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鹰的启示:人过四十的心态 精选

已有 8569 次阅读 2011-12-5 20:39 |个人分类:其他杂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励志, 四十

鹰是“勇敢”和“独立”的象征。小鹰出生后,鹰父母会抚养它一小段时间。这段时间过后,鹰父母会把巢里的干草树叶等垫窝的东西用嘴叼着扔出巢外,露出筑巢的树枝上的尖刺。小鹰被刺痛就会哀嚎,但鹰父母会毫不留情地赶它走甚至是扑打它把它扔出巢外。这时的小鹰只能用尽一切力量扑打双翼使自己飞起来而不至于摔得粉身碎骨,这是父母完全不会再理睬它。由于从小经历了如此的训练,所以鹰一生都是独立生存的。
 
如果将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励志故事;讲给家长们听,也会让他们懂得最崇高的爱要如何学会放手。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类似的劝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老鹰一般寿命是30-40岁,但少数的鹰可以活到70岁(与目前的人类寿命相仿)。鹰到了40岁时要经历一次痛苦的抉择,此时爪子不再锋利和敏捷,甚至会抓不住猎物;尖锐的喙老化得又长又弯,几乎弯曲得可以碰触到自己胸前的羽毛;翅膀因为年龄的原因而钙化,变得十分沉重,厚重的羽毛也使它不再灵活,此时飞翔对于鹰来说都变得十分吃力。这时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死,要么经历一次历时150天的痛苦蜕变。如果选择后者,它就必须飞到一个绝高的山顶,栖息在那里,找一块岩石筑巢,暂时停止飞翔。停留下来之后,鹰就要用老化的喙啄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等新的喙长出来以后,鹰就要用新喙把爪上老化的指甲一个个拔出,等到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又要把钙化的羽毛一根根拔下,然后它得让血淋淋的身体在太阳下暴晒5天,新的羽毛才开始生长。漫长的5个月后,鹰重新开始了蜕变后的飞翔,它又获得了新生后的30年生命。【注1

如果将这个故事讲给四十岁左右的人听,也许并不会有多少触动,多数人大不以为然,奋斗的人还会继续奋斗,颓废的人也会继续颓废,因为人们都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一种说法,叫做“人过四十不学艺”,其实还有一个版本是“人过三十不学艺”,这里的“艺”是指技术和手艺。这时候,碰到一个新的东西,学得慢,会自嘲说“唉,看来真是人过四十不学艺呀”。当然,这句话启示也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把这句话作为不思进取的借口,那就太对不住自己了。另外,古人不是也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嘛。现在在科学网混的许多博主,相信许多都已经年过四十了吧,或者正在“奔四”了,愿意相信四十岁以后不学艺了吗?我估计你不太会甘心。
 
古代人均寿命较短,也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说法,也就是说人在三、四十岁已经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了,此时可独当一面,不应该再把时间用在专心学习新技能上,更应该把已有技能发挥得更好,奉献给社会才是关键。时过境迁,随着人类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增加,而且前期的纯学习时间增加并不是太多(比如从20岁左右增加到30岁左右),主要年龄的增加还是在30岁以后。四十岁在过去都快归为老人了,至少也算正宗的中年了吧,但现在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规定的年龄界限是45岁,看来现在45岁以前都尚属于青年,进入老年的时间应该是退休之后吧,甚至有人定义为70岁以后。所以成为训练有素的人之后,未来的路还很长,留给我们的余地非常大,未来二、三十年将如何度过,是否需要继续学习新的技艺?
 
但人与鹰还是非常不同的,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动物”;韦伯也说过:“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人的价值,脱离了群体的人是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会阅历越来越丰富,社会关系逐步建立起来,特别是过四十以后,基本上家庭稳定,事业该成的已经成了,并不存在四十之后独处的问题,更不会自生自灭,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是属于人群中普遍受到关注的一类,社会地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层。而且,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也慢慢大了,开始懂事儿了,人一生最忙的阶段似乎已经过去了,但真正能闲下来的能有几个?那么究竟又在忙什么呢?似乎不是一句简单的瞎忙能说清楚的。
 
那么,人过四十,还应该不应该学艺,或者还需要不需要学艺?显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主流声音。比如,十多年前,50-60年代出生的人正好进入四十的行列,这个阶层的人俨然分成了两个阵列,一个阵列赶上了恢复高考的首班车,成了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而另一个阵列吸收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理念,参加了上山下并乡扎根农村,准备长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的人在改革开放后好不容易找到回城的路并找到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却不幸面临下岗的威胁,不得不重新学习进行再就业,看看这个阵列的人其经历与鹰是多么相似呀!但是,真正能够“重生”的人并不多,毕竟这个社会竞争太强了。这个时代的人,不管是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容易产生一定松懈的情绪,这应该属于普遍情况吧。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60年代,7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大多就要幸运得多,他们已经或正在步入这个行列,由于改革开放和高考制度的规范,这个时代没有通过高考渠道改变自己的人生,或者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只能怪自己当时没有好好学习,没有把握机会了。其实,这个年代的成功更是时代造就的,与个人的努力只有很小的联系,但这个年龄阶段被成功冲昏头脑的人不少,总觉得自己是天下最棒的(看到同行间相互诋毁,心里总有一些悲哀)。
 
我一直有个疑问,这个时候是应该学习新的东西(不是泛泛说的那种新东西,是指新的技术,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全新领域),还是用已有的知识来服务弟子、服务社会(当然自己还需要在这个领域继续修炼),最终来服务家庭?究竟哪种方式更节省社会资源呢?虽然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但其中“学”的含义是非常泛化的,因为人只要还作为一个社会人活着,就不断在学习新的东西。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当然是人能够思维!人最大的享受是什么?当然是尽享思维之乐,而绝不是“吃喝玩乐嫖赌”之类的动物本能!如果你悟到了这一点,那么你终身就会以“遇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为享受,为乐趣。那么“人过XX岁不学艺”的命题就毫无意义吗。《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就是说,人活着就得自强不息,探索不息,那样的人生,实在是美妙,我喜欢这样的人生!相信有志者也会喜欢这样的人生(感谢zhigang324的建言和评论)。
 
以前,曾经有一位长者告诉我,“世界上的一些道理呀,讲是讲不清楚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比如四十岁,才能理解,而且考察问题的能力也会不知不觉提高”。以前,我真得不理解这句话,也半信半疑,现在终于开始逐步理解这句话了。理解之后,产生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我也总喜欢与学生讲大道理了,尽管我讲的时候,他们那么不屑,我还是在不愿其烦地说下去,我总希望他们能有明白的那一天,而且尽量不要来得太晚。同时,观察问题呢,也确实比以前全面得多,年少的时候容易偏激,看来愤青现象的确是人一生必经的阶段。记得当年台湾过来走红的艺人侯德健写过一首歌《三十以后才明白》,那个时候我还没有三十岁,对里面的内容感觉莫名其妙甚至觉得搞笑,现在看来,侯德健比我早成熟十年,他三十明白的许多道理我到四十岁才知道呢。
 
三十以后 才明白 要来的 早晚会来
三十以后 才明白 想爱的 尽管去爱
三十以前 学别人的模样谈恋爱
三十以后 看自己的老婆 只好发呆
三十以后 才明白 多少童年往事
只不过愿打愿挨
三十个春天看不到第三十一次花开
三十个秋天收不到第三十一萝小麦
三十以后 才明白 变化比计划还快
三十以后 才明白 一切都不会太坏
三十以前 闯东南和西北异想天开
三十以后 把春夏和秋冬全关在门外
三十以后 才明白 大江东去浪淘尽
一代又一代
更有新一代
谁也赢不了 和时间的比赛
谁也输不掉 曾经付出过的爱
 
几乎在同一个时代,崔健写了一首《假行僧》,那个时候他太年轻了,所以他的歌词能如此浪漫,一度成了我抱吉他必唱的歌曲。现在觉得这首歌太假了,太理想了,所以叫“假行僧”吧。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假如你看我有点累, 就请你给我倒碗水。假如你已经爱上我, 就请你吻我的嘴。我有这双脚, 我有这双腿, 我有这千山和万水。我要这所有的所有, 但不要恨和悔。要爱上我你就别怕后悔, 因为一天我要远走高飞。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 也不愿有人跟随。
我要从南走到北, 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 但不知道我是谁。我只想看到你长得美, 但不想知道你在受罪。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 但不是你的泪。也不愿相信真的有魔鬼, 也不愿与任何人作对。你别想知道我到底是谁, 也别想看到我的虚伪。

 
【注1】这个故事刚才有网友提示是以讹传讹的,只是一个传说,特此说明。无所谓啦,这也不是我本博文的主要论据,只是看到40岁这个年龄非常匹配,所以故事的真假并不影响博文想表达的意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515266.html

上一篇:[译•评]狼来了?全球碳排放达百亿吨,正日益威胁2℃的预测红线
下一篇:滥发垃圾论文,是否也属学术不端行为?
收藏 IP: 58.246.164.*| 热度|

16 吴飞鹏 刘玉仙 文双春 褚昭明 李永丹 金勇 唐久英 黄锦芳 刘全慧 樊晓英 滕元君 刘昶 曹小晶 胡瑞祥 crossludo foreverg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