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一则完全偏离原科学内涵的科学新闻报道 精选

已有 7583 次阅读 2012-10-19 00:48 |个人分类:一起读顶刊|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本学期授课任务稍重,周一与周三下午有本科生的课,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备课。但周四上午(下午有组会),如果没有其他的任务,是我既定的随意阅读最新文献的时间。而这个周四,我的学生们都到野外干活去了,留下了整天的时间,可以多阅读一些文献了。于是将上周的《科学》和《自然》在电脑上从头到尾翻阅了一遍,有几篇文章还进行了不算特别精的精读。其中,就有我本文想谈论的一篇文章《量化人类移动对疟疾传播的影响》(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Human Mobility on Malaria)。晚上,在网上浏览一些科学新闻时,碰巧看到了关于这篇论文的新闻报道《手机可用来跟踪疟疾传播状况》(全文见后面附录)。

 

由于我还算认真地阅读了原文,对文章的内容比较熟悉。根据我对原文的理解,再看这篇新闻报道,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这个报道断章取义,完全偏离原文的科学内涵,还杜撰出什么“该项研究成果可能会增加疟疾控制办法,比如给往来于疟疾流行区的旅客发送警告短信”(我对原文读了两遍,愣是没有看出这个意思。而且,发警告短信也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我们到一个新城市的时候,经常会收到该地区电话服务商的短信,只不过信息的内容不同罢了)。另外,该文的研究方法也不是新闻报道中说述的“通过手机和短信分析肯尼亚的疟疾传播情况”。

 

本文题目中说这是一则“科学新闻报道”,因为它是放在科学网的“论文”栏目。作为对论文的报道,按道理应该尽量传递原作者的意思,让读者通过短短的文字明白文章的科学内涵。如果一味为了博得眼球,哗众取宠,甚至随意加上新闻作者自己的主观臆想,偏离原文的科学内涵,这样的报道可能会有意无意中制造了谣言,而误解的人可能以讹传讹,产生出更多的“危言耸听”!我觉得,科学记者在自己无法完全理解科学论文的情况下,将摘要中的主要内容翻译出来也比断章取义要好。

 

下面,我将尽量从生态学研究角度还原这篇论文想表达的意思。

 

疟疾是通过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就是民间说俗称的“打摆子”。疟疾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目前全球每年的疟疾患者人数在3-5亿之间,死亡高达1-3百万人, 其中大部分为儿童。由于防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疟疾在大多数国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主要流行于非洲中部、南亚、东南亚以及南美北部等热带地区,其中非洲的疫情最为严重。

 

近年来,有关气候变化与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提示,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原本在有限地区分布的疟疾疫区大范围扩展。不过,关于蚊媒传染病与气候变暖是否相关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争议,因为这许多研究是将蚊媒疾病的发生程度用温度这一单个气象因子加以分析,其结果可能有失偏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蚊媒疾病的发生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湿度、寄主、地理位置、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有关。特别是,随着人类快速旅行工具的开发和相互交流日益频繁,有害生物藉由人类旅行为媒介进行传播和扩散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人类移动对疟疾扩散的影响,显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内涵和现实意义,我想《科学》周刊发表这篇论文,也正是看中了这个意义,正如原文的摘要中所描述的那样:“人类活动导致疟疾的传播在空间尺度上超过了蚊子传播的限制条件。鉴别因人类旅行导致的疟疾感染源或感染汇,以及定位高风险的感染地区将极大地提高疟疾控制项目。本研究利用移动电话清晰的空间数据和肯尼亚疟疾流行病信息,确定人类作为疟疾载体在不同区域间输入的动态。该分析确定了在区域空间尺度上导致疟疾流行的输入路线。

 

显然,对于人类移动对疟疾扩散的影响,泛泛而谈很容易理解,但是如何量化人类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如果利用传统的研究方式,这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因为人类移动影响范围广、移动速度快、人数多、轨迹复杂、无法准确追踪和控制。文章作者在方法论上的创造性就在于利用了移动电话基站(塔)对旅客所记录的信息(不是利用手机和短信本身),进而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在这里,先稍微插入一个简单的科普:我们的手机不是步话机,与别人进行通讯不是点对点,必须通过联络附近的基站加入网络后才能进行通话和联网。一般在信号覆盖区域的任何一个位置,周围都可有许多有效基站。基站的位置是固定的,定位就可通过测量与周围多个基站的距离来估算并实现定位,目前这种定位可达到住宅小区精度(当然要将精度提高了道路级别,还是需要GPS的)。而本研究中所要获取的数据,比这个定位还要粗糙得多,只要某个基站接受了某个人的联络信息,那么就可以确定这个人到过这附近(10km)。大多情况下,电话号码是可以与人对应起来的,所以根据基站联络信息记录的变化,就可确定人的移动情况,按照这种信息,可建立旅行网络(travel network),之后的大多分析都是基于这个旅行网络而进行的。

 

原文的亮点其实还有许多,比如如何确定感染源和汇,超出了本文想说明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如果你对这篇文章同样有兴趣,不妨看看原文(我也加在最后的附件中了)。

 

 

【附】新闻报道:手机可用来跟踪疟疾传播状况
据美国媒体10月11日报道,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当天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称,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和短信分析肯尼亚的疟疾传播情况。该研究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卡罗琳和她的同事们完成。研究人员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约1500万名肯尼亚手机用户的电话和短信进行追踪,并对数据分析研究。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肯尼亚境内的疟疾传播主要是从西部的维多利亚湖传到中部的首都内罗毕,疟原虫通过人传播的速度远远快于蚊子。卡罗琳还指出,该项研究成果可能会增加疟疾控制办法,比如给往来于疟疾流行区的旅客发送警告短信。这一研究对于非洲抗疟疾斗争意义重大。非洲是疟疾重灾区,据估计,每年100万起疟疾死亡病例中有89%发生在非洲。

 

【附】原文及其辅助材料

1)原文: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Human Mobility on Malaria

2)辅助材料:1223467.Wesolowski.SM.pdf

 

成语“断章取义”: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624081.html

上一篇:我们能倡导快乐学习、快乐科研吗?来自诺贝尔奖得主的启示
下一篇:“人才贿赂”计划启航:引进或培养一名院士奖励一亿元
收藏 IP: 101.87.157.*| 热度|

23 陈安 曹聪 吴云鹏 吕喆 武夷山 王春艳 苏德辰 翟自洋 周忠浩 徐迎晓 徐耀 水迎波 张钫 马磊 汪晓军 李宇斌 王德华 李红 cynthiazhanzhan fansg crossludo zhanghuatian tlmercury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