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我帮助修改的基金本子中了,自己的却挂了 精选

已有 31831 次阅读 2013-8-21 13:24 |个人分类:基金申请|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基金, 网友交流

新年伊始,就是我们开始准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时候。今年的寒假足够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时间并不算早,无奈今年有两本不同类型的申请书要写,时间并不算充裕。又加上我好为人师的特质,在自己的申请书还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还帮至少4人(不包括网友)润色、修改了他们的申请书。也许是观局者清吧,也不知道我的修改建议对他们的申请书质量改善有多大帮助,只是前几天得到消息,这4个人都获批了本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而我自己,因忙于多头做战,也来不及认真阅读年前就下载的50份最新文献,最后主体内容是让博士后进行写作的——这还是第一次与博士后合作写基金申请书,也没有什么经验。博士后写作的主要内容虽然是我们双方经过多次讨论的,也是她博士后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是作为一个跨专业的博士后来说,在把握一个新方向上的确也有一定难度。最主要地,思想上对是否能中标不够重视,认为作为对博士后的训练,也许首次不中更好。在提交申请书的截止期前,虽然我对申请书的许多内容进行了修改,但对技术路线等细节问题还是缺乏更多的思考,对最后的结果也是没有太大自信。因此,当看到今年入选名单中没有我的名字的时候,似乎没有特别感到意外的。

如果今天不是收到这位朋友的来信,我早就忘了在撰写申请书之时,还通过网络和邮件鼓励和帮助过一些网友写作基金申请书。顺势翻了一下历史邮件,原来还有好几封。难怪我自己的时间这么不够!现在我将这些通讯记录进行了整理,挑选了3个有代表性的交流记录,并屏蔽掉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A君的交流:
【1月5日,在小木虫上收到A君的来信】:

赵老师:您好,我是中国XX学院的老师,我叫A君,如此冒昧的给您发站内信,希望您见谅。看了您的“审阅完基金标书,顺便谈谈基金标书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一文,让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我在网上查了下得知您是做生态学方向的,我是学XX的,虽然和您的研究方向不同,....,现在又到了准备国基金的时候了,有些关于基金申请的问题想向您请教,希望您能不吝赐教。

我是去年11月份中国XXXX大学XX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由于之前导师主要做横向的,所以读书期间积累也不太多。我博士阶段做的方向不是那个实验室做的传统的方向,而是一个之前实验室没有人做过的方向,做了XXXX方面的研究,博士论文是XXXX机理,但是后面论文写完之后,老板让做XXXX,主要做了XXXX研究。由于一直是我自己摸索的,所以做得也不太深入。2012年的基金申请书是根据最后研究的那个方向写的,但是后面评审意见很差。下面是评审意见:
<1> 此申请拟研究XXXX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定量分析XXXX的作用机理,建立新型XXXX的完整评价特体系,为研制XXXX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项目内容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及理论研究价值,创新之处非常明显,是XXXX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申请书整体研究内容充分、研究方法合理、申请人及其团队在此领域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学科功底,项目可行、预算合理,作为青年基金建议给予优先资助。
<2> 申请人根据XXXX材料有XXXX的特点,提出研究XXXX结构特征,实现XXXX,为型XXXX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手段。本项目申请有一定新意,有明确的应用背景。项目研究目标清晰,研究内容具体,已有先期研究工作基础。在研究方案中,提出了XXXX的技术路线,即......。由于XXXX的影响,因此在技术路线中XXXX的方法建议不可行。在理论建模中,还需要结合XXXX的特点来研究XXXX过程。
 <3> 本课题以XXXX的潜在应用为背景,提出对XXXX机理进行研究(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目的是建立XXXX模型,为新型XXXX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选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课题创新强,研究内容恰当,研究方案合理可行,技术路线清晰明了。研究团队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经费预算合理。建议优先资助。
 <4> 申请人试图研究XXXX影响机理是个很好的有实际应用的课题,但申请人提出的研究内容繁多,即试图建立数学模型来定量研究如此复杂的XXXX结构,又力图通过实验方法获得XXXX的定量关系,结合数值模拟建立XXXX为完成此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而XXXX的定量研究仅仅通过XXXX是不够的,令人怀疑此项目在三年内实现的可能性。再加上申请人去年有一项类似的项目刚刚启动,为了能集中精力完成在研项目,不建议再次资助。
 <5> 研究价值不大:XXXX至今争议很大,研究内容的设置意义不大。 ....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XXXX。申请人拟在XXXX条件下仍然要保证其XX性能,关键科学问题把握不准确。由于申请人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把握失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的设置就很难解决关键问题;XXXX的准确测量是关键,特别是XXXX测试如果测试不准确就不可能对理论研究结果正确评价。鉴于上述问题,申请项目的创新性不足,研究内容设置不合理,关键问题把握不准确。

之前的研究方向和现在我所在单位的研究方向差别很大,如果在这边我继续做下去的话可能只能孤军奋战。但是要是不延续以前的方向现在重新找一个方向的话那一点基础都没有了,申请是不是更难。为这个选题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也把最近几年资助的项目查了一遍,但是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想请问赵老师,像我这种情况,要想提高青年基金的命中率从选题方面来说是该在原有方向上延续比较好呢?还是应该换一个方向?(换方向的话,现在其他方向都不是很熟,唯一比较熟悉的还是与XX相关一点的方向)谢谢,希望得到您的指点。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1月11日才看到,但很快进行了回复,我上小木虫的频率不是很高】:

我怎么感觉评审意见并不算差呢?
第1和3个评阅人建议优先资助的,评阅人2也总体上认可的,但有两个疑问需要解决:1)XXXX的方法是否可行?2)结合XXXX的特点来研究其XXXX过程。
我不知道第5个评审人的建议是否有道理?“关键科学问题把握不准确”这是很致命的。你要认真体会他的建议是否有道理?如果有道理,你的整个思路就需要重新考虑。如果这个意见没有道理,你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你无法获得资助,是第4个审阅人的意见在起关键性作用。“申请人去年有一项类似的项目刚刚启动,为了能集中精力完成在研项目,不建议再次资助。”也就是说,即使其他人都给你全优,你也无法获得资助。而今年这条甚至做了硬性规定,你连形式审查都不能通过的。

你最后问的问题是一个比较糟糕的状况。许多人在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时候,千方百计地想拿到,但拿到基金后有时候也是一个双刃剑,并非一定是好事儿。此时你需要思考的是,你未来10-20年是否还对这个研究有兴趣?如果没有,建议早日放弃。我觉得总体上要往前看,不要为了一、两年的暂时得失而放弃未来10-20年的辉煌。你的具体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你的年纪,如果年轻,可寻找自己新的兴趣点儿做下去,如果不年轻了,建议硬着头皮坚持目前的方向,孤军奋战也在所不惜,至少你有外单位的同行。有时候孤军奋战也挺自由的,可思考更多的问题。其实,我目前这个方向也算孤军奋战的。

【A君当天就回信了,看来是常上小木虫】:

赵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耐心回复。

评阅人4说的之前的那个项目,其实那个项目是博士阶段我们导师的一个项目,我只是作为主要参与人而已,我写的也只是参与不是主持,不知道为什么那个评阅人就说是已经有一个项目启动了。

我去年博士毕业的,才参加工作,今年28岁。这个方向我做了好几年了,一直想做下去,也不想半途而废。但是现在单位里面的形势一度让我很纠结。我就想好好做自己的研究。但是想必您也知道,在一个新单位,年轻人刚来,想自己做实验蛮困难的,而且研究这种东西要是很长时间不做,慢慢的就荒废了。唯一能让自己开始做研究的办法就是要申请到项目支持。这是我急于申请到项目的主要原因。

看了您的邮件,我坚定了我做下去的决心,所以我还是打算在去年的申请书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无论结果如何,我在单位都会尽量想办法把实验开展起来做下去。

再次谢谢您的回复。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8月20日,A君给我写信,告诉我基金获批的消息】:

赵老师,您好,我是中国XX学院的A君,我年初的时候给您发过邮件,请教国基金的问题,后来因为一直不想放弃博士的研究方向,所以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深化了一下。
刚才收到基金委的邮件了,申请批准了,在此非常感谢您当初的开导和鼓励。
接下来我也会努力的完成。再次对您的帮助表示感谢!

【8月21日,我回信表示祝贺】:

谢谢你告知我这个好消息,祝贺并真心为你感到高兴!希望你能认真对待这个来自不易的课题,让好运气一直延续下去。好运气是偶然的,但背后的努力是带来好运气的基础(这句话我们共勉)。

 

----------------------
与B君的交流:
【2012年12月20日,收到B君来信】:

赵老师您好!拜读了您的那篇关于评审基金体会和建议的帖子后受益匪浅,我准备明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下您,冒昧之处还请赵老师见谅:

1、我在一所地方二本学校工作,今年刚评上副教授,目前在一所省会院校全日制读博(博一),我这种情况申请青年基金,依托单位是原工作单位,参与人都是目前所在读博学校的老师和研究生(因为我做课题都是在读博所在学校),这样妥否?有没有必要再加我原单位(依托单位)的人?

2、我将要写的基金内容,此前毕业的两位研究生做了一些工作,我要在此基础上深入进行,从论文方面看也就是2-3篇中文核心,没有SCI,这种情况下能否申请青年基金?申请到的可能性会不会较小?

先请教赵老师这两个问题吧,可能是我最想先解决的,恳请赵老师不吝赐教。最后,祝赵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2013年1月11日,我才看到邮件并做了简单回复】:

作为青年基金,没有多少人会关注参与课题的其他人员。依托单位是原工作单位,参与人都是其他单位的人员,这严重不合规定,而且在写参与人员简介中很快露出马脚。目前你的这种情况,估计难度还是挺大的,除非你的建议书写得非常好,建议先写出几篇好文章吧。

 

----------------------
与C君的交流:
【2012年9月3日,收到C君的来信】:

赵老师,我想请您看看,是三个C吗?如何修改呢?

<1> 该申请项目针对XXX的问题,提出XXX研究内容。立题新颖,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内容设置的较为合理,在XXX方面的内容有些单薄。研究目标较为明确,关键科学问题提炼的较为准确。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较为可行。存在问题:XXX,申请书中相关说法要修改;XXX的研究结果需要反馈到XXX的优化方面;XXX的内容实现阐述的不够。申请人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队伍组成较为合理,经费预算基本合理,注意管理费的比例。

<2> 1. 研究价值和创新性:采用XXX,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创新性。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较丰富。研究目标设置基本得当,但在开展具体研究之前,似应明确XXX的问题。此外,应考察XXX的影响。申请书指出该研究的特色之一为“XXX“。XXX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XXX行为及机理研究部分,均未见有关XXX表征及在XXX中所起作用的针对性研究的表述。3. 整体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基本合理,但应根据研究内容进行相应的修订。4. 研究队伍状况、前期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以及经费预算:研究队伍组成合理,具备前期工作基础和必要的研究条件。

<3> 1. XXX是应用的巨大障碍。本项目拟通过将XXX来解决XXX问题,思路合理,有创新性,有重要研究意义。2. 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均较为明确、合理。3. 申请人从理论和技术上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较有说服力。有两个方面论证尚显不足:一是XXX;二是XXX。4. 研究队伍合理,有良好的工作基础,申请人未注明现主持国家青年基金项目与本项目的关系,因此对经费预算的合理性难以评价。

【2012年9月3日,我给予了简单回复】:

我觉得更像三个B。如果三个人的意见都是这样,说明你的本子还需要下功夫,应该是可以写好的。看评语,你目前的状况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类型的,所以需要努力。另外两个问题提醒您注意:

(1)“申请人未注明现主持国家青年基金项目与本项目的关系”如果属实,这属于硬伤,应该杜绝。

(2)“注意管理费的比例”,管理费的比例也弄错了?这也是硬伤。

【2012年9月3日,收到C的再次回复】:

谢多谢,我自己感觉也象3B(不是抬高我自己),我感觉肯定的意味更强一些,比如创新性。但确实是存在硬伤,不中不怪别人。总体我感觉前两个专家提的是具体的内伤,第三个专家提的是外伤。无论如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事就是。结果如何不用太在乎。咨询专家,只是想知道,未来还有没有继续修改本子的必要。

 

----------------------
另附一份与网友的交流记录:

网友:请问标书打分过程中:内容的熟悉程度,综合评价,资助意见 这三项谁的权重大。谢谢!
我:资助意见最终取决定性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与综合评价是密切相关的。熟悉程度,我觉得不是特别有争议的时候,是不会考虑的。不熟悉的本子,评阅者应该主动回避。
网友:哦!谢谢!  那综合评价是优,资助一栏是建议资助,与 综合评价是良,资助一栏是建议资助,这2个评审意见肯定是有区别的吧!
我:你说的两个例子,一般情况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其他的评委意见有出入的时候可能才会参考。
网友:兄弟你说的到底权威吗?照你这么说,同行评审意见表为什么要给出三项打分, 那直接给出资助一栏得了,况且在同行评议要点中,着重给出了综合评价的等级的标准,而你的意思是综合评价可有可无, 即 如果综合评价是差,资助一栏是建议资助,综合评价是是优,而资助一栏是建议资助,这2个评审意见都没区别了。
我:不权威。但是你举的这么极端的例子,我不好回答。“如果综合评价是差,资助一栏是建议资助”不知道这样的情况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如果真有,那一定是很有争议的本子,不知道基金委是会如何处理。综合评价是优,而资助是建议资助或优先资助,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大多数也就是在二者之间的比较了。优先资助一般需要说出足够的理由的,只是建议资助并不需特别说明。所以,在遴选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先考虑优先资助的选择,这并没有什么问题,然后考虑建议资助的。只是在无法满足所有申请的时候,才考虑对本子的其他评价。我也并没有说二者完全没有差别,如果要极端地理解我说的话,那权当我胡说吧。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718597.html

上一篇:“手机电池测量气温”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下一篇:全球海平面下降,海水跑到哪里去了?
收藏 IP: 116.230.75.*| 热度|

53 梁建华 武夷山 陆俊茜 余海涛 李毅伟 喻海良 牛登科 王恪铭 张洁 曹聪 赵凤光 赵美娣 李欣海 高建国 魏武 杨连新 胡文峰 林中祥 李天成 庄世宇 赵序茅 罗帆 彭真明 李建雄 王中任 徐晓 张立强 李东风 仇文利 刘凡丰 吕喆 秦斌杰 张红光 徐耀阳 熊李虎 李红 党林秀 徐长庆 郑继来 朱志敏 吴锦宇 蔡庆华 杨正瓴 戴小华 刘严萍 Acad zhuhong yunmu tuner ZHAOKe007 biofans zhokzhok williamli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