不能太多,一生两三次足够。研究生阶段时间更短,根本没有必要频繁的踩刹车变方向。如果你经常把课题做到了死胡同或者找不到出口的圈圈里,我看还是早点做好改行的准备,会对你的人生更有利。你虽然缺少从事科研的天才,可能是从事别的行业的天才。

 

家乡一座近三百年历史的老桥,叫西津桥,桥依然是美丽的,而河水却是那么肮脏。 应重发的要求,贴上照片。看来没照片的博文人家有意见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814-495891.html

上一篇:寻找视角----研究生科研的简易入门
下一篇:长城的彩色
收藏 IP: 221.218.152.*| 热度|

82 马磊 马红孺 肖重发 刘用生 李学宽 许培扬 刘艳红 李宁 刘洋 武夷山 陈三茂 陈志刚 王桂颖 牛丕业 孙长庆 梁建华 吕喆 吴吉良 李宇斌 水迎波 陈安 郭保华 赵明 张天翼 丁大勇 徐耀 廖聪维 张文卓 张玉秀 徐东 彭思龙 方琳浩 施泽明 佟冬 王启云 滕元君 周可真 李方和 姚攀峰 朱志敏 苗元华 石锋 隋兴华 赵凤光 陈绥阳 徐耀阳 陈国文 吴明火 黄友谊 张俊鹏 王加升 刘庆丰 魏华 武京治 王红磊 文绍 曹广福 蔣勁松 梁进 罗汉江 黄锦芳 张光明 章伟裕 杨秀海 魏武 liangfeng daodezhenjing Imperfectionist zhangcz07 bridgeneer xiaobaobao888 zzjtcm xiaxiaoxue86 Geisla wangbobo tu606 xqhuang myyddd zxl729 zhucele sunxiaofei fqk61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