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两则耐人寻味的投稿故事

已有 12878 次阅读 2012-11-14 13:30 |个人分类:一孔之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数论, 审稿, 投稿, 拒稿

三天前,几乎是同一时间在网上看到的新闻,都是投稿,都是稿件被拒,都是转投他刊然后被接受;不同的是投稿人的身份有差异,国内杂志采取的态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

在《科技期刊《分子植物》《细胞研究》跻身国际一流》这则新闻中,以下的案例是作为成功的典范来说事儿的:2008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向《自然》投了一篇论文。由于研究结果“太新”,文章被编辑退回。担心“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张辰宇紧急把文章转投给《细胞研究》。基于自己的专业判断,李党生安排这篇论文走“绿色通道”,找专家加急审稿,在48小时内就完成了审稿程序,文章在一周内被安排以最快速度在线发表。论文发表后,至今已被引用超过400次,创《细胞研究》所发表原创论文“单篇被引次数”的纪录。
 
而在《本科生破解数学难题在美国发表,曾遭国内退稿》这则新闻中,则无法认为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了:韶关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9级学生王骁威的论文《仅用1表示数问题中素数猜想的一个反例》今年10月15日在《数论杂志》(Journalof Number Theory)发表(据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该杂志为国际数论界的最高学术期刊)。投稿前,王骁威也曾经找过国内一些专家、导师却被泼冷水或盖电话,也曾经投过国内数学权威杂志社,第二天就被退稿了,最后找到了美国的期刊。这一情况,国内某数学专业学术期刊编辑表示,由于数论这一分支非常狭窄,国内研究这一方面的专家又不多,都没有审查这方面稿件的能力;最近3、4年来,国内有许多人都在研究一些未解的数学难题,没办法都去处理。华南师范大学某教授也表示这一情况是很自然,国内编辑部的稿件非常多,通常没有太大的精力来处理这一问题。
 
这两则新闻放在一起来看,是不是很耐人寻味呢?
 
张辰宇教授的研究结果“太新”被《自然》拒稿,这个说法有点儿匪夷所思(其实,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张教授的那篇文章的)。结果走“绿色通道”找专家加急审稿,两天内就完成了审稿程序,并快速出版,编辑的独立精神的确令人敬佩!这种“绿色通道”的做法,《自然》杂志也是经常采用的。
 
可惜的是,王骁威同学的论文可能是因为作者自己“太嫩”被国内数学权威杂志拒稿。我不知道王骁威同学的数论是跟谁学的,怎么学着学着,就到了国内专家“没有审查这方面稿件的能力”了,而且第二天就被退稿了。不知道拒稿意见是怎么写的,是否如实陈述了国内缺乏审稿能力,建议投国际刊物?说“国内有许多人都在研究一些未解的数学难题,没办法都去处理”,难道真的是中南大学22岁刘路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被该校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的带头羊效应?如果是这样,我认为是好事,可鼓励更多的中国人发挥自己的才智,去解决一些数学难题。但是,说“国内编辑部的稿件非常多,通常没有太大的精力来处理这一问题”是无稽之谈,难道国际刊物的稿件会比中国编辑部的稿件少?在新闻中,我还注意到一点儿,王骁威的英语不好,目前四级还未过,要用英语写出学术论文,想必难度也是挺大的,论文中的英语表达也未定能让人充分理解。而且,我相信他的汉语表达能力一定比英文表达能力强得多。我主观理解,他的首投论文是用汉语写的吧,用母语写的论文没有人愿意审,用外语写的论文居然人家能当个宝。他的稿件第二天就被拒,是拒在编辑手里,究竟是没有审稿能力,还是一看是无名之辈就没有准备审稿呢?
 
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不想多谈论,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补记】

我对数论一无所知,缺乏其鉴别能力。我文中也不想评论该论文有多大的价值,完全引用新闻中的描述。在这篇博文的最后,我卖了一个几乎没有什么隐藏性的关子,我以为大家都能明白我想说的是什么,但还是有人没有领会我的意思。

 

比如,[5]楼文克玲 评论说:“王骁威同学的结果,俄罗斯人几个月前就在网上发布过。有人在科学网新闻后面的评论中给出了链接。还有人用计算机搜索出来过十几个反例。”
博主回复:其实,在谈论本文的问题时,这篇文章的价值本身并不重要。如果当时国内杂志拒稿时,能给出这个理由,我觉得那才是真牛。即使您说的事儿属实,我现在还是相信王骁威同学是独立完成这个结果的,从他的投稿过程来看,他很真诚,很把自己的工作当回事儿。

 

其实,我想探讨的是,杂志编辑对不同作者是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方式是否合适?

 

[6]楼的朱阮成提供一个案例,说明的确如此:
我一个同学在某期刊做编辑,他们对待来稿第一眼:作者单位是不是211、985等学校,所在单位专业排名是否前20,作者是否有大牛,课题是否有重大项目或者基金,如果都没有,直接枪毙。

同样,[14]楼的翟远征也提供了一个博文链接。我在他的博文“审稿意见里有这样的内容,是否合适”中找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大约一个月前,在我的帮助下,一个硕士一年级的学生(1989年生人)完成了一篇中文文章,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投到了某期刊。前天,学生发短信说文章被拒了。拒稿理由是“......认为不宜本刊发表。具体意见如下: 该稿件作者年轻,实践理论经验不足,......”。

 

在高教社工作的陆珊年老师 在[11]楼评论说:
对于一个不是很有名的猜想,直接退稿确实欠妥;但若是一个著名猜想,我也会立即退稿。

陆珊年老师的说法,我认真想了一下,这可能是数学专业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因为有些东西全球可能就那么为数不多的人能弄明白,但如果拒稿,是否给一个充足的理由,并鼓励到国际期刊发表?不要用类似“该稿件作者年轻,实践理论经验不足”这样的说法。

 

在评论中, [21]楼greatma给出这样一个故事:
我有篇论文,起初投给国内一个SCI期刊,专家的意见是这类课题已经有文章发表,给出了两篇文章做例子,这两篇文章都是在国内很一般的杂志发表的文章。我努力把我的原文翻译成了英文投给了IEEE Transactions on ...专家提了几个小问题,按照他们的要求修改一遍,三个月的时间就接收了。这个IEEE期刊没收费,国内的那个期刊每页250元。单位奖励的IEEE期刊是国内那个期刊奖金的两倍。
博主回复:你的故事想说明什么呢?是想说明国内审稿人水平很高,还是想说明你自己很不讲学术道德——明知是重复发表,还要坚持错误。当然你这个例子因为语言不同,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暴露。不过,我还是劝你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儿,更不要将这样的事儿到处宣扬。


 

图片来自网上,与内容无关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632455.html

上一篇:尿液发电能否成为一种新能源途径?
下一篇:气候变化导致人类饮食结构转向素食:主动应对还是被动应付?
收藏 IP: 211.95.61.*| 热度|

35 李学宽 李宁 王随继 陈桂华 刘淼 徐磊磊 刘用生 周少祥 孙学军 曹聪 张南希 杨正瓴 庄世宇 刘瑞亭 赵美娣 温世正 戴小华 翟远征 杨建军 李土荣 韦玉程 张雪峰 徐索文 吕喆 陈沐 何学锋 陈儒军 彭真明 聂明 郁章涛 Jasion zhouguanghui zhxftcl1 jlx1969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