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n201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n2010

博文

博士生之“灌水、情怀和文化” 精选

已有 21773 次阅读 2015-10-14 08:48 |个人分类:小说|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中科院, 博士生, 实验室, style, 奖学金

找到了这么一条发表SCI论文的捷径之后,李勋哲心里挺兴奋:省去了应付审稿人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的烦恼,发表SCI论文一下子容易多了;照这种趋势下去,自己毕业前至少还可以发表个两三篇SCI论文,这样一来,今年的国家奖学金肯定是囊中之物了;国家奖学金,三万块钱呢!周围的人也都看好他,鼓励他赶紧再多弄几篇文章出来,争取毕业的时候拿国家奖学金和中科院院长奖。

在楼道里,苗领钧一边抽着烟,一边鼓励他:“你现在的文章质量是差不多了,但是数量上还是太少了点。听说隔壁实验室和你一届的周博士现在手上已经有五篇SCI论文了,比你还多一篇。你赶紧再发上两三篇SCI的话,拿到中科院院长和国家奖学金奖应该就没有问题了!如果能搞到院长奖,对你以后申请基金是非常有帮助的!”

李勋哲忙点头说:“我知道,我也正在努力做实验。”

李勋哲更加用功了,经常加班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寝室睡觉。经过在实验室里近三年的训练,如今他实验也做得轻车熟路了,论文也写得熟练了。三个月之后,他的又一篇SCI论文又按照相同的套路发表了。

然而,连续灌水制造了两篇自己都看不起的垃圾论文之后,李勋哲的心里反而是越发沉重起来。一种罪恶感缠绕着他,那些胡拼乱凑的论文仿佛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子,自己都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产物。同时,他越来越厌倦那个曾经万分敬仰、万分向往的科研界。他深切意识到,自己在学术界里殚精竭虑地混一生,只怕终也不过像眼前的“高学历精英们”那样,整天在基金、项目、论文、职称构成的牢笼里忙碌。那样的人生,价值何在?

他感觉自己正在变成自己曾经所瞧不起的那种人。“在金钱和名利的棒子指挥下,有多少人早已疲于奔命,失去了淡然的心性,也忘记了自己最初选择走上科研的道路的原因?然而,某一天,当我们都不再年轻,我们却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值得去让自己感到自豪、值得夸耀的东西,却丢失了那个壮志凌云的自己,会不会后悔自己这样每天的无意义的忙碌?”

他想起自己在书中看过的那些伟人: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培根、笛卡尔、伽利略、牛顿、莱布尼兹、休谟、惠更斯、康德、诺贝尔、爱因斯坦、爱迪生、王安石、朱熹、王阳明……那么多优秀的前辈们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自己多么希望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后人留下点什么。那么,该怎么样才能不虚度自己的人生?该怎样才算是做了有意义的事情?

李勋哲突然想起苏仲谊。好久没和他联系了,也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他应该是能够理解自己真正想法的人。拨通了苏仲谊的电话,略事寒暄之后,苏仲谊问:“李博士,你现在手上有多少篇SCI啦?”

“有五篇了。”

“哇,厉害啊!好样的,你这样是要破我们研究所的记录啦!这样下去,今年的过奖肯定是非你莫属咯!请客啊!”

“哎,不要给我提这样奖那样奖的了,我一听到就烦!你不知道,我每次发表了文章,朱老板、苗博士他们就会鼓励我,‘赶紧继续搞文章,多发点文章到时候好评奖、好找工作!’”

“那你觉得他们不给你这样的建议,该给你什么样的建议?难道建议你不要搞文章了?”

“‘梓庆为鐻’的故事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啊,你以前说过的。就是《庄子》里面那个关于‘心斋’、‘坐忘’的故事。”

“我觉得要做好研究,就应该忘记名和利。没有名和利去扰乱自己的内心,才可能真正潜心到学术中去,才能够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名和利是在做出了对社会有价值的工作之后随之而来的社会回馈。可是,现在身边的人给我说的全是名和利。所有的老师都在说:‘李勋哲,赶紧再弄几篇文章出来吧,那样你就可以评到某某奖了!’说实话,为了多发点文章以便找工作和评奖学金,我后面发表的这两篇文章,完全就是在凑数灌水,自己都觉得好差。而且里面还有的数据我是编造的!”

电话那头,苏仲谊沉吟了一下,说道:“呵呵,中国的大学里,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大学老师给本科生学生的最多的建议就是:‘好好学习,这样将来才能找个好工作’,研究生导师给研究生的建议就是:‘多发文章,这样将来才能混得好’。他们除了用物质、用就业来刺激学生之外,给不出其他更高明的建议,指不出更崇高的人生追求。”

李勋哲插话道:“对对对,你说的太对了,我也有这种感觉!”

苏仲谊继续说:“老师之所以给不出更加高明的建议,我认为都是因为大学老师们没有文化。而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里对文化教育的忽视。”

“怎么说?”

“要让学生努力学习或者投身科研,不应该仅仅是靠金钱名利的诱惑,更是要用一种崇高的文化去感染他,让他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习,或者热爱研究。对事业的追求,最需要的是一种情怀;而情怀的养成,需要的是文化的熏陶。比如说,要让一个学生爱上数学,最好是让他了解数学史,让他受到那些历史上的伟大的数学家的故事的熏染;要让一个学生爱上学术,最好也是让他去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让他受到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文事迹的影响,从而想要向他们学习。”

李勋哲极口赞同道:“对对对!这点我很赞同。其实我还有这么一种感觉,要让一个学生真正爱国,真正树立起崇高的人生追求,就应该让他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让他在文化的熏陶中思考领悟,从而必然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追求,也更认同本民族的文化。现在这么多精英移民国外,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不认同不了解也有关系……”

苏仲谊继续说:“而这些文化的教育,其实正是我们的大学教育里所极度缺乏的。你想想,我们的这些理工类大学里面,有几门课程是向我们传递这些文化知识的?”

李勋哲说:“让我想想……记得起的貌似只有思修、马哲、毛概和近现代史这些课程了。”

苏仲谊不屑地说:“哼,这些课程……对了!我最近在读一本书《国史大纲》,书里面不仅包含作者对中国历史的一些人物事件的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而且综述了历代学者对中国各个时期历史发展的观点,非常值得一读。我感觉这本书应该作为大学生教材。你有机会也可以读一读,相信对你走出迷茫会有帮助。”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8457-927999.html

上一篇:努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努力对250名学生负责
下一篇:思考大学教育
收藏 IP: 202.101.72.*| 热度|

44 孟佳 张立波 焦飞 王伟 朱晓刚 孙乐行 娄泰山 黄永义 彭友松 苏光松 曹贺贺 张章 张家峰 李颖业 褚昭明 薛宇 高敏 钱家骏 赵美娣 韦玉程 霍艾伦 刘晓锋 胡荣桂 展婷变 王春艳 彭真明 张江敏 李卓亭 汤旭光 魏亚鹏 胡锐锋 彭思龙 郭向云 汪晓军 侯成亚 秦志远 杨正瓴 zhouxuejun fighting110 shenlu biofans zst498606753 yangjiaqi qianqiankk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