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曹植墓凭吊

已有 3713 次阅读 2013-9-6 22:52 |个人分类:吹过竹篱的清风:古体诗词集|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古体诗, 七绝, 篱风, 曹植墓, 凭吊

曹植墓凭吊

篱风(杨文祥)


2013-8-30日作于山东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前



题记:“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时在公元196——220年。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值得浓彩重抹大书特书的一页。这一时期的文学上接先秦文学和汉乐府的遗风,下开足以深远影响后世的建安风骨,佳作迭出,群星灿烂,史称“建安文学”。在我的心目中,曹植(字子建,192-232)的文学成就居建安文学群体之冠。自青少年时代我就十分喜爱曹植的诗赋。其中,《白马篇》、《送应氏》、《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杂诗》、《七哀诗》、《洛神赋》等名篇对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出于对曹植的景仰,2013年8月30日专程前往山东聊城东阿县鱼山镇凭吊了建于一千七百余年前的曹植墓。

在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当下,曾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历史制高点的建安风骨,再也不是人们的精神诉求,偌大的一个历史景点,竟然只有我们夫妇二人如影相随,形影相吊。三五个景点工作人员在漫不经心地为我们办理了购票之后,便以衙门腔那种特有的慵慵懒懒的语气要求我们尽快走出景点,理由是她们中午需要午休。面对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要求,我们只能沉默以对。

鱼山不语,黄河悠悠,古墓凭吊,睹物伤时。叹古风之不存,哀中华之断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沉痛再一次袭上心头。

就是在距今一千七百余年历史之久的曹植墓前,就是在这一思古伤怀的心境之中,吟成了下面这首题为《曹植墓凭吊》的七绝。


陈王风骨建安魂[1]

绝代才华亘古今。

且枕鱼山黄河畔[2]

滔滔逝水念洛神。



注:[1]曹植生前曾被封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2]黄河流经山东聊城东阿县境时呈西南-东北走向,曹植墓位于黄河西岸的鱼山西麓。这样,安葬于此的曹植便头枕鱼山长眠在黄河之畔。


附录:历代名家对曹植文学成就的评价选编


(资料来源: 曹植——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255/6380335.htm?fromId=6255&from=rdtself)


黄节《曹子建诗注》:陈王该国风之变,发乐府之奇,驱屈宋之辞,析杨马之赋而为诗,六代以前,莫大乎陈王矣。

(注:杨马之赋,指杨雄、司马相如的诗赋)

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诗自三百篇十九首以来,汉以后正轨颛门,首推子建。洵诗人之冠冕,乐府之津源也。其所见甚大,不仅以诗人目之。即以诗论,根乎学问,本乎性情,为建安七子之冠。后人不易学,抑亦不能学也。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注: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因此也称“苏东坡”,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李梦阳:嗟乎植!其音宛,其情危,其言愤切而有余悲,殆处危疑之际者乎!

张戒《岁寒堂诗话》: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古今诗人推陈王及古诗第一,此乃不易之论。

李白: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

谢灵运: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钟嵘《诗品》:魏陈思王植条:“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

刘勰《文心雕龙》: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722889.html

上一篇:长城,长城
下一篇:《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十六—— 9.理论要点22-24
收藏 IP: 222.222.173.*| 热度|

6 钟炳 徐耀 郑永军 唐小卿 陈钢 蔡庆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