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爱恨鱼腥草

已有 8542 次阅读 2018-11-26 11:46 |个人分类:博物观察|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鱼腥草, 折耳根, 葵酰乙醛, 抗病毒作用

周末在菜场买菜,偶然见到一家摊位有卖鱼腥草的,颇觉惊喜,想想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吃过鱼腥草了。但我终究还是没有买,因为我家小孩对于茼蒿、香菜之类味道有些奇特的蔬菜有些抗拒,再说了,李时珍不是说“小儿食之,三岁不行”么,既然有此一说,我也并非是特别好这一口,那么还是谨慎点别自找麻烦为好。 

在我国西南一带,喜爱吃鱼腥草的人可是不少,云贵一带尤其喜爱称之为“折耳根”的鱼腥草的根。但是本地食用鱼腥草在我记忆中并无此习俗。小时候在地处鄂西北的沮和边长大,记忆中的鱼腥草都是和草药有关的。

记得在七十年代末,当地山乡开始有陆续脑膜炎病例出现,而且传的很邪乎,也没有什么疫苗和特效药,所以学校就组织了学生和家长采集了几种中草药,在赤脚医生指导下熬了几大锅分送给大家饮用。这几种中草药其中就有鱼腥草,因为当时我还不认识这种植物在野外的模样,也就没有采到,一直留有遗憾。当然,留在记忆中的,还有草药药汤的那种几乎难以忍受的苦涩,至于草药有没有什么效果,反倒是无从知晓了。后来镇上一位还比较熟悉的玩伴,确实因为得了脑膜炎而去世了,至今还记得大家说他初期的发病症状居然是腿痛而不是头痛,更是为脑膜炎平添了一份神秘和恐怖。这一波风波过去以后两三年,我转到县城上中学,坐在我后排的一位女孩,却不幸又得了脑膜炎,万幸的是,此时当地医生都已经很有经验的了,生生挽救回了她的生命,但是也留有后遗症,特别是脾气变的很暴躁,这让坐在前排的我时常有脑后生凉风的感觉,但是也能够理解,忍受的并不辛苦,更何况还是一位相当漂亮的女孩。有时候也在心里面嘀咕,难道她没有喝过中草药来预防么?这位女孩原本成绩相当不错,得病后学习成绩大幅下降,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脑膜炎这种疾病的认识。好在她后来嫁给了一位非常疼爱她的先生,也算幸福。

 

有了这些经历,再在山野间看到鱼腥草的时候,不由得便多了一份热情。再说了,即便是不用来治病防病,那满山坡茂盛的鱼腥草开着小白花的时候也是蛮好看的呢。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鱼腥草也是很有特点的一类植物。我们通常所说的鱼腥草小白花,其实是它的花托,真正的花是在那穗状花序上的一朵朵直径毫米级的小花。在分类上,它属于三白草科蕺菜属。 

蕺菜是中国古代对鱼腥草的别称之一,蕺蕺有丛聚、簇聚、茂盛的意思,符合鱼腥草生长的特点,“万事皆天意,绿草头蕺蕺”(唐,贯休,唐诗中常见此用法。蕺菜一名可追溯至吴越春秋时期,几种史料均记载有越王勾践嗜蕺一说,而勾践采集蕺菜的小山便位于浙江绍兴,因此名为蕺山,蕺山晴眺至今仍是当地盛景,蕺山上还有一个蕺山书院,这个书院由明末儒学流派 “蕺山学派”开山人物刘宗周设立,刘宗周曾写有《采蕺歌》:“上山采蕺留山阿,衱蕺下山日午蹉”。刘宗周学说慎独”为其核心思想,他本人也是很有气节的一个文人,清兵攻破南京后,效法伯夷叔齐绝食而死。

《吴越春秋》还提到鱼腥草的另外一个别名:岑草。唐代诗人杜牧有“敬岑草浮光”之句,也可以附会到这一典故中来,大约是感慨当时江南已经没有食用鱼腥草的习俗了。古时靠天吃饭,难免遭受饥荒,能够食用的东西自然不会忽视,《齐民要术》中就曾经记录了用蕺菜作腌菜的方法 -“作蕺菹法”。现在鱼腥草也有凉拌、炒菜、煲汤等多种食用方法。

鱼腥草在中医典籍里出现得更多,比如《本草纲目》等文献均提到可用鱼腥草治疗痔疮,这常常会让人联想到勾践尝粪一说是否由此功用讹化而来。但是鱼腥草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视,所以李时珍有 “小儿食之,三岁不行” 之说,国家食监局也在2006年暂停了7种鱼腥草注射剂的使用、注册申请以及受理和审批。这几年因为马兜铃酸致癌的原因,含有马兜铃内酰胺的鱼腥草也备受关注,但从反应途径来看,鱼腥草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型与马兜铃酸代谢中的马兜铃内酰胺I还是有所不同的,应当区别对待。至于西南地区肾病是否高发以及是否与鱼腥草有关,还需要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当然在研究结果揭晓之前,鱼腥草的食用及药用,还是慎重一点为好。

慎重使用不等于停止研究。据文献报道,鱼腥草含有的葵酰乙醛确实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等病菌生长的作用,鱼腥草有效成分的抗病毒作用也有实验初步证实。是爱是恨?对鱼腥草的这一场斗争显然还将继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148309.html

上一篇:欧阳修的画眉鸟:不及林间自在啼
下一篇:人类基因编辑一种可以预见的后果
收藏 IP: 159.226.127.*| 热度|

25 戎可 郑永军 马鸣 黄永义 杨正瓴 朱晓刚 李东风 张晓良 董全 鲍海飞 易雪梅 吕洪波 杨顺楷 周忠浩 操瑜 栗茂腾 刘钢 李学宽 刘全生 刘光银 张焱 魏焱明 王剑 liyou1983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