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动力学成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binmse 动力学-缺陷物理与工程-半导体SiC-Si-GaAs

博文

浅谈日本的tenure及相关制度 精选

已有 34135 次阅读 2011-10-30 13:25 |个人分类:纸上“练”兵|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教授, 日本, 找工作, tenure制度

    科学网即将进行在线访谈近期的热门话题:tenure的相关制度。金老师写了一篇关于日本的tenure制度(博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942&do=blog&id=502583)。作为响应,我就以一点粗浅的经历谈一谈日本的tenure及相关制度。不对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
 
   日本的高校有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性质。本文主要聊一聊日本的国立和公立高校,结尾的地方稍微提一下私立和它们的区别。日本的高校教师职务分为教授、准教授、讲师和助教,准教授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副教授。在日本的科研院所,一个研究中心有正、副中心长,下面一般有好几个研究课题组,每个课题组有team长,下面有主任研究员、研究员、招聘研究员等。
 
   和美国不太相同的是,日本高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终身制的,这个比例90%以上,基本上没有所谓的tenure-track期间。他们曾深刻讨论过终身制是否会让教师懈怠,影响效率什么的,结果相当一部分大学校长反对tenure-track制度,认为这不利于科研人员的稳定,而一份好的研究是不可能几年内就做出的。所以,后来日本的教育部(文部省)让日本各大学采用自愿的原则,愿意采用合同制的就采用,不愿意的也不强求。在目前的情况下,一般只有一些刚成立不久的前沿研究学院,有采用合同聘任制的,比方说3-5年,然后再考察是否给tenure位置。另外,科研院所也有一些位置是合同聘任制的,他们与博后的工资差不多,但博后是没有bonus的。这些研究所之所以有些位置是合同聘任制,因为有些项目就是3-5年,他想保证所招的人能够做完整个项目,而不是像博后那样不固定,想走就走。
 
   虽然在日本的教师或研究员绝大多数都是终身制的,但据我所知,他们拿到相应的位置也是熬到了一定的年头,你可以说这就相当于美国的tenure-track期。比方说,在日本拿到准教授的位置,一般也是35岁以上了的。日本的一个课题组长可以是教授或准教授,见过大的课题组有一个教授,下面1-2个准教授、讲师什么的,但几乎没有见到一个课题组有2个或更多准教授,而上面没有教授的。也即是说,一个课题组总要有一个负责人,而准教授之间都是平等而独立的。
 
   日本的这种制度决定了在日本熬到教授或课题组长一般有三种途径:(1)课题组的教授退休了,他提拔你作为正教授;(2)你跳槽到另一个单位后,被升为教授;(3)老教授退休了,组里的2个准教授各自分一摊,成为独立的课题组长。大家可能听说过,日本人换单位的频率是非常小的。那他们为什么明知道自己永远也熬不出头而甘愿身屈一个老地方?这是因为他们的位置本身是终身制的,即使和课题组长的关系不好,他或研究机构也无法赶你走。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和课题组长的工资差别不大,任何人包括课题组长也不能从项目中拿一部分钱作为自己的工资。
 
    日本也制定了退休制度来保障年轻人的权利,就是教师或研究员必须在60岁退休。不管老教授(课题组长)曾是多么的有名,他必须在这个年龄退休,让下面的人升起来担当重任。他们这些退休的老教授可以以返聘的名义继续到高校或研究所工作,在高校以讲师的名义,在科研院所以招聘研究员或技术研究员的身份。大家可能会说,曾经的辉煌,忽然降为这样的身份,谁愿意去啊?事实上,很多人去,有些还找不到这样的位置。因为在日本,一般是65岁开始发退休养老金,也即是说60岁到65之间有个真空期,他们必须找个工作养家糊口。曾经到过一个著名的研究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做实验,里面有一个技术人员,他曾是大学退休下来的著名教授,他在帮人装置仪器,我想来做实验的人中可能也不乏当年自己手下的学生。当我做完实验准备回去,看到落日的夕阳下,他还在捣鼓着仪器,一幅凄凉的苦楚顿上心头。
 
   不得不说的是,在日本申请tenure位置其实也很看关系和背景的。我曾开玩笑的问一个日本人:你准备去国外做几年博后再回来找一个好位置吗?他是这样回答的:肯定不会,即使是科研强国的美国。因为一来,我一旦离开日本,我在日本的关系网差不多就断了,以后找工作很难找;二来,日本教授不一定就认可你在国外镀的那几年金;最后,美国给的博后工资还没有日本给的高。
 
   最后,对于日本的私立高校,之所以能吸引到一定的优秀教员来校任教,是因为首先私立高校的退休年龄可以推迟到65-68岁;其次,据说拿到手的退休金也比相应的公立高校的教师多。


Tenure track在中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18-502676.html

上一篇:学生损坏仪器,是责骂,纵容还是鼓励?
下一篇:从Acta Materialia的经历看两类期刊的审稿
收藏 IP: 14.200.132.*| 热度|

21 武京治 吕喆 陈安 施泽明 赵纪军 徐磊 李孔斋 刘全慧 曹郁 褚昭明 罗帆 付碧宏 王安邦 袁贤讯 赵凤光 梁建华 唐常杰 王琳琳 曾新林 thubwli gis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