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d10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d101

博文

关于中医理论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已有 2709 次阅读 2011-9-30 17:2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于中医理论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自从西医进入中国之后,关于中医就有许多看法和争论.早几年,也还有对中医理论的一次大范围的争论.

本人对中医只是个外行,对控制论稍懂一些,所以试图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看中医理论.

 

1948,美国著名学者N.维纳写了控制论一书,奠定了控制论这一新兴科学的基础.维纳把控制论定义为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六十年来,控制论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成为一门既具有深刻理论、又在许多不同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科学分支.其实,控制论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早已体现和应用,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

控制论中的大系统,是指规模庞大,具有多级子系统,互相联系影响的复杂的控制调节系统.大系统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的各种性态,而研究者也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大系统.

     生物体其实就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一个活的生物体,作为一个大系统,其内部各种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依靠内部强大的控制调节系统,具生命活力的生物体保持许多种关键性的调节量处于各个特定的、狭小的变化范围内,即所谓的平衡点或平衡状态,一旦这些量较大地偏离其平衡状态,生物体就出现病症,甚至停止其生命活动.

    研究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有两种方法可用.一是分解法,就是把系统拆分成一个个小的子系统,子子系统等,研究这些小系统的结构,再加以综合.二是黑箱法,就是把系统或其子系统作为黑箱来研究,研究不同的输入对黑箱的输出的影响及其相关规律.西医主要是用前一种方法,而中医使用的是后一种方法.

在对一个系统的内部结构还无法详细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它作为一个黑箱来研究.同时,若从宏观角度或统计角度来研究一个大系统时,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黑箱来看待.

中医和西医对人体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医可以说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人体,是宏观医学;而西医是微观,是微观医学.这两种研究角度刚好具有互补性.

    维纳之所以把控制论定义为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是因为他看到了活的生物有机体中存在着大量控制和通讯的行为,也就是有机体内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中医的脏腑学说,就是把人体大系统分解成一些子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主要性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为了表达这种关联性,中医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互关联作为一个模拟的模型.尽管这样的子系统划分及模拟模型是很粗糙的,但几千年来的中医实践证明这样的观点含有很多正确的成分.顺便强调一下,五行学说是控制论研究中的(虽然控制论还远未诞生)最早提出且具有实用意义的模拟模型.

     大系统的平衡状态是大系统研究的重点之一.处于生命动态平衡状态的生物有机体就是一个活的健康的生物体.中医理论非常重视人体这个大系统的平衡状态,认为处于平衡状态就是健康,而偏离平衡状态就会发生疾病.描述人体这样的大系统的平衡状态有许多量.这些量可以是整体的一些宏观,如体温、血压等,也可以是人体子系统中的一些量,如现在所做的血液检查中的一些生化指标.中医还对人体及作为人体子系统的脏腑中有关平衡状态的调节分量作了独特的表述.

     作为系统或者子系统的调节量或观察量的各个分量,一般只有两个变化方向:增大或减少.中医理论对这些分量的变化方向,或者说,对于它们与平衡点的偏离方向作了定性的描述,用虚实,寒热,阴阳等定性地表示系统或子系统的一些分量与平衡状态之间的变化及偏离趋势.

     中医利用这些变化趋势来辩证施治,使这些偏离的分量回到平衡状态.

     中医的许多中药都是调节性的.它们对系统的一些分量起着向某一方向调整的调节作用.

    所以,中医所做的,就是保持人体这个复杂的调节系统处于其动态平衡状态.当系统偏离其平衡状态时,找出偏离的原因,并使其返回到平衡状态.

 

疾病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两个类似的情形.

一个全自动化的复杂的化工生产设备,如果发生故障,那么有可能是:输入的原料有问题;或者,系统设备中的某零部件出问题;或者,生产设备的中央控制系统有问题.后面两种情况其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故障:硬件问题和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是一类新的问题.尽管化工设备的管道零部件都良好,但整个系统运行不正常.设备在运行时的控制调节出了问题,一些系统的运行参数或观察量在正常范围之外.软件问题只是在设备运行时才会出现.

另一个例子是,一台电脑如果有故障,无非是两种故障:零件问题或操作系统问题,也就是硬件问题或软件问题.

从某种角度看,人体就是一个大而复杂的全自动化的化工设备系统.其故障,即人体疾病,可能是硬件问题,也可能是软件问题.当然,发展下去可能两者都出现问题.

硬件问题,就是人体某一器官炎症或损伤.这是西医所关注研究的重点问题.什么部位有病,就医治这个部位.什么病菌或病毒感染,就有针对这些病菌病毒的药品.这样的方法确实非常有效,以至于现在经常有人说要西医不要中医.

但软件问题其实也不能低估.而且,在硬件问题逐步清晰得到解决之后,软件问题已逐渐凸现出来.人体确实有一个协调各子系统工作的中央控制系统.这个中央控制系统,就是维持人体这个大系统动态平衡的强大的人体调节系统.但现代医学对其了解和研究还非常肤浅,甚至可以说,几乎还没有开始.

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一个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智能系统,人体或动物的动态平衡调节系统,只能是一个软件系统,或软件为主硬件为辅的系统.软件系统控制着人的一生的出生成长衰老的整个过程.但这个软件系统的结构如何,怎样运行等等,我们所知甚少.

不过我们已经在前面指出,中医的脏腑学说,已经对软件系统所控制的脏腑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联性作出阐述和模拟.这是非常超时代的发现.

中医关于人体调节系统的第二个重大发现是人体经络系统.

    据中医学说,遍布人体的穴位依其不同的调节功能由不同的经络连接串通,构成人体经络系统.中医通过对经络系统中的穴位进行针刺等物理刺激,调节人体系统中相应的控制量,使人体回复到平衡态.这些针刺穴位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实际的实验也证明了人体对刺激的反应有沿经络的道路传播的现象,即循经感传现象.

经络的物理存在现在还属未知.人们经过许多不同的实际探索都没有发现经络在它指示的人体表皮下面的解剖学存在.因此笔者认为经络并不存在于人体的表皮之下.经络其实存在于大脑皮层之中,人体表面的各个感觉部位在大脑中都有相应的映射部位.经络所反应的循经感传现象,实际上是这样的:当给人体表面穴位一个刺激时,大脑皮层中相应的部位也会产生一个兴奋点,这个兴奋点在大脑皮层中沿着特定的路线(即我们所谓的经络)扩散传播,这种大脑中特定的兴奋传播路线也反应到它们所对应的人体表面,使得人感觉似乎有沿着人体表面经络路线的主观感觉传导现象,即循经感传现象.也就是说, 一个人在体表所感觉到的循经感传现象,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兴奋扩散路径.

利用现代的医学设备,应该可以设计实验来验证上述设想,笔者希望能有人就此问题给出正确与否的结论.

 

近几百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急速发展,西方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中医却还停留在当初的水平上,进步微小.两者对比,难怪有人要想抛弃中医了.其实,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中西医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两者具有互补性,两者都不可偏废.

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中医理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它面前还有一大片未知的有待拓广的领域.

中医的脏腑学说,还只是一个原始的模糊的学说,用五行之间的关联关系来作人体子系统的模型也是很粗糙的.

由于我们已经对人体的解剖学结构非常清楚,我们可以依据现代人体结构知识建立起一个新的脏腑系统和系统之间调节控制关系,这个模型要比五行模型复杂精确的多.当然,解剖学中系统和控制调节概念下的系统可能有所不同,但不会相差太大.这样的一个以控制论的方法为工具而建立起来的模型,要比老的学说精确有效得多,将会大大推进中医理论的发展.

中医理论中有许多独特的、精辟的对人体调节系统的观察处理方法,这些方法亟需用控制论的观点来加以解释、继承和发展.中医有许多经验性的东西,需要给出理论性的解释.控制论中的大系统和调节系统理论为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工具.两者的结合还需要大量细致艰巨的研究工作.

对于人体这个调节系统的整个结构,我们所知道的,还是很少很零散的一些东西,沿着中医理论所指的方向,结合控制论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在远早于现代控制论诞生的千年之前,它就运用了控制论的方法去研究人体调节系统,并应用于医疗实践.可以说中国的中医才是控制论的始祖.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的几千年,中医成功地维持了亚洲东方这一大片土地上的人类健康,中国历朝历代的人口数量就是它的成绩.我们没有抛弃它的理由.相反,面对着中医宝库中那一颗颗蒙尘的、实际上象珍珠般闪亮的思想火花,我们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去发掘它、发扬它.需要的是我们对它的热爱和责任,需要的是我们的努力和坚持,需要的是我们的知识和智慧.

中医理论,将会脱胎换骨,站在现代科学的坚实基础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117-492126.html

上一篇:地球气候变化:影响因素与趋势
收藏 IP: 219.82.137.*| 热度|

7 骆小红 许浚远 洪昆辉 施泽明 者仁王 zhj71626 hnw4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