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科学游学: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 精选

已有 8398 次阅读 2012-10-19 22:55 |个人分类:一起读顶刊|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在当今世界,科学研究越来越走向全球化,科学游学(Science on the move)正日益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在最近一期的《自然》杂志(2012-10-18)中,以专刊的形式谈论了全球人才流动的问题。这里将摘录其中的主要观点形成该博文。

 

研究人才流动的人认为,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科学家的流动不是不共戴天、势不两立的,并非中国的人才引进就是美国的人才流失。根据人才流动的数据进行探讨说明“人才流失”(brain drain)和“人才引进”(brain gain)这些概念正在被“人才流通”(brain circulation)所取代,科学家可以在全世界的流动更顺畅。这样,全球的科学家在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在各个国家进进出出,每个人都会受益于这种合作。当然,相对来说,美国会像英国一样在某些领域有所衰落,但美国仍然能领导一些前沿研究,并从其他地方的工作中受益。关键的问题是建立一个足够强大的科研基地与全球化和流动科学世界互动。

 

谈论“迁移”(migration)和“流动”(mobility)这两个词的的时候,经常容易混淆永久性长期搬迁与短期访问(六个月的休假或两周的旅行)这两个概念。荷兰出版公司爱思唯尔的研究人员通过跟踪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地址来探寻这种流动模式。短期访问可让科学家不需实际上定居到另一个国家就能构建其研究网络。早期的结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每个国家都有很大比例的“短期”科学家(呆在一个国家不到两年的时间)。还有一些补充证据表明,更短、更频繁的互访补充了到其他实验室长期旅行的研究。

 

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与远处的国际合作者进行合作变得更加容易。多次的一周或一个月的访问可与半年呆在那里的工作相媲美。让研究研究人员从一个国家永久地迁移到另一个国家这种想法现在已经相当过时了。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是,一个研究人员生活在一个国家,但同时在两个或三个国家工作。对所有这些奔波于全球的科研人员来说,问题是在同一个地方需要呆多久才能进行最有效的合作,对不同学科来说,其答案肯定会有所不同。

 

然而这一全球化的、相互流动的愿景仍然是远离现实的,很少有科学家是世界公民,并能出入最好的研究机构。在发展中国家,人才双向流通是很难实现的,所面临的现实仍然是人才流失。顶级的科学家一般不会流回来,相反,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大部分富有成效的工作已经结束。

 

国际教育研究所的Rajika Bhandari说:知识的产生和研究是一项真正永无止境的事业(Knowledge  generation and research is really a border-less enterprise)。科学可能会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事业,但是这直到潜在竞争对手都增加他们在科学和设施上的投入才能实现,这样可为科学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某些已经处于顶级研究的方面集中起来。


美国科学政策专家正在关注他们的国家还有多长时间可继续保留在美的外国人才。《科学游学》(Science on the move)一文中,对全球各国研究人员的流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做了一张全球范围的人才流通图(见附图)。可惜的是,这幅图中没有统计中国科研人员流动的数据,但在正文中,对中国的问题特意进行了详细描述:目前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的外国博士生群体来自中国,到目前为止,他们大多还滞留在美国。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科学家在五年后有89%仍留在美国。高工资可能是最大的吸引力。通过调查近300名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询问他们将来在中国和美国的工作意愿,结果发现“中国博士毕业留学生目前仍倾向于留在美国,因为两国在薪水上还有巨大的差距,而不是其他对美国固有的偏好”。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崛起和科学基础设施的完善,这种可能会有所改变。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留学生回国的比率有小幅度的上升(数据没有特意挑选出科学家),但仍没有迹象表明总体上呆在美国的比率有什么下降。在过去十年中,外国留学生说他们计划在毕业后继续留在美国的比率还在继续上升。

 

对非华裔科学家来说,到中国工作的诱惑仍然很微弱。《自然》杂志的调查中,在询问你们的研究领域到2020年产生最好科学的国家会是哪里时,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生物学和物理领域)中有超过60%的认为是在中国,然而只有8%的人说他们准备迁移到中国去,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他们认为,尽管对中国未来的预期较高,但仍不受外国研究人员欢迎,主要还是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原因。


文章引用专家的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问题。即使中国在科学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如果欧洲和美国的研究者不花大量时间留在中国,他们将会发现很难理解如何在那里进行研究。


 

原先的贴图,看不清楚。再作为附件上载一次,大家点击图就能下载和观看大图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624362.html

上一篇:“人才贿赂”计划启航:引进或培养一名院士奖励一亿元
下一篇:我上课不点名,但也反对学生逃课
收藏 IP: 101.87.157.*| 热度|

28 曹聪 王德华 戴德昌 黄智生 王春艳 苏力宏 李土荣 彭真明 武夷山 曹建军 韦玉程 王涛 易会广 李红 万润兰 杨连新 余世锋 李宇斌 杨海涛 周春雷 何宏 唐常杰 严少华 fansg neilchau agreatboy tlmercury zhokzhok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